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

琉璃

<p class="ql-block">上天的残忍不是让你一出生就一贫如洗,而是把这世间所有的荣耀和幸福都给你,然后再从你身边一一夺走。</p><p class="ql-block">王维,唐朝诗人、画家、音乐家。他的人生大起大落。</p> <p class="ql-block">王维的家族从汉代起就世代为官,他出生在天下五大望族之一,太原王氏,他的母亲则出身另一大望族博陵崔氏。虽然其家族在唐太宗时期已走向没落,但王维血液里那份与生俱来的高贵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王维继承了爷爷王宙的音乐细胞,爷爷曾经担任朝廷的乐官,小时候的王维随便拿起一种乐器就能弹出旋律,王维的母亲擅长画画,尤其是水墨画,王维经常拿起毛笔学母亲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父亲亲自教授王维诗文,爷爷的得意弟子又教授王维各种乐器,母亲在教他画画之余,还给他讲佛经,因为他笃信佛教,是当时著名高僧大照禅师的弟子。</p><p class="ql-block">然而,九岁,王维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孩子们回到娘家,王维每天在家门外摆摊卖画。</p><p class="ql-block">15岁进京应试,写下了“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在东都洛阳望尽繁华</p><p class="ql-block">,写下了“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重阳节孤身一人,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一年,他才17岁。</p><p class="ql-block">21岁得举荐,并考取功名,状元及第。</p><p class="ql-block">岐王宅里,他和高适崔颢裴迪李龟年,这些当时出色的上层名流,谈笑风生。</p> <p class="ql-block">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王维遭贬,到遥远的济州做管粮库的管理员。母亲送给王维一个字——空。</p><p class="ql-block">唐玄宗对泰山进行封禅时,大赦天下,王维终于有了辞职的资格,他立刻请辞回家和妻子团聚。妻子聪慧温柔善解人意,他作诗,妻子便和,他画画,妻子品评,他鼓瑟,妻子吹笙。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了吧?而立之年的王维,终于要做父亲了,然而,妻子因难产而死。此后,王维30年独居,终身不娶。</p> <p class="ql-block">悲愤的王维,独自游历江南,青山绿水渐渐平复了他伤痕累累的心,他在游历中写下了著名的《鸟鸣涧》《山居秋暝》</p> <p class="ql-block">张九龄出任宰相。提拔王维做了右拾遗,官职不大,但接近皇帝升官机会很多。王维从八品小官做到了正五品的给事中,成为张九龄的左膀右臂,其间,在辋川山谷买了一所别墅,这所别墅原是诗人宋之问所有那里有山有湖,有林有谷,王维亲自规划每一处建筑,亲自设计每一个细节。</p><p class="ql-block">张九龄看出安禄山的野心,但唐玄宗认定张九龄陷害忠良,张九龄被贬官。王维对官场彻底失望,不顾形势凶险,给张九龄写下了“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的句子,于是被李林甫明升实降,任命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p><p class="ql-block">王维内心充满悲伤,每当他对人生充满希望的时候,就会遭遇不幸,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无依无靠,不知归宿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忽然,一条长河出现在他眼前,那圆圆的落日,在平沙茫茫黄入天的沙漠里,如此荒凉,又如此温暖,而远处的一道孤烟,像一把利剑,直指苍穹,令人震撼。他要把这份荒凉与孤独,温暖与震撼都画下来,并配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此刻的王维决定接受上天的安排。他没想到,一个惊喜在等着他,他看到了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还有老朋友岑参,崔颢和高适,他乡遇故知,王维开始活得恣意潇洒,写下《观猎》,生命就应该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去挥洒,去张扬,去释放。</p><p class="ql-block">40岁的王维调回京城,但是朋友相继离世,长安也不再是那个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政治中心。李林甫只手遮天满朝大臣噤若寒蝉。经历了人生无常的王维再也不关心官场上的种种事情,经常一个人信步漫游,静静欣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写下《终南别业》。中年之后的王维越来越留恋辋川,这是他的心灵栖息地,是他的世外桃源。他精心设计了20处游址,和好朋友裴,以每一处景点为名作诗,并把诗集结成册,这就是《辋川集》,《鹿寨》《竹里馆》《辛夷坞》都出自这本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被俘的王维,被安禄山任命为伪官。尽管皇帝知道原委后原谅了他,但他还是不断上书,要求辞职回家,写下了“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诗句。</p><p class="ql-block">一生都在得到和失去中起起伏伏,王维终于明白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既然不断失去,为何不彻底放空自己呢?他把细心经营多年的辋川别业捐给了寺院,从此下朝之后只专心修佛。</p><p class="ql-block">60岁王维官职尚书右丞,达到人生巅峰,然后离世。</p><p class="ql-block">王维是诗人,也是画家,音乐家,为后世留下了《山水论》《山水诀》等绘画理论著作,在绘画中处理人和山水的画风更是深深影响了后世。自王维之后,山水画中的人物都是那样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不过是一粒粒尘埃。他在音乐上也颇有建树,能从画中人手拿乐器的姿势,断出所演奏的曲目。</p><p class="ql-block">王维经历了人世的大繁华,而后又一无所有,然而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不慕荣华,不求富贵,只求内心的安宁。他完全放空了自己,身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和宇宙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王维,被称为“诗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