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7月3日—7月4日~</b></p><p class="ql-block">今天沿204省道,在大兴安岭的森林中钻来钻去,前行了六个多小时,423公里,从内蒙古根河市来到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极村。在北极村活动了两个半天。</p> <p class="ql-block">根河向北42公里,就是中国的冷级。漠河虽然比根河靠北,但最冷的地方是在根河,而不是在漠河。这里最低的温度达到零下58.2度。这是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所造成的。根河冷极是我们“极地游”事先设定好的目标,虽然路不好走,但我们依然到这里进行了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打卡拍照,抱臂,姿势与新疆乌恰西极碑拍照相同。</p> <p class="ql-block">满归县,内蒙古自治区最后的一个县,过了这个大门,就进入了黑龙江省。这里有一个休息区,停下来稍作休息。</p> <p class="ql-block">路边有个小花园,进来休息一下。204国道十分难走,不是因为炮弹坑式的颠簸而难走,是因为许多地方有冻土沉降带,汽车开上去像坐船一样忽高忽低,忽悠忽悠。这种冻土带不易发现,如果开的过快,就能把车掀起来。有两种警示牌要引起高度重视:“前面动土带,减速慢行”、“前面跳车”。一定要把车速降下来。</p> <p class="ql-block">经过420余公里的行程,来到了祖国最北端的漠河市北极村。到北极村的道路有一段非常好玩,黑色的马路上,突然有一段红色的路面,汽车压上去就摩擦出《我爱我的祖国》的歌声。</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是祖国最北的一个村,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景区,需要购买门票和观光车票才能进入(持退役军人优待证或60岁以上老人免票)。游客的车辆一律停在村外的巨大停车场,在村内订了酒店也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我们定的北悦酒店,每晚400元,在这里算一个中等靠上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酒店的房间,设施还不错,不允许车辆进入景区,只带了少许生活必需用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平时非常凉爽,在驴友的建议下我们还带了件薄棉衣。结果漠河这几天的天气非常异常,最高温度达到38到40度。当地人从来没有见过,而且这里的酒店都没有空调。好在晚上的气温比较低,还不算太热。</p> <p class="ql-block">游览北极村,实际是一次拍照打卡性的旅游。北极村景区玩的就是一个“北”。游客玩的就是——“找北和拍照”。除了一些示北的石块和建筑,就是游客疯狂的抢位置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游览车把我们载到景区西边的一个广场,然后大家沿着栈道向东行走,几公里的路程,边走边玩边拍照。</p> <p class="ql-block">到这里游览,就是一个“找北”和“拍照”,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游乐项目。咱们也得这样做!</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龙头标志:拍照。</p> <p class="ql-block">沿着栈道走一走,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这好像是一个北字,但看起来又不怎么像,可能是角度不好吧。</p> <p class="ql-block">拍照。</p> <p class="ql-block">找出带北的标志就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写着“黑龙江”三个大字,但是脚下有北极星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还是拍!</p> <p class="ql-block">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身着统一蓝色运动服装,骑着自行车在这里拍照,很是喜欢,也为他们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这个不起眼的邮局可是一个网红打卡点,因为他是“祖国最北端”的邮局。</p> <p class="ql-block">路上看见一堆石头都写着北,真的没啥意思了,不拍了,走了。</p> <p class="ql-block">玩累了,到街上的小店吃一碗凉面,喝一瓶啤酒,品尝了一下黑龙江的江鱼,价钱也不算太贵。北极村这里的小店很多很多,买东西和吃饭都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北极村旅游,本想到黑龙江边看看景色,纳凉发呆、放松一下,结果江对岸普京大帝的辖区有一片森林失火了,烧了近一个星期也没人管,弄得我们这边几百公里都烟熏火燎的,原本湛蓝的天空变得灰蒙蒙的。瞎拍了几张风景照片,还是经后期处理,也不怎么清楚,也不怎么好看。这次漠河和北极村的旅游体验不是很好。</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极村比较高档的宾馆,每晚要800元以上。我们在北极村住的中档宾馆,每晚也要400元。因劳累,回到漠河住了一次所谓四星级宾馆,每晚436元,没电梯(两层楼),没空调,只有电扇。所以去旅游一定要算准时间,旅游高峰景点的房价就会飙升得离奇,尽可能避开。当然也有便宜的民宿,不在意的话也可以找到。</p> <p class="ql-block">最后放一张界碑照片,算结束了北极村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7月5日~</b></p><p class="ql-block">今天从漠河到塔河18驿站宿住,属于中继性旅游。从漠河开到黑河太远,道路也一般,所以在他和18驿站休息一晚,游览一下鄂伦春族民俗园。</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名字叫“十八站”,是个乡镇所在地。听起来名字怪怪的,其实他是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这个地方原本应该叫做“十八驿”——这里必须要说说它的历史:鄂伦春人在老沟河河谷发现了许多金苗,从此“漠河发现了黄金”的消息越传越广,也引来了俄国人、日本人等的盗采。后清政府在鄂伦春人踏出山路的基础上,开发了自嫩江到漠河这段官道,约900公里,这就是“黄金古驿路”。</p> <p class="ql-block">官路上平均每30公里设一个驿站,共设30个驿站,并配备人员、车辆和牛马等。驿站建有站房、马棚,供来往的人和马匹食宿。驿站开设到这里,为第十八站,十八站因此而得名。十八站是所有驿站中发展得最为兴旺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入住的客栈也非常有意思,是由当地林业局职工宿舍闲置的房子改造而成的。因此,他们还打出了“国营”的旗号。</p> <p class="ql-block">虽然“驴友之家”地处偏僻,但这里的房间干净、宽敞、明亮、凉爽,接待和工作人员友好、热情,是驴友们很不错的落脚处。</p> <p class="ql-block">攻略得知,这里有一个鄂伦春民俗园。过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鄂伦春族,其族名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们”。是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总人口为9168人。</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个景区,正在建设之中,各种设施还不完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房顶大倾斜度向下,估计与这里经常下雪,防止房顶积雪有关。</p> <p class="ql-block">有打卡点!还是要在这里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园区有一个马厩,养了许多马匹。</p> <p class="ql-block">经过建设,这里的风景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这种没有房梁的建筑,可能是鄂伦春人民最原始居住屋。</p> <p class="ql-block">形式和颜色不同,但总体结构框架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拍了一个全景图,横过来看。</p> <p class="ql-block">这里保留并展出了一套古老的旧砖窑。</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鄂伦春族所奉养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是什么意思不太清楚,这肯定和他们长期的游猎、捕鱼生活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以上看的都是开发的景区。这张照片才是现在鄂伦春人所居住的村子。很原始,很干净,但风格与景区的相似。</p> <p class="ql-block">今天活动不少,到镇上弄了点卤菜、啤酒。酒足饭饱,早点休息啦……。明天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7月6日—7日~</b></p><p class="ql-block">黑河。黑河毗邻俄罗斯,是国家的一级口岸,旅游重镇。我们在黑河住了两天,参观了旅俄华侨纪念馆,爱辉历史纪念馆、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黑龙江公园、中俄黑龙江大桥、大黑岛中俄贸易区,在额品多购买了俄罗斯食品。</p> <p class="ql-block"><b>(一)参观了“旅俄华侨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这座粉红色的建筑非常吸引眼球。</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看到了毛主席儿子毛岸英在苏联参加卫国战争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知道了列宁的卫士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列宁的卫士叫李富清,我国沈阳人。1916年到俄国当华工。1917年,参加红军。1918年,任列宁的卫士</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展览了许多在俄革命者的活动,照片也有实物。</p> <p class="ql-block"><b>(二)游览了黑龙江沿江公园</b></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的对面就是俄罗斯的拉戈维申斯克市。今天有雾,照片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到,中国国旗和俄罗斯的国旗隔江相望。(长途拨弄着看)</p> <p class="ql-block">上一段视频,大家可以更直观的看到黑河市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边有明确的告示牌。</p> <p class="ql-block">告示牌的内容是:</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广大市民、游客朋友们:</p><p class="ql-block">黑龙江是中俄界江,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内侧为中方,外侧为俄方,任何在边境附近行为不得超越国界;严禁使用未经审批的各类船只、橡皮艇、轮胎等漂浮工具进入界江从事生产作业或游玩;广大边民要积极参与边境管理,对破坏边境秩序的人员主动举报,经查属实,将给予物质奖励。</p><p class="ql-block">举报电话:110或0456-8222728</p><p class="ql-block">爱辉边境管理大队兴安边境派出所</p> <p class="ql-block">但实际情况看,黑龙江管控的比较松,许多市民都在江中游泳、戏水。</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那边也如此,很多人在江边漫步游玩。</p> <p class="ql-block">隔江遥望,长焦拍摄,有雾,效果不是很好。上几张对岸俄罗斯拉戈维申斯克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公园,我方一侧也上几张照片,这是著名雕塑“母亲”。</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坐在黑龙江的堤坝上,望着对面俄罗斯拉戈维申斯克市,江风扑面,凉爽透身,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参观了黑河爱辉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黑河爱辉纪念馆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观的地方。在这里签订了《中俄爱辉条约》,使我国失去了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早就赶到了纪念馆,但是太早还没有开门。</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就在黑龙江边上,利用这点等待的时间,到江边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这座大门上书写着“筑城永戍”四个大字。这是康熙皇帝在雅克石战役后提出来的。雅克石战役清军击败了入侵的俄军,获得大胜。康熙皇帝提出这四个字的方略,包含了“我们不侵略别人,但也要通过加强武备,防止别人入侵”两层意思。</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碑上写着“瑷珲新城遗址”。新城遗址?是的。瑷珲城过去在黑龙江的对岸,黑龙江是中国的内河。在俄国的侵略下,瑷珲城只能新建在江的内侧了。</p> <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700来个不平等条约。最使我感到肌肤刺痛的有三个:《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和《瑷珲条约》。特别是《瑷珲条约》,割去了我国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十个法国那么大!</p> <p class="ql-block">怀着沉甸甸的心情,步入“瑷珲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瑷珲历史纪念馆”展出的内容很多。我们只要记住以下几个环节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第一,这片土地是我国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二,俄国曾经多次入侵与我方发生争端。雅克萨之战和《尼不楚条约》的签定,基本划定中俄国境线。</p> <p class="ql-block">1685年,康熙帝与老毛子干了一仗,发动了收复雅克萨的战争。俄国大败,于是中俄双方就东段边界等问题进行交涉并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签订《尼布楚条约》的现场还原展示。</p> <p class="ql-block">条约规定:以格尔必奇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为两国国界,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河流及土地为待议地区;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互市贸易等。此时,黑龙江只是中国的内河,瑷珲城以及将军府都在江的左岸。</p> <p class="ql-block">第三,1858年5月,也就是《尼布楚条约》签订173年后,老毛子借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形势,在炮舰的加持下,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当时是清政府代表签订的,皇帝并未批准。</p> <p class="ql-block">当时,《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归俄罗斯所占有。但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仍然不在《瑷珲条约》之内。</p> <p class="ql-block">第四,清政府开始不承认《瑷珲条约》,但在列强的强迫下,咸丰皇帝于1860年在承德避暑山庄批准了这一条约。</p> <p class="ql-block">这一条约的后果:不仅使中国失去外兴安岭一带大片土地,而且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库页岛都划归俄罗斯所有,两者共计60多万平方公里;使黑龙江由中国的内河变为了界河;使中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入海口;瑷珲城从河的左岸移到了右岸。</p> <p class="ql-block">这张地图极好的表现了《爱辉条约》签订前后的历史情况:地图最上方绿色的线,是康熙皇帝时《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国界。地图上黄色的一大块(其中包括淡黄色的一小块中俄共管)是《瑷珲条约》割去的土地。地图右侧红线是《中俄北京条约》确定的国界,红线(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绿色部分)、含库页岛,都划归了俄罗斯所有。一共有6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十个法国那么大呀!</p> <p class="ql-block">痛哉!哀哉!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朋友,只有利益。国与国之间也没有什么道理、法理,只有国力、军力!珍惜当下,发展自己,增强国力,凝聚民力,警钟长鸣,常备不懈才是硬真理。</p> <p class="ql-block">不忘国耻,“筑城永戍”!看完了这里的展览,心中沉甸甸的。国人当自强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游览黑龙江大桥公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黑龙江大桥是黑河市通往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跨国大桥,连接两岸贸易货物的运输。</span></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大桥由我国的黑河市通往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这是大桥全貌。</p> <p class="ql-block">我方桥墩上写着“黑龙江大桥”几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大堤上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大桥公园有一个观光台,像个蘑菇,着实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登上去,有纪念品商店,有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上鸟瞰公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拍个照,继续下一个游览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游览大黑岛中俄贸易区</b></p> <p class="ql-block">大黑岛中俄自贸区实际与黑龙江公园是连在一起的,是公园突出出来的一个巨大广场。“自贸城”和“俄品多”商城就在这里。与🇷🇺对应的🇨🇳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没啥解说的,发几张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要简单的说一说……</p> <p class="ql-block">这里叫“俄品多”,是口岸专门售卖俄罗斯商品的一家巨型商店。</p> <p class="ql-block">里面全是俄罗斯商品,牛奶、蜂蜜、面包,奶酪,啤酒,烤肠,威士忌,红酒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我们买了一些俄罗斯食品,花了800多块钱。后来到哈尔滨才知道这里的商品比其他地方便宜得太多啦,也没有假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游览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b></p> <p class="ql-block">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时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省瑷珲,南至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的直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线以东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线以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p> <p class="ql-block">此外,“胡焕庸线”也是中国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分界线,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公园正中有一条直线,起点是爱辉,终点是腾冲,中间串联的是这条直线所经过的各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天气不错,发几张公园的随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七集完~</b></p><p class="ql-block">结束了黑河市的游览,我们没有继续沿331国道走国境线,而是设计了一个“V”字型路线,先向南走五大连池、哈尔滨,再向北走伊春到抚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