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世界文化之旅(363):南美最欧洲化的城市

野山

<p>布宜诺斯艾利斯不仅城市居民几乎都是欧洲移民的后裔,而且城市布局、街景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情趣,处处显露出欧洲风情。市内绝大多数广场、街道、公园、博物馆、纪念碑和塑像,都用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命名。</p> <p>图1、圣马丁将军纪念碑</p><p>在圣马丁广场(Plaza Libertador Gral. San Martin),我们还看到了圣马丁将军纪念碑。广场前身为马尔特广场。独立战争期间,圣马丁将军曾在这里训练骑兵。1878年2月25日,阿根廷人民在圣马丁将军诞生100周年之际,将这个广场命名为圣马丁广场。圣马丁纪念碑是一组群像,红色大理石上面是圣马丁将军骑马铜像呈马跃腾空之势,整个雕塑的重量都集中在马的后腿上,这正体现了雕刻家高超的技艺。纪念碑正面是战神铜像,四周有四组战士战斗的场景铜像,纪念碑基座侧面有铜制浮雕。纪念碑由法国雕塑家路易·约瑟夫·道马斯( Louis-Joseph Daumas )创作于1862年。根据阿根廷的惯例,外国元首来访或大使递交国书之后,都要向圣马丁纪念碑献花圈。</p> <p>图2、阿根廷国民议会宫</p><p>阿根廷国民议会宫(Palacio del Congreso de la Nación Argentina)位于五月大道尽头,另一端是玫瑰宫。这座建筑由意大利建筑师Vittorio Meano设计,兴建于1898年到1906年,稍后由Julio Dormal完成。1974年修建了附楼,作为议员办公室。宫殿是新古典主义风格,主要由白色大理石建设,顶部是一个青铜镀的圆顶,高80米,重达3,000吨,现已风化为绿色。</p> <p>图3、两届议会纪念碑</p><p>大议会广场屹立着气势宏伟,造型别致精美的两会纪念碑。纪念碑底座是一个宽阔的花岗岩平台,四个角上雄踞着展翅欲飞的铜塑雄鹰,纪念碑顶上站立着一尊代表共和国的妇女铜像,她右手持象征胜利的月桂枝,左手扶犁代表劳动,脚下踏着一条毒蛇,表示惩戒邪恶。纪念碑的中部两侧,各有一个妇女雕像,一个高举挣断了的铁链,象征1813年大会,另一手拿国旗、国徽,象征1816年议会。紧靠纪念碑底座前边有一座音乐喷泉。花岗岩的水池周围,有一组生动的铜雕。一个男青年腰围飘逸的布裙,象征着奔流的拉普拉塔河水,他身边两位捧罐倒水的妇女则代表拉普拉塔河的两个支流,在他们前面有四匹骏马好似从水中腾跃而起,马口也是喷泉的出水口,此外还有造型逼真的蜥蜴、水蛇等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动物。音乐声起,水柱腾空,随着节拍摇弋起舞。</p> <p>图4、女人桥</p><p>普拉塔河(Ríode la Plata)上的女人桥(Puente de la Mujer)是一座步行桥,2001年在西班牙建造,然后分装运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建成。它是由瓦圣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设计。桥长160米,宽6米,大约重800吨。有一个39米的金属桅杆。当有船需要通过时,这座桥会摆动到一边。</p> <p>图5、从桥的另一端看女人桥</p><p>女人桥是一座设计巧妙,造型精美,风格独特,很有文化内涵的桥梁,在艺术上,这个作品代表一对跳探戈舞的夫妇,由两条简洁的线条组成,一条横跨河的两岸,一条从桥的中央斜射出去,白色桅杆代表男人,曲线轮廓代表女人,而这两条线合起来加上桥墩,形状又酷似跳着探戈的女人脚上的高跟鞋。</p> <p>图6、马德罗办公室</p><p>马德罗办公室(Madero Office)综合体是布宜诺斯艾利斯马德罗港区的一座现代化、高端写字楼群,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先进的建筑设计和丰富的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高端企业入驻,成为该区域的重要商业地标。</p> <p>图7、El Faro Towers住宅塔楼</p><p>马德罗港区(Puerto Madero)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现代化、高端开发区,拥有许多摩天大楼。这两座塔楼(El Faro Towers)是住宅楼,位于港区的中心地带,享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高度: 160米,层数: 44层。</p> <p>图8、54层Alvear Tower摩天大楼</p><p>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马德罗港的3号码头一直是阿根廷大多数最高摩天大楼的所在地。其中Alvear Tower 是阿根廷最高的建筑。这座大楼有 54 层、70,000 m2(753,000 平方英尺),2017 年完工。预算为1.3亿美元。是一个混合用途开发项目,包括 175 套公寓,总面积为 34,000 m2(366,000 平方英尺),以及一家五星级酒店。左边两栋一样的大楼是穆列里斯塔的南塔和北塔,每座塔楼高161米,有45层。</p> <p>图9、一艘博物馆船</p><p>这是阿根廷的一艘博物馆船,最初是阿根廷海军的训练舰,建于1897年以阿根廷第七任总统多明戈·福斯蒂诺·萨门托的名字命名,被认为是 19 世纪 90年代最后一艘完好无损的巡航训练船。</p> <p>图10、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所在的“解放者,圣马丁将军”大楼</p><p>大楼建筑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兼具威严和实用性。1938年,在国家公共工程部建筑总局的领导下,由建筑师恩里克·洛帕多(Enrique Lopardo)、内斯托·帕斯特拉纳(NéstorPastrana)和赫克托·坎皮尼(HéctorCampini)设计建造。</p> <p>图11、“解放者,圣马丁将军”大楼侧面</p><p>该建筑占地面积82,625平方米。1943年由战争部使用,1950年总统胡安·多明戈·佩隆(Juan DomingoPerón)宣布以“解放者,圣马丁将军”命名。1958年,战争部改名为国防部。</p> <p>图12、西班牙纪念碑</p><p>西班牙纪念碑(Monumento De los Españoles)是这个城市最著名的纪念碑之一,高24.5米,位于巴勒莫区玫瑰园附近的德尔利伯塔多尔和萨门托大道的交汇处。1910年由西班牙社区提议为五月革命一百周年而建立此纪念碑,由西班牙雕塑家Agustí Querol Subirats用卡拉拉大理石和黄铜创作。全团就我一人参观完玫瑰园后跑到纪念碑前照了几张相。</p> <p>图13、纪念碑顶部是象征共和国的女性雕像</p><p>纪念碑顶部是象征共和国的女性雕像,其基座上是代表劳动和工作的大理石浮雕,四周的青铜雕塑人物代表四个地区即安德斯、潘帕、查科和德拉普拉塔地区。纪念碑上的题词包括阿根廷宪法的一段,以及宣布阿根廷和西班牙的兄弟情谊。</p> <p>图14、基座上是代表劳动和工作的大理石浮雕</p><p>这个巨大的作品命运坎坷,在西班牙的制作、运输过程极为复杂曲折。1910年加泰罗尼亚阿古斯特·奎罗尔·苏比拉茨开始设计,他不久就去世了。西普里亚诺·福尔格拉斯被分配完成这个项目,但他也在此期间死亡,因此纪念碑的完成被进一步推迟。最后后来由安东尼奥·莫林完成。另一个延误是由于意大利工人在卡拉拉采石场罢工,又赶上1914年9月20日的一场风暴,大理石雕像的左臂断裂,不得不重新连接。&nbsp;</p> <p>图15、象征安德斯地区的青铜雕像</p><p>1916年3月,运送纪念碑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号远洋班轮从巴塞罗那出发后,在距离里约热内卢90英里处失事,450多人死亡,运送的雕塑消失在海洋深处。次年,不得不制作复制品。直到1927年5月25日,西班牙的阿马尔菲伯爵才以阿方索十三世的名义,向阿根廷的马尔塞洛·托尔夸托·德·阿尔维亚尔总统进行了象征性交货仪式,前后用了17年。1934年,国际圣餐大会在纪念碑周围举行,超过一百万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未来的教皇皮乌斯十二世主教尤金尼奥·帕切利主持。</p> <p>图16、圣马丁将军的故居</p><p>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圣马丁将军的故居,它位于布尔格广场(Plaza Grand Bourg)。这实际上是圣马丁将军1834年至1848年流亡在法国勒大布尔格的昔日住宅的复制品,由军官协会成员何塞·帕科菲科·奥特罗博士倡议策划,获得官方批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长巴西利奥·佩尔蒂内让该市在巴勒莫区捐赠了一块290平方米的地段用于建设该项目,1946年8月11日落成。埃德尔米罗·法雷尔总统指定复制的圣马丁将军的故居为战争部管辖下的国家研究所总部。</p> <p>图17、雕塑《不朽的祖父》</p><p>1951年,当地雕塑家安格尔·伊巴拉·加西亚创作的圣马丁晚年雕塑《不朽的祖父》(El Abuelo Inmortal),安放在圣马丁将军的故居对面的布尔格广场上。雕塑里的两个女孩是他的孙女(玛丽亚·梅赛德斯(MaríaMercedes)和何塞菲娜·多明加(Josefina Dominga)。</p> <p>图18、我们下榻的725大陆酒店</p><p>我们下榻的725大陆酒店位于历史街区的心脏地带——罗克·萨恩兹·佩尼亚大街上。酒店由著名建筑师亚历杭德罗·布斯蒂略于1927年建造,是一座引人注目的波特尼奥建筑,拥有现代化设施。打造了同样适合商务和度假旅行的时尚目的地。</p> <p>图19、贝尼奇大厦</p><p>725大陆酒店旁边是著名的贝尼奇大厦,建于1927年,这是马西米利亚诺兄弟和米格尔·本契奇兄弟委托法国建筑师爱德华多·勒蒙尼尔(Eduardo Le Monnier)设计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有两个美丽的五层圆顶,外部包层由巴黎西米尔石铺设,是受保护的历史遗产。大楼旁边是著名的步行街。</p> <p>图20、街头著名球员梅西的雕塑</p><p>阿根廷最好的足球队——博卡(Boca Juniors)青年队也驻扎在这里。马拉多纳就是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杯赛程的。1981年6月,马拉多纳从阿根廷青年人转会博卡青年队,他在40场比赛中打进28球,并随球队获得阿根廷甲级联赛冠军。</p> <p>图21、玫瑰园一角</p><p>我们游览了玫瑰园,这是阿根廷境内最大的一座玫瑰花主题公园。阿根廷的人们非常喜爱玫瑰。这个精心设计的花园被世界玫瑰学会联合会(WFRS)授予2012年花园卓越奖。最常见的品种是鲜红色的塞维利亚玫瑰,粉红色的约翰·施特劳斯(Johan Strauss)、查尔斯·阿兹纳沃(Charles Aznavour)和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Frederic Mistral),以及淡黄色埃琳娜(Elina)。</p> <p>图22、一幅纯自然的画卷</p><p>玫瑰园的创始人是贝尼托·卡拉斯科(Benito Carrasco),他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农学和兽医学院担任农艺师,在规划建设玫瑰园时,他是在法国著名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卡洛斯·泰斯(Carlos Thays)的指导下工作。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一幅纯自然的画卷,有翠湖,有小桥,还有一望无际的翠色欲流的大草坪,湛蓝天涯下,地中海松和金色果实镶嵌的绿色棕桐树魏然挺拔。</p> <p>图23、船式捞水草机器在工作</p><p>公园内有 4 座风景优美的湖泊,可以划船,我们看到的多是像骑车那种蹬踏式划船。令人好奇的是一种船式捞水草机器,快捷方便。这种机器在国内看不到,国内公园大多还是人工捞水草。</p> <p>图24、希腊桥</p><p>穿过罗斯达尔湖的带凉棚的白桥,被称为希腊桥,古希腊风格,有点像中国的廊桥,由农艺师贝尼托·卡拉斯科建造。用黑色拉帕乔木切割,刨光和上漆,然后现场组装而成,已有100多年历史。</p> <p>图25、著名诗人的胸像</p><p>靠近划船湖的是诗人花园,有著名诗人的石像和青铜半身像,包括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但丁·阿利吉耶里、安东尼奥·马查多、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阿方西娜·斯托尼、路易吉·皮兰德洛和威廉·莎士比亚。</p> <p>图26、雷科莱塔文化中心</p><p>&nbsp;&nbsp;&nbsp;雷科莱塔文化中心是一座位于巴里奥地区的展览和艺术活动中心,有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会和艺术讲演,还包括装置艺术、现场表演和音乐等。在博物馆科学参与中心内,有专为幼儿设计的地方,在那里互动体验物理现象。教育领域每年为儿童和青少年和成人提供各种课程和讲习班,讨论视觉艺术、视听媒体、文学和戏剧等方面的各种建议。</p> <p>图27、雕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雷科莱塔文化中心总展览面积3357平方米,庭院和露台面积6914平方米。该中心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展览和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舞蹈、书籍演示、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电音音乐和计算机图形表达。有一个展览室,展示图形作品和浮雕(雕塑,绘画和照片)。</p> <p>图28、壁画《夏日之爱》</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雷科莱塔文化中心的壁画《夏日之爱》(Amor de Verano)的创作者是Yaia,本名胡里奥·塞萨尔·巴蒂斯特利(Julio Cesar Battistelli)。Yaia是一位来自阿根廷罗萨里奥的设计师,以其融合滑板文化的复古美学和充满活力的色彩与主题而闻名。这幅壁画是雷科莱塔文化中心进行的一次更大规模的翻新和重新定位的一部分,壁画中的元素,包括人物、植物和抽象形状,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种艺术风格可能受到现代主义和抽象艺术的影响,注重色彩和形状的组合,旨在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力传达情感和氛围。并反映当代的文化表达。</p> <p>图29、前庇护教堂被改造成一个礼堂</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庇护教堂作为新哥特式教堂,被改造成一个礼堂,称为"阿莱夫",礼堂保留了其原始的门窗,但增加了适合其当前角色的建筑和设计元素。里面最多可容纳200人。这里举办许多活动,如放映、表演、讲座、戏剧和舞蹈活动、文学诊所乐器、科学会议和特别活动等。</p> <p>图30、迈特广场上的巴托洛梅·米特尔纪念碑</p><p>&nbsp;&nbsp;&nbsp;这座雕塑纪念碑是为了纪念阿根廷前总统巴托洛梅·米特尔(Bartolomé Mitre),他在1862年至1868年期间担任总统,并在阿根廷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座雕塑包括一个骑在马上的米特尔雕像,象征着他的领导和勇气。底座上有一组象征性的雕塑,代表了胜利、和平和自由等主题。这些附加的雕塑通过各种姿态和象征物进一步传达了米特尔在阿根廷历史上的重要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