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何园和大明寺

独行者

<p class="ql-block">扬州何园: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徐凝大街66号,是一座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原名“寄啸山庄”,是扬州私家园林中的压轴之作。它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美与西方建筑装饰的元素,展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园内的片石山房是清代画家石涛的叠山作品,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它由何芷舠在清光绪年间建造,占地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何园的主要景点包括复道回廊,骑马楼等。园内的植物配置独具匠心,既有考虑季节变化,也考虑早晚变化和区域变化,形成了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参观旅游空间,特别是长达1500米的复道回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舠任由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旳官任上卸任到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后扩为园林,在扬州建造寄啸山庄,前后历时13年之久。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何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骑马楼和内部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扬州大明寺,位于扬州市区西北郊邗江区平山堂东路8号,是一座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占地面积500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景区。以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至464年)而得名,大明寺在历史上多次更名,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称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改称“栖灵寺”,直到1980年才恢复原名“大明寺”。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主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1963年为唐代到鉴真圆寂1200周年,为迎接纪念盛会的召开,重整,修葺一新。1979年,寺庙全面维修,佛像贴金,大明寺焕然一新。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回国巡展。复名“大明寺”。</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扬州御码头的建设与清朝乾隆年间有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当时扬州盐商为迎接乾隆的到来,在天宁寺西园兴建行宫,并在宫前修建了御码头,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多次南巡时,下榻天宁寺行宫。均在此上下船。位于扬州古护城河北畔。西面与绿树成荫,富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冶春园联为一体。这个码头不仅是皇帝南巡时的上船之处,也是扬州历史上重要遗迹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