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祖国北部边陲的黑龙江畔,曾经有一个小镇,它的名字叫—延兴(后改为延军农场)。</p><p class="ql-block"> 1974年7月25日,在这里长大的一群孩子,高中毕业了。他们就要正式告别母校,离开了延军一中,成了农场第二届高中毕业生。五十年过去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舞台里慢慢的长大成熟,如今年近七十的他们带着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享受天伦之乐的喜悦相聚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他们大都是北大荒的第二代,是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养育了他们,是父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始终鼓舞着他们。两年多的高中时光是那么短暂,却依然如此留恋,在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和教诲下,他们学会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人。虽然那时的生活不富裕,很拮据,但他们的童年,少年是快乐的,纯真的。</p><p class="ql-block"> 感谢那片黑土地,感谢辛勤养育我们长大的父母,感谢那些给了我们知识源泉的各位老师!从高中毕业到如今,五十个春夏秋冬转眼即逝,当我们再次相聚在这里时,往事如烟,历历在目,共同回忆着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思绪翻滚,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他们高中的毕业照。</p><p class="ql-block"> 时间:1974年7月25日。</p><p class="ql-block"> 尽管这张黑白照保存了五十年,已褪色了,但今天看到它依然是那么清晰,亲切。仿佛那段难忘的时光就在眼前。感谢刘立贵同学将这张毕业照保存到至今。</p><p class="ql-block"> 当时全班应该有32人,那年春季招生改在秋季,延长了一个学期的时间,读了两年半高中。当时高光同学因随父亲调转去了绥滨农场,没能参加我们的毕业照,所以就只有31人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班委:郑茂秋同学任班长;万建萍同学任副班长兼文艺委员;张亚田同学任学习委员;段秀明同学任体育委员;薛传旺同学任劳动委员兼生活委员。</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后相聚首 时光不老情依旧</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的高中同学聚会是在老同学万春临的萝北会所举行的。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聚在这里,畅谈同窗之情。望着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面孔,心潮翻涌,感慨万千。高中两年半的学习生活,造就了同学间的纯真情谊。当年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各奔东西,奔赴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五十年的沧桑岁月,五十年的酸甜苦辣,一步步的走来,既有成功的喜悦,也伴随着艰难的历程。这一切已清晰地从各自额头上的皱纹和鬓角的白发中读出。当年意义风发的小伙儿,豆蔻年华的大姑娘,现都已迈向古稀之年,成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p> <p class="ql-block"> 看如今,他们依然很帅,很酷,很靓丽。雪白整齐的体恤,欢乐开怀的笑容,朝气自信的神态,迈着挺拔稳健的步伐,向我们的第二故乡走来。</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同学聚会活动15人到场参加。(实际报名19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居住在老同学万春临公司的会所里,员工们热情的接待,热心的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让我们感激不尽。炎热的夏天,他们在厨房里忙碌着,包饺子,煎,炸,炖,给我们做上可口的饭菜,真的感觉像家一样温暖。临别时还为每位老同学送了礼物。我们只有感恩,感动!</p><p class="ql-block"> 从微风拂煦,绿水青山的黑龙江边,到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凤栖湖,黎明湖,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大家的欢声笑语,张张倩影。</p><p class="ql-block"> ( 头像出场是按年龄大小顺序)</p> <p class="ql-block"> 相聚在一起,大家举杯同庆,为毕业五十年后的今天相聚干杯!</p><p class="ql-block"> 感谢热心的老班长郑茂秋和鼎力相助提供活动场所的万春临董事长,以及幕后默默无闻,辛苦设计,出谋划策的胡宝华等同学,还要感谢安学群和张业两位同学,因身体工作原因不能前来参加,也为这次聚会活动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才使得这次五十年聚会圆满成功。大家都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团聚。</p><p class="ql-block"> 远道而来的张淑玲同学,是第一次来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她非常感谢同学们对她的关心和照顾,毕业五十年后没想到还能和老同学们相聚在一起,她说真的很开心,不虚此行。很遗憾姚永琴同学在来聚会的路上因出了点状况没能到场,她也非常感谢万董和同学们对她的关心和惦记,我们祝她健康快乐,期待再次相聚。高光同学由于家中有事这次聚会没能如愿,她关心惦记大家,及时关注我们的活动。还有没能来参加此次活动的所有老同学们,希望你们有机会都能回来看看,万董说了,会所这里永远是我们同学们的家,随时欢迎回家的老同学来做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5日晚,在万董公司的会所里,五十年同学相聚的联谊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老班长郑茂秋同学的诗朗诵《同学情谊永珍藏》,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接着万春临同学一首首的歌声,把晚会带向了高潮。</p><p class="ql-block"> 男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争先恐后登台演唱,一首首旋律悠扬,动听悦耳的歌声,引发了全体同学的共鸣,侯金钟、张亚田、吕子山、王永顺、周忠船等同学一展歌喉,大家掌声热烈,经久不息。李家起同学朗诵的《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的唐诗,也受到大家的喜爱。胡宝华同学带着腰腿的伤痛,为大家表演的形体舞《再见山里红》《珊瑚颂》,跳的动人,优美,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喝彩。此时此刻,大家都沉浸在欢乐,激昂的气氛中,忘了年龄,忘了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此,非常感谢为联谊会录像的刘建同学,录完节目又赶回去护理年迈的老父亲。还有为这次聚会制作视频抖音的胡宝华同学,牺牲休息时间,还要认真编排录制每个节目。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辛苦付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五十年后的今天再聚首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互相交流,互道珍重。共同举杯为五十年后同学相聚重逢干杯!为未来的日子里,彼此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快乐平安干杯!岁月无情,但同学的情谊却能抵御时间的侵蚀。同学情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我们要彼此珍惜。今天的我们无论财富多少,同学之间只有“情义”二字,今后的我们会更加珍惜健康,珍惜友谊,要深刻领会生命的真谛。让我们把今天的美好时光刻在心里,让它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欢聚的时间是那么短暂,虽然我们容颜已老,芳华不在,但不变的同学情永留心间!</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学习委员张亚田同学聚会后的感言:</p><p class="ql-block"> 几日的重逢倍感亲切,追忆往昔嘻笑今朝,让人难忘。人说: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我们相识在50年前的高中学堂,半个世纪的风雨更加深了同学间的情谊。感谢组委会尤其是春临及下属工作人员为我们成功聚会所做的努力和奉献。与同学们分别后的日子里,不管相距远近,总会想起同学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珍惜,一成不变的友情。没齿不忘,今世有缘的同学情。</p><p class="ql-block"> 期盼着下次再会!</p> <p class="ql-block"> 高中同学聚会结束后,第二天中午,初,高中同学又在延军相聚了。感谢老同学刘立贵夫妇的盛情款待,又让我们和在家的初中同学见面。久别的思念,今日又相逢!</p> <p class="ql-block"> 今后我们的任务是保重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美好的相聚将永远定格在每个同学人生的记忆里。最后衷心祝愿我们大家和所有的老同学们,各自保重身体,阖家幸福安康,品尝天伦之乐,期待再次聚首,共享我们的晚霞之美!</p> <p class="ql-block"> 《难忘今宵》</p><p class="ql-block"> 这首经久不衰的歌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同学们聚会的晚会就要结束了,大家齐声高唱!</p><p class="ql-block"> 难忘今宵,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p><p class="ql-block"> 共祝愿大家夕阳岁月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联欢晚会结束了,大家还沉侵在那激动,开心,欢乐的气氛里,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亲爱的老同学。</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我们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 期待我们再次相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07.25</p> <p class="ql-block"> 附: 同学聚会的照片回忆</p> <p class="ql-block">附 几个随手拍的视频。</p><p class="ql-block"> 保存下来,留给未来的回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