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2日游(2024.10)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1日从芝加哥国际机场出发的“大韩航空”航班,经过14个半小时的连续飞行,在12日当地时间16:50到达首尔的仁川国际机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芝加哥海关确认: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旅客,可以在韩国逗留不超过一个月,无需再办理入境签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2号航站楼出来,我们可以在仁川国际机场第1航站楼乘“AREX仁川机场快线”到达首尔站,再转乘地铁4号线在会贤站下车即可步行到酒店,总花费时间1小时也就差不多了。为减少在陌生城市里转车的麻烦,我们选择了本应直达预定的“Voco首尔明洞酒店”楼下的6001路大巴车。可是,我们没有提前告知司机所住酒店的名称,只依据Google地图指示在“明洞”站下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交通高峰期的大巴车竟然行走了2小时20分钟,下车时</span>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人影憧憧中,我们一路问询、拖着两只旅行箱硬是走了一站地才到达酒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Google地图在韩国的应用被游客广泛吐槽。我的直接感受是,选定的目的地虽有标注,但很不准确,而且完全没有步行路线指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起来,推开窗扑入眼帘的是首尔著名的地标建筑 —— 南山塔。南山塔建于1975年,塔高236.7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上的观景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游客能够一览首尔全貌,晚上登塔更能欣赏到首尔市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所住酒店地处首尔的中区,中区设有15个洞(街道),有多条地铁线(如1号、2号、4号线)交会,明洞、首尔站、市厅站等枢纽站点可快速通达全城及仁川国际机场;与钟路区的青瓦台、景福宫、北村韩屋村等旅游景点相邻,形成便捷的游览路线;中区是首尔市的商业中心,乐天(Lotte)百货店和新世界百货店等商厦云集于此,历史悠久的南大门市场也在这里。这一带还有密集的各种档位的酒店、民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总面积约近10.33万平方公里(占朝鲜半岛面积的45%),全国划分为1个特别市(首尔)、2个特别自治市(世宗、济州)、8个道和6个广域市;截至2023年12月,韩国全国人口约5132万人,GDP<span style="font-size:18px;">总值1.71万亿美元,人均GDP3.3万美元;</span>主要产业有半导体(三星、SK海力士)、汽车(现代、起亚)、造船(现代重工)、化工及电子产品;2023年出口额达6420亿美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复取得独立。1948年8月和9月,以三八线为界,朝鲜半岛南北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1953年7月27日依朝鲜停战协定,朝韩双方停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创造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并跻身于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英文:Seoul)是2005年1月从汉城改名而来,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下辖25区、426个行政洞(相当于街道) ,<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积约605.21平方公里,被汉江分成江北和江南两部分。</span>截至2023年6月底,首尔市户籍登记人口为965万余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极高城市之一。虽然首尔仅占韩国面积的0.6%,但其GDP却占全国GDP的21%。</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熟悉首尔这座城市,我们从首尔车站(Seoul Railway Station)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车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span>高铁、地铁、长途巴士和机场铁路之间实现无缝换乘的交通枢纽。首尔车站始建于1900年,原名“京城站”,1947年11月1日重新命名为“首尔站”,朝鲜战争后车站重新改建。2004年4月新建了高速铁路站台,2009年7月开通了首都圈电铁京义线。2010年12月29日,仁川国际机场铁路开通,在首尔站设立车站。首尔地铁1号线和4号线也在首尔站交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目前首尔及周边首都圈(京畿道、仁川广域市)共有23条地铁线。其中,首尔地铁1~9号线连接首尔市内的地区交通。其他的线路,主要连接市郊或首尔周边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地铁线的建设历史大致如下:1974年8月,首尔地铁1号线通车。为迎接首尔1988年夏季奥运会,1984年2号线全面启用,随后在1985年3号线和4号线相继开通,1996年5号线通车。2002年,首尔与日本东京合办世界杯,承办了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以此为催化剂,1999年开通了8号线,2000年开通了6号线和7号线。在2009年至2018年之间,9号线分段开通完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站内部一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站一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站老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站对面的沿街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尔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朝鲜王朝(1392-1910)600多年的都城,市内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只停留2个白天,选择游览了其中的景福宫、北村韩屋村和青瓦台,途中顺路去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转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从首尔站乘4号地铁转乘3号地铁,首先去景福宫参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福宫是朝鲜王朝的正宫,在韩国五大宫阙中,从规模与建筑风格上都堪称五宫(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秘苑)之首,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395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span>明朝正式承认朝鲜政权,朝鲜开始同步使用明朝年号。景福宫作为新都的正式宫殿于同年动工。王宫面积与规制严格遵循与宗主国中国的宗藩关系,为亲王规制的郡王府,所有建筑均以丹青色区别于中国皇宫的黄色;占地面积57.75公顷,南面光化门是正门,东为建春门,西为迎秋门,北为神武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福宫内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宁殿、交泰殿、慈庆殿、庆会楼、香远亭等殿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化门作为景福宫的正门,采用三拱券砖石结构,双层歇山顶,中央门供国王通行,两侧门供文武百官及宗亲使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日本殖民时期和朝鲜战争时期被焚毁,</span>多次变更迁建,最后一次复建于2010年,位于城门旧址附近。</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我们是在参观完景福宫出宫后,才转到宫外看到光化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兴化门是景福宫的第二道门,是进入政务区域前的礼仪之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地铁车站步行5分钟进入兴礼门前广场,在广场东侧售票处购票、持票通过兴礼门进入景福宫开始参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勤政门是景福宫的第三道门,也是通往正殿勤政殿的最后一道门。外国使节从光化门、兴礼门进入后,在勤政门外等候传召,经通传后由勤政门进入,在殿前广场行礼拜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勤政殿始建于1395年,1867年(高宗同治六年)重建,是韩国现存宫殿中规模最大的正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要用于举行国家的重大庆典,接见外国使节等重大外事活动。</span>两层月台为大型殿仪活动主要行仪空间,七级台阶代表藩王等级,殿身四周绕以回廊,殿前铺平板石;<span style="font-size:18px;">采用重檐歇山顶,大尺度</span>斗拱层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高等级木结构建筑</span>,庄严肃穆。殿内铺地砖,宝座坐北居中,装饰设施简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勤政殿的殿前广场地面铺以花岗岩,分三条道路。中间御道仅国王与使节代表可踏行,两侧是文武百官行走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福宫屡次遭遇大规模火灾和战乱破坏,多次毁损、多次重建,真正存在的时间不过232年(1395年到1592年,1876年到1910年),而从1592年至1896年的284年完全荒废。经历过日本占领时期和朝鲜战争之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宫内建筑已所剩无几,更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文物留存。</span></p><p class="ql-block">1995年韩国光复50周年之际,金泳三政府恢复本国传统文化,拆除日占时期建筑,原址开始大规模复建景福宫及其附属建筑。今日游客去景福宫游览看到的基本上是复原的古建筑,与北京故宫内收藏数量庞大的历史文物形成鲜明对比。(此照片来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景福宫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经284年的荒废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自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span style="font-size:18px;">史称“壬辰倭乱(1592~1598)”,</span>景福宫几乎被焚毁殆尽,仅剩部分石基和地基,此后长达273年未能重建。从1598年朝鲜宣祖起,昌德宫成为王室主要居所,其功能逐渐替代景福宫,后续国王进一步扩建昌德宫,形成“北阙”政治格局。直至1876年1863年兴宣大院君摄政后,为强化王权合法性,提出“复旧制、正名分”,重建景福宫提上日程,1876年正式开始重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昌德宫位于景福宫东侧偏北,因壬辰倭乱后成为实际政治中心,被称为“北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思政殿位于勤政殿后边,为国王的办公地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会楼,建于人工湖上,是国王设宴招待众臣和外国使节的处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福宫北门:神武门。我们在参观完青瓦台之后,去地铁站时经过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福宫扫描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们从酒店乘4号地铁去北村韩屋村。</p><p class="ql-block">所谓“北村”是指景福宫和昌德宫之间的区域。在朝鲜王朝时代(1392~1910),许多贵族在这里居住,遗留下不少建筑古朴的传统房屋,<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街道狭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北村并非只是供游客观赏修建的民俗村,而是人们实际居住生活的村庄,包括11个洞900多座韩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北村韩屋村的陡坡下来,跟着人流走了一段路程,我们进入到“国立韩国民俗博物馆”的地面建筑转了一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国民俗博物馆位于景福宫内,是一个展示韩国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博物馆。博物馆内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介绍了韩国的传统建筑、服饰、饮食和节庆活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五层歇山顶的塔楼显然是新建的,很有气势。可惜找不到这个建筑的相关资料,不知道它的建设背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民俗博物馆出来,我们顺着宫墙去了青瓦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瓦台这片土地原为高丽王朝(918–1392年)的离宫,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是景福宫神武门外的后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至2022年之间,青瓦台一直是韩国首脑和行政中心所在地,从第一任总统李承晚起至文在寅时期,先后有十二位总统在此生活与办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9年,卢泰愚政府拆除原日据时期建筑,1990年在原址上新建主楼,由韩国建筑师设计,采用传统韩屋风格与现代技术结合,屋顶覆盖15万块青瓦,1991年主楼竣工,卢泰愚成为首位入驻新主楼的总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0日,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宣布,将韩国总统府迁往位于首尔市龙山区的国防部大楼。青瓦台随之结束了74年的总统府职能,从当年5月起,向公众全面开放参观。(此照片来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瓦台扫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瓦台由总统官邸和总统府两部分建筑群组成。前者包括总统及其家属的居住空间、家庭活动区域及配套园林,后者包括中央主楼、迎宾馆、春秋馆、绿地园、无穷花花园等。两部分相距200多米。这些建筑外观各异,但都遵循韩国传统建筑风格。主楼的青瓦和曲线设计的房顶成为青瓦台的标志性特征。主楼前的广场,常年上演着精彩的仪仗队表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瓦台曲折的内部道路或小径两旁栽种有参天古木、300年历史的松树、草地和花园,十分幽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3日晚,我们吃过晚餐,在酒店取了行李,在酒店对面的6001路车站乘车前往仁川国际机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照预定的机场酒店的指示,等候酒店的摆渡车接上我们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4日清晨,我们再坐酒店摆渡车到机场乘8:40的飞机,于当日上午11:00回到武汉天河机场,结束了将近一个月愉快的游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