东游记

梅笑玲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 &nbsp;2024年7月26日 晚7点多,我与儿子一家共四人,乘济南至白山的飞机,飞机降落后在此地租车,准备次日爬长白山的 ,因长白山有大雨景区关闭,(去年五一节我们曾来过长白山 ,因下雪没能上山)就自驾向祖国最东边疆出发了,去镜泊湖,兴凯湖,珍宝岛,抚远,黑瞎子岛(祖国最东极)游览,又到伊春(小兴安岭)林区“洗了洗肺”,在哈尔滨还车后 乘飞机安全回家。10天中自驾2900公里,下图就是自驾的行程路线。</span></h1> <h1>  租车后第一天早上,看到长白山景区因受台风“格美”影响而关闭的公告,心里100个不痛快。很无奈!!!</h1><h1> 好在我们有车可以自驾,冒雨走高速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附近的镜泊湖吧,它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之一,是著名的旅游避暑疗养胜地,国家5A级景区。</h1><h1>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是最吸引人的景点,每天上午10点与下午2点有专人在悬崖表演跳水。为不耽误看跳水,我们中午饭都没有吃,终于在1点半到达了瀑布。游人们把瀑布悬崖平台的护栏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我都误认为瀑布呈一直角形。吃完晚饭后又重新入景区去瀑布走一趟才发现:瀑布呈U形,游人站的围栏木栈道下也是瀑布下泄的通道,那气势真壮观,跌岩而下的水流又腾空翻卷,发出轰鸣的响声…这水量之大,水势之磅礴,真可与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有一拼!</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意看,悬崖跳水开始了!</span></p> <h1>&nbsp; &nbsp; 镜泊湖湖水清澈,游船在湖中荡漾。我们也买票乘船享受这湖光山色的美景。船上有专人讲解,介绍湖边的风光及建筑,部队院校及各行业都沿湖建了些疗养院。我们晚上也住在一家疗养院。</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 景区有唐朝渤海国创建者大祚荣的雕塑。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人文历史的故事。景区还有火山口森林公园,因后续有类似的看点就没有去玩。</span></p> <h1>&nbsp; &nbsp; 夜晚,景区湖边演出反映当地历史人文,唐代渤海国创立者大祚荣向朝廷纳贡称臣的情景剧,剧中的花船排着长龙在湖中戏水,夜幕下的彩船真好看。</h1><h1>还有“打铁花”这一民间技艺。</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湖里的彩船排成一条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装电视剧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代的达官贵人,文人名流如果得罪了朝廷,会被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终生不得复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中原到宁古塔,路途遥远,风餐露宿,九死一生。到了宁古塔也气候寒冷,生存环境恶劣,被称为“人间地狱“。为了看看这个曾经的犯人流放地, 我们早上冒雨去牡丹江市海林县的宁古塔将军府遗址,因为住处离宁古塔不远,以为走乡村道路也行,结果踩了坑,道路泥泞,坑洼不平,庄稼地的水倒灌于路面,怕水漫过汽车底盘,得先淌水试试深浅。还不错,汽车没有抛锚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这个造型很应景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雨后的东北田园风光。</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 &nbsp;中兴村是牡丹江市近郊的朝鲜族民俗村。进村吃个朝鲜风味饭,在村头的稻田坐小火车拍照。</span></h1> <h1>&nbsp; &nbsp;1896年,晚清在甲午战争败北日本,俄国开始铺设从莫斯科到海参崴,横贯大半个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中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就是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它呈丁字形,从满洲里到绥芬河,途经哈尔滨等地,另有条支线从哈尔滨穿长春,沈阳到大连。(地图是网上下载的)</h1><h1> </h1> <h1>&nbsp; &nbsp; &nbsp;隶属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的横道河子镇,是因中东铁路而兴建的小镇。历经百年沧桑,如今成为一个文旅热门打卡地。</h1><h1>&nbsp; &nbsp; 横道河子中东铁路机车库作为“中东铁路博物馆”的实物展示,摆放着一些退役的蒸汽机车头等。我们赶到时是下午4点30分了,5点博物馆下班,走马观花的浏览拍照吧。</h1> <h1>&nbsp; &nbsp; 车库外的火车。</h1> <h1>&nbsp; &nbsp; 库房内的火车头</h1> <h1>&nbsp; &nbsp; 坐在这火车头里的照片很有范啊。</h1> <h1>  这圆盘型的铁轨是用来火车调头的。</h1> <h1>&nbsp; &nbsp; 横道河子火车站是中东铁路的站点,车站虽然不大,每天在那里打卡拍照的人不少。</h1> <h1>&nbsp; &nbsp; 火车站是俄国人建造的。已有百年历史。</h1> <h1>&nbsp; &nbsp; 我问车站工作人员,现在每天通过火车多少?他说每天就一列火车过站。</h1> <h1></h1><h1>&nbsp; &nbsp; 火车道口</h1> <h1>​&nbsp; &nbsp;看到这画面让人想起路和远方。</h1> <h1>&nbsp; &nbsp; &nbsp;俄式木屋建筑群位于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镇,建于1904年,是为了解决当时来中东铁路工作的俄国人居住而建造的,现仍为民居。</h1> <h1>&nbsp; &nbsp; &nbsp;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下辖的密山市境内,是中俄边界上的最大界湖,面积4380平方公里,三分之一属于中国,中方面积1080平方公里,北属于中国,南属于俄罗斯。由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隔着一条宽约1公里的天然湖岗。</h1><h1>&nbsp; &nbsp; &nbsp; 到兴凯湖时天空湛蓝,白云缭绕,心情特好。</h1> <h1>  沿着湖岗汽车开到新开流景区,这个景区以其丰富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点深受旅游者的喜爱。</h1><h1>🦋观景台有4层。游人们大都直接爬到4层观美景。</h1> <h1>&nbsp; &nbsp; 小兴凯湖是中国境内湖,面积为176平方公里,水面平静,水域辽阔。</h1> <h1>  小兴凯湖岸边的建筑其风格与它处的水域挺和谐的,更增加了自然风光的美。</h1> <h1>  流入兴凯湖的河流主要有26条,其中在中国境内有9条,这些河流不仅提供了水源,还丰富了生态环境。兴凯湖的出水口只有一条,经松阿察河流入乌苏里江。</h1><p class="ql-block"><br></p> <h1>&nbsp; &nbsp; &nbsp; 景区的湖崗让人一眼就看出左侧是小兴凯湖,右侧是大兴凯湖。</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在大兴凯湖边极目远眺,大湖像海,望不到头,海天一线。</h1> <h1>&nbsp; &nbsp; &nbsp;我在被称为“北国绿宝石”和“东方夏威夷”的旅游胜地兴凯湖打卡留念。</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还记得那首耳熟能详的《乌苏里船歌》吗?它让我记住了乌苏里江,赫哲人捕鱼,白桦林等等,今天当我真正站在乌苏里江的起点处,心情格外激动。</h1><h1>&nbsp; &nbsp; &nbsp; &nbsp; 乌苏里江的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乌苏里江广场内,而终点则是与黑龙江汇合后流入太平洋。</h1> <h1>&nbsp; &nbsp; 乌苏里江起点广场属于虎林市的虎头镇,广场内的有一老虎雕塑。</h1> <h1>&nbsp; &nbsp; 乌苏里江原为中国内河,1864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乌苏里江遂成为是中俄的界河。</h1> <h1>&nbsp; &nbsp; 晚霞中的乌苏里江。</h1> <h1>&nbsp; &nbsp;晚上我们在虎头镇入住朝鲜族人开的民宿。</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 </span></h1><h1> 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军事基地,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建虎头要塞的目的是为了准备进攻苏联。</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投降了,可虎头要塞的日军还在抵抗,苏军在东北抗日联军配合下 ,于8月26日攻克了虎头要塞,距离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足足向后拖延了11天。不久,东宁要塞 残余日军在苏军强大攻势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终于熄灭。因此虎头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点。</span></h1> <h1>&nbsp; &nbsp; &nbsp;虎头要塞遗址广场的抗日英雄纪念碑</h1> <h1><p><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 &nbsp;走下水迹斑斑的石阶,进入潮湿阴冷的地下工事: 巷道全部是用混凝土浇灌的,一米多宽,2米多高,顶部呈拱形,看上去很坚固,地面墙壁都湿漉漉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 &nbsp; &nbsp;从1934年至1939年 日军动用数万名中国劳工修筑这地下工事,劳工们不是劳累而死,也得最后被日军害怕泄密而杀害。</span></p></h1> <h1></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 &nbsp; 巷道两边还有“指挥所”,“发电所”,“粮菜库”,“弹药库”,“蓄水池”,“通气竖井”等。</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nbsp; &nbsp; &nbsp;走出地下工事,可看见苏联红军为纪念当年阵亡将士们修建的纪念碑,在长达17天的虎头战役中有493名苏军将士长眠于此。</span></h1> <h1>&nbsp; &nbsp; &nbsp;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都了解“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吧?今天我到了珍宝岛,在这重大事件发生地打卡留念了。</h1> <h1>&nbsp; &nbsp; &nbsp; 珍宝岛就是一长得像元宝状的江心小岛,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它行政上隶属于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珍宝岛乡。</h1><h1>&nbsp; &nbsp; &nbsp; 游人不能上岛,只能隔江(大约100米)看看岛上的军营哨所。也可坐汽艇绕小岛一圈。</h1> <h1>  发生在1969年3月份的中苏边界事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让这小岛驰名中外。那年月中苏关系非常紧张,那时我刚刚上中学,也都关心关注着这事。</h1><h1> 现在中苏关系解冻了,这美丽的江心小岛定会迎来更多的游人访客。</h1> <h1>&nbsp; &nbsp; &nbsp;如果把中国的陆地版图比作一只雄鸡,抚远三角洲也叫黑瞎子岛,就是那只雄鸡的喙,它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极角,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主航道的西南侧,是中国最东端的领土,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h1><h1>&nbsp; &nbsp; &nbsp;中国公民能到过的地理坐标,最西,最南,最北我都去过了,今天来到最东极走一走,感觉圆满了,心里很高兴。</h1><h1>&nbsp; &nbsp; &nbsp; &nbsp;东极宝塔前的这组数据告诉了我们黑瞎子岛的方位北纬48°17′至48°27′。东经134°24′至135°05′。</h1><p class="ql-block"> </p> <h1>&nbsp; &nbsp; &nbsp;黑瞎子岛因1929年的中东铁路事件被俄国占领,七十九年后即2008年归还给中国一半。归还给中国的部分现在搞旅游开发。游客坐景区观光车去三个景点:一原俄军驻岛哨所 湿地公园 二东极宝塔 三坐汽车在黑熊园看黑熊,然后再去观景平台看黑熊。</h1> <h1>&nbsp; &nbsp; &nbsp; 这小楼是原俄军边防哨所营房,他们撤退时原本想炸毁的,被中国人花钱买了下来,才有了今天来访者的一个看点。</h1> <h1>&nbsp; &nbsp; 黑瞎子岛的湿地公园</h1> <h1>&nbsp; &nbsp; &nbsp;在观景台看黑熊。</h1> <h1>&nbsp; &nbsp;中国最东邮局</h1> <h1>  黑瞎子岛没有还给中国时,这个广场应该是祖国的最东极了。</h1> <h1>&nbsp; &nbsp; &nbsp; 夕阳西下的东极风景太美了!</h1> <h1>  抚远县城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黑龙江相望。抚远黑龙江鱼博物馆,就是向人们介绍黑龙江鱼的种类,习性,丰富鱼文化的一处场所。</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抚远除了满足地理坐标找东的情怀,去黑瞎子岛打卡,到东极广场迎接祖国最早的日出外,看鱼博馆增涨淡水鱼类的知识,亲自到鱼市挑个活鱼找人加工后品赏,也是旅游的一大乐趣与享受。</span></h1> <h1>  尽管我可能对不上号,但看了鱼博馆听了讲解,我知道了黑龙江流域淡水鱼的名字了——“三花五罗十八子”…</h1> <h1>  这条鱼108岁了,寿命够长的。</h1> <h1>&nbsp; &nbsp; 抚远县城的黑龙江江畔</h1> <h1>&nbsp; &nbsp; &nbsp;抚远鱼市是全国淡水鱼品种最多的鱼品交易市场。</h1> <h1>  鱼市的街道其建筑群风格挺统一。</h1> <h1>  来抚远就吃当地特色——江鱼。可能都是北方人口味相同,感觉厨师手艺不错。</h1> <h1>  街津口是一座边境美丽小山村,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六小”之一(人口5千多)的赫哲族聚居地,这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h1> <h1>&nbsp; &nbsp; 景区有个小展览馆,离闭馆还有半小时,抓紧时间浏览了一番。</h1> <h1>&nbsp; &nbsp; 以前赫哲族人捕鱼狩猎,用鱼皮缝制衣服,现在不打猎改种地了,要保护野生动物嘛。</h1> <h1>同江口岸</h1> <h1>  同江市的三江口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市,是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三江口”。</h1> <h1>&nbsp; &nbsp; &nbsp; 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远处江水呈墨绿色是黑龙江,近处江水黄混是松花江,二江之间有明显的“泾渭分明”,真可谓是两江奇观。</h1> <h1>  同三公路零公里标志塔 同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同江市,三是海南省三亚市。从祖国大东北一直到祖国最南端的陆地 都是高级别的公路,真棒!</h1><h1> 这条高速全长5700千米,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主干线中最长的一条,也是唯一贯穿中国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为祖国建设自豪骄傲吧!</h1><h1> 路始于此 江汇于此 海通于此</h1> <h1>&nbsp; &nbsp; &nbsp;夜幕降临,同三公路零公里标志塔流光溢彩,真美啊!</h1> <h1>  同江市的拉和苏苏海关旧址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改建为“拉和苏苏海关博物馆” </h1> <h1>&nbsp; &nbsp; 海关的建筑是1905年俄国人建造的,砖木结构。</h1> <h1>&nbsp; &nbsp; &nbsp;博物馆陈列展出了哈尔滨海关的发展历史。</h1> <h1>  名山岛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名山镇,岛上有个“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参观后很长见识受益颇多。</h1> <h1>  这个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全方位展示黑龙江流域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h1> <h1>这博物馆是学习了解黑龙江流域文化的好去处。</h1> <h1>  这地图告诉我们:黑龙江是我国东北地区一条重要河流,全长5498公里,比黄河长30公里,在中国境内,流经3000公里,黑龙江流域面积非常广阔,达到185万平方公里,比长江还要大5万平方公里,黑龙江年均径流量高达3400亿立方米。居长江之后,稍大于珠江。可惜呀,黑龙江不完全属于中国。</h1> <h1>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以其高达83,8%的森林覆盖率而闻名,被誉为“中国林都”,也是热门旅游城市。</h1><h1> 金山鹿苑是来伊春旅游的必去打卡地。为了赶在梅花鹿吃饭前能喂喂小鹿,我们买了白菜胡萝卜,住宿选在金山镇离鹿苑很近,早上8点就到了鹿苑。</h1><h1> 鹿苑建在一山谷里,四周青山飘着白雾,绿草如荫,溪流潺潺,散落在草坪上的梅花鹿正悠闲吃着游客们给它们准备的食物,景色怡人太美了。</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鹿苑的小朋友亲自喂可爱的梅花鹿,刚开始有些害怕,需要家长护着,慢慢的与小鹿熟悉了胆子就大了,自己喂小鹿笑的可开心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山野间的小鹿亲密接触,感受它们的温顺与可爱,是难得的体验。</span></p> <h1>  汤旺河林海奇石景区 位于小兴安岭地区,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长满红松的森林,有形态各异的奇石,有小溪河流,有瀑布,更有长长的木栈道,还能看到小松鼠哈哈太棒了。</h1> <h1>  茅兰沟4A景区,原名“猫狼沟”因涧深林茂常有狼虫虎豹出没而得名。后因风景优美以取其“猫狼”的谐音更名为“茅兰沟”。</h1> <h1>去哈尔滨途经的黑龙江河段</h1> <h1>  这张坐在车上的随手拍没有修过图,天空的彩云漂亮吧?。</h1> <h1>&nbsp; &nbsp; &nbsp;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h1> <h1>  行程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就到东北虎林园打卡,老虎还在睡眠状态。</h1> <h1>  游人在汽车内,老虎在汽车外面,等着游人喂食呢。</h1> <h1>小熊也可爱,喂它东西时叫它转圈,它就真转圈。</h1> <h1>育小虎园。小虎在院子里玩的可欢快了。</h1> <h1>  下午又逛了逛哈尔滨中央大街,看了看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索菲亚教堂,这座教堂建成于1907年,经历百年的岁月洗礼,外观看它还那么有欧洲味,教堂里面已经不搞宗教意义的活动,现在正举办着城市百年的画展,画家们用笔墨色彩诉说着哈尔滨的过去,讲述着哈尔滨现在的故事。烈日炎炎之下,在教堂里吹着空调,听着钢琴的现场弹奏,欣赏着油画也是一种休闲。</h1> <h1>  晚上6点多飞机在哈尔滨起飞,大约9点就应该在济南落地了,因为天气原因,飞机在济南附近上空盘旋了半小时,看着机窗外的电闪雷鸣,飞机一会上升一会下降的,心里还是有点小紧张。</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两张照片是飞机上抢拍的电闪雷鸣瞬间。</span></p> <h1>  天空的雷电终于消停了,晚上9点半飞机落地济南遥墙机场,这次历时10天的最东北边疆游也画上一圆满的句号。</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