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张恺帆

沈阳小站

<p class="ql-block">张恺帆(1908年-1991年),原名张昌万,曾用名张觉扉、王文乔,安徽省无为县人。他是著名书法家、诗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张恺帆的一生经历丰富,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历任区委书记、代理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1930年,他组织领导了无为县六洲农民暴动。1933年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吴淞区委书记、沪西区委书记。</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张恺帆于1937年10月回皖,历任中共皖中工委委员、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五支队秘书长、来安县委书记、淮南行政公署秘书长、淮南区党委秘书长、皖江行政公署副主任、皖南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等。</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苏皖边区政府秘书长、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前委秘书长、合肥市委书记等。</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恺帆长期在安徽工作,历任淮南矿区党委书记、省委统战部部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主席等职。</p><p class="ql-block">在三年困难时期,张恺帆回到家乡无为县实地调研,发现问题严重。他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果断采取解散食堂等措施,使无数百姓得到生机。但他却因此招祸,被冤为“张、陆(指时任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陆学斌)反党联盟”,并被开除党籍,撤销副省长职务,遭到批斗和劳动改造。1962年,他的问题得到纠正。</p><p class="ql-block">张恺帆在诗词、书法等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他幼入私塾,随塾师吴风楼临帖习字,得力于柳公权、颜真卿、何绍基、怀素诸家,兼涉魏碑,善行草书。1985年离休后,他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协安徽分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等。</p><p class="ql-block">1991年10月29日,张恺帆因病在合肥逝世。遵照他生前留下的“丧事概免”的遗嘱,未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未开追悼会。家乡人民为了永远怀念他,将城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命名为“恺帆路”。</p><p class="ql-block">他的部分著作有《张恺帆诗选》等。张恺帆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