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与穆永厚(中)秀水研学基地老板周丙(左一)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按当今流行的言语称老穆为兵王,是因为在我心中他不但是功臣,是了不起的英雄,还是我们当兵人的偶像和标杆。从他简单的介绍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所取得的诸多荣誉,在我们这些服过兵役当过兵的人眼里和心里,那是绝对称得上兵王这个称号。老穆名叫穆永厚,他是原陆军某部一级军士长、直升机空中机械师。他从军30年中,曾个人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被表彰为某战区陆军2017年度“强军先锋人物”……</p><p class="ql-block">2024年的8月1日下午,我有幸在凤冈秀水研学基地结识了穆永厚。尽管是初次相识,但因都同是军人出生,所以说话也比较随和,一见胸前戴满奖章的穆永厚走下楼来,我急忙伸出双手迎了过去,那一刻,我除了对功臣老兵穆永厚的敬佩外,更多的则是对他的尊敬,我紧紧地握着穆永厚的手,风趣地冲着他说道:“老穆,见你胸前挂这么多奖章,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你每块奖章后面的故事。”老穆听懂我的话意,微笑地冲着我答道:“那我们让研学基地老板周丙给我们找个地方聊会吧!”</p><p class="ql-block">我从与老穆的交谈中得知,他是山西朔州人,1990年12月入伍的,1993年6月入党。因他卓越的胆识和高超的技术,服役期间,曾先后四次转隶陆航部队,他曾先后参加过广东湛江军事演习、南京军事演习、95年湖南抗洪救灾、98年长江抗洪救灾、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2018年内蒙古巴盟抗洪救灾和航空护林、救护、航拍、伞降、边防缉毒巡护等30余次重大军事任务。服役期间,他累计安全保障飞行50000余小时,自身安全飞行4000小时,排除直升机大小故障上千余次,从未发生过任何一起人为飞行事故及地面维修人为差错。他曾个人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被表彰为某战区陆军2017年度“强军先锋人物”。2018年他还被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评为防洪抢险先进个人,他还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优秀士官等奖励。并曾荣获金制飞行一级证章。他的感人事迹,中央电视台军事栏目、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济南军区前卫报、成都军区战旗报以及地方电视台、报刊等各种媒体曾多次报道。他的感人事迹在部队、社会及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与穆永厚交谈一</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与穆永厚交谈二</p> <p class="ql-block">当他谈及被内蒙古中共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评为防洪抢险先进个人时,他说那次我们机组人员接受任务赶去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参加抗洪救灾,飞到现场上空一看,还有20多名老少群众被洪水困在一个地势相对较高的寨外小山坡上,当时除了气候环境恶劣外,那站人的小山坡上,还横七竖八的布满了电线,望着越涨越高的洪水和下面不停挥手呼救的群众,他们只得小心谨慎的慢慢下降,在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他们终于将被洪水围困的20多名群众,分两次成功救出。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下,他们又在直升飞机上发现下面大水中还有一名躲在挖车伸高的挖斗里求救的群众,当时那挖车早己被不断上涨的洪水围住,随着水位的上涨,情况越来越危急,此时已经被刚才救人折腾得精疲力竭的穆永厚,知道若是再不尽快下去救人,一旦挖车被洪水冲走,那躲在挖斗里呼救的群众就更危险了,他不得不强打着精神。冒着生命危险,从悬停在空中的救援直升机上,爬着软梯下去,营救被困在洪水里的群众。当他力尽艰辛把那位挖斗里被困的群众通过软梯救送上直升飞机时,已经连续奋战了6个小时的他,在同机战友们的帮助下,一爬上直升机机仓,就被累得瘫倒在机仓里……。</p><p class="ql-block">听完老穆的这个故事,夜已经深了,望着老穆那面带困容的脸庞和那挂满胸前的奖章,我知道他还有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精彩故事,但我不忍心再耽误已经忙碌一天了的老穆休息,只好不舍的起身与他告别。</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与穆永厚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