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妈妈参观延安革命圣地

美友13634724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秋日的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我陪着妈妈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这里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2006年10月,纪念馆原主体建筑拆除重建,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2009年8月28日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馆由纪念馆和广场两部分组成。当我们踏入纪念馆前的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毛泽东青铜像映入眼帘。妈妈驻足凝视,那尊雕像身着中山装,目视远方,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让人不禁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的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雕塑,展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以及国际友人在一起的场景。妈妈感慨地说,这雕塑体现了政党、领袖与群众的密切关系,也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党的指导思想,更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纪念馆前,周围绿植环绕,游客们在此参观拍照。妈妈站在纪念馆前,与这现代化建筑与红色旗帜相映成趣的景象融为一体,她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里不仅是一个纪念地,更是一个精神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前,我们与一群游客一起合影留念。背后是一排雕塑群像,排列整齐,周围环境绿植环绕。妈妈说,这些雕塑仿佛在讲述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来到毛泽东旧居门口。这里古朴的大门和“杨家岭”牌匾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妈妈与几位游客在此合影留念,背后的故事仿佛在这一刻被重新唤醒。</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前,妈妈站在一排雕像前微笑,身后是一群游客正在观看雕塑作品,并有人拿着手机拍摄照片。妈妈与她交谈了几句,彼此分享着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另一组雕塑前,这里展示了一个背着沉重包裹的人徒步行走的形象,在崎岖山路上显得坚韧而有力。妈妈驻足良久,感叹着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一组雕塑描绘了一名士兵牵着马匹穿越沙漠的场景,表现了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生活与战斗精神。妈妈说,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的不易和胜利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一块展示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展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面详细介绍了该地区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妈妈认真地阅读着展板上的文字,仿佛在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看到了一组雕塑,描绘了一个士兵向一位坐在长椅上的老人敬礼的情景,表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妈妈说,这让我们感受到军民一家亲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两把枪械被放置在一个红色展台上,背后是一面橙色墙壁与一个悬挂着白色纸条的小框格子板。妈妈说,这些武器是革命斗争的见证,提醒着我们和平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一幅历史照片展示板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展示了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代表共同商议抗日战争的情景。背景文字介绍了中国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组织中央考察团来延安考察的情况以及毛泽东撰写抗日战争的内容。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复杂与多面。</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我们看到了一块红色背景上展示着“创建新民主主义模范试验区”的字样以及相关介绍文字。妈妈说,这让我们了解到革命先辈们在探索新社会道路上的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三三制”原则展板详细介绍了这一历史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在制度建设上的智慧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展板上列出了“十个没有”,包括没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现象,并标注这是毛泽东于1940年发表演讲时提出的观点。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对廉洁政府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一幅描绘战争场景的艺术作品让我们驻足良久。画面中央有一门大炮,背景中有多名士兵正在进行战斗或准备作战。妈妈说,这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革命先辈们的英勇。</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看到了几位农民正在田间劳作的情景雕塑,他们手持农具,似乎是在收获庄稼或者种植作物,并配以“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语。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在经济建设上的自力更生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我们看到了一块展示牌,上面写着“第四单元 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并详细介绍了为了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而采取的发展策略及其成果。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在经济建设上的智慧与努力。</p> <p class="ql-block">一幅雕塑描绘了一个家庭场景,在一个简陋的工作环境中,父亲正在教儿子写字或阅读书本。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对教育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看到了毛泽东穿着军装的人物雕像,在岩石背景下交谈着,其中一位手势生动地讲述着什么。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在交流中的智慧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我们看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背景墙呈红色调,并配有灯光照明效果。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广场中央,妈妈举伞拍照,身后是一座大型毛泽东雕像及纪念馆建筑。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人们对革命圣地的热爱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场景下,妈妈微笑面对镜头拍摄照片。妈妈说,这让我们看到人们用现代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