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5日,新疆之旅第五天,参观克拉玛依魔鬼城,6日参观吐鲁番坎儿井、火焰山。</p> <p class="ql-block">世界魔鬼城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龙脊路200号,占地10余平方千米,距克拉玛依市约100千米。世界魔鬼城景区,为雅丹地貌。新疆的魔鬼城有多处,大多处于戈壁荒滩或沙漠之中,较为著名的有4座,我们参观的是乌尔禾的世界魔鬼城景区。</p> <p class="ql-block">世界魔鬼城景区是一座“风蚀城”,因为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造成的,为“风蚀地貌”。风卷起沙砾、石块,不断地打击、冲撞、摩擦岩石,于是就会发出各种声音。长期积累下来各种不同硬度的岩石就会被风吹成各种奇怪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雅丹地貌不稀奇,但魔鬼城却独一无二。奇在风蚀岩群的形状,或如殿、台、阁、堡,像梦幻的迷宫世界,或如人、禽、兽、畜,像蔚然壮观的大千世界。每当狂风骤起时,这里会发出奇怪的吼声,因此被称为魔鬼城。世界魔鬼城又处在风口,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是北疆旅游环线的重要“打卡地”之一。2018年4月13日,世界魔鬼城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2020年12月,世界魔鬼城景区获评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魔鬼城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沥青,这是开采后的天然沥青矿区。</p> <p class="ql-block">魔鬼城里地窝子。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较为简陋的居住方式,主要用于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它通常是在沙漠地下斜挖一个两米左右深的坑,四周用土坯垒砌成矮墙,顶部用芦苇或梭梭柴草覆盖,再用草叶、泥巴盖顶而成。这种居住方式虽然看起来原始、简陋,但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冬暖夏凉,适合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中解决住房问题。地窝子的建造体现了人类适应极端环境的智慧和毅力。</p> <p class="ql-block">1954年,一支地质勘查队在乌苏市碰到了正在用黑油换取面粉和食盐的老人赛里木,他们跟在老人的毛驴车后面走了两天,最后来到了现在的黑油山。发现黑油山后,地质勘查队顺着这条线索,在它南侧5.5千米处开钻,打出了这个地方的第一口油井。后来经过勘探得知,这里是一个大型油田,1956年便将这里正式命名为克拉玛依油田。</p> <p class="ql-block">世界魔鬼城的石油文化特色体验区,能够近距离体验石油工业游,了解石油开采文化,与“磕头机”合影,有矮脚马乘骑等项目。</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总面积69713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又称井渠、坎儿孜,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干旱作斗争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地区,特别是吐鲁番市。它是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另外两个是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坎儿井的建造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至今仍然在使用,为当地居民提供淡水资源,同时也是吐鲁番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自然地理条件,通过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坎儿井的设计原理十分独特,它利用地下水位的自然差异,将深层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通过在地下挖掘暗渠,能够将地下水引导到需要的地方,为当地的居民和动物提供水源。同时,坎儿井还能够有效地防止沙漠中的风沙侵蚀,保护水源的纯净</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葡萄晾晒房的设计和建造充分考虑了吐鲁番地区的气候条件,这种地区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低,而年平均蒸发量高,非常适合自然晾晒葡萄干。晾晒房的外观类似北方常见的平房,但其墙体设计独具特色,四面墙上留有整齐排列的通风孔,孔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或十字形。这些通风孔的设计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吐鲁番地区的风力资源,通过自然风的作用,带走葡萄中的水分,使其慢慢干燥成为葡萄干。通风孔的设计和位置,使得晾晒房能够朝着风口的方向建造,有效地促进了空气流通,提高了晾晒效率。</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景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312国道,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是一座以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著称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7.8℃,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这里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托克逊年降水量更是仅有5.9毫米,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火焰山由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三套红色地层组成,颜色以桔红、棕红色砂岩和泥岩为主,周边为农田绿洲,其耸立在吐鲁番盆地绿洲中部。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p> <p class="ql-block">定海神针是世界上最高的温度计,成为景区的一大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