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著名心理学家亚伦·T·贝克博士讲过三个焦虑症患者的故事。 第一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托德。</p><p class="ql-block">托德求职时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每次面试前都会在心里打退堂鼓。</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成功入职,他又忍不住想,身边的同事如此优秀,自己肯定会被淘汰。</p><p class="ql-block">上司给了他一个客户资源,他还没开心一会,就开始担心自己留不住。</p><p class="ql-block">整日忧心忡忡,最后心理压力巨大的他患上了急性焦虑症。 第二个,是38岁的丽贝卡。 丽贝卡是个职场妈妈,自从晋升为经理后就开始失眠。</p><p class="ql-block">每个辗转反侧的夜里,她都在担心:</p><p class="ql-block">女儿在学校安不安全,丈夫会不会有一天被裁员,家中所剩无几的积蓄不够用怎么办。</p><p class="ql-block">这些挥之不去的忧虑在她心中肆无忌惮地游荡。</p><p class="ql-block">她变得寝食难安,经常毫无征兆地号啕大哭,精神濒临崩溃。 第三个,是年近50岁的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已经退休在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每天还是活得战战兢兢。 害怕自己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被社会抛弃; 担心自己上了岁数,身体每况愈下,给他人添麻烦; 觉得自己的退休金不够,恐惧意外的降临,甚至揣测哪天社会会爆发动乱……</p><p class="ql-block">这三个人身上有多少人的影子? 总是为还没发生的事情提前焦虑,每天处在一种“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下。</p><p class="ql-block">既无力改变未来一定会到来的事实,又拖垮了当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明天的烦恼会不会来,不外乎有两种可能。</p><p class="ql-block">一种是根本不会来,那么我们今天的担心就纯粹是多余的,完全没有必要的;</p><p class="ql-block">二是一定会来,而既然非来不可,担心又有何用?</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常说,一个人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为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担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