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出发</b></h1>经过了几个月紧张地行前准备,时间终于来到了4月23日,这天一早我们就要开启前往南美洲的旅程了。但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内心对即将出游的期待已经被莫名的忧虑冲淡,因为就在4月20日,受华南地区强降雨和对流天气的影响,深圳机场启动了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预警,4月21日天气情况依然不乐观,4月22日又有新一轮的短时大雨伴强对流天气,这种天气对深圳机场进出港航班影响仍然很大。我们的第一程航班是4月23日早上7:15从深圳飞往上海,第二程从上海飞往巴黎,虽然都由东方航空执飞,但是第一程是国内航班,第二程开始才是国际航班,并且这两程的行李也不能直挂。于是让我们担心的问题就来了,万一4月23日一早飞上海的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我们就无法赶上第二程从上海出发的国际航班了,最麻烦的是这趟国际航班还不是每天都有的。这个巨大的不确定性,把我的心悬了起来,晚上辗转反侧没有睡好。凌晨3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阳台看天气,发现并没有下雨,一直悬着的心暂时放下了。虽然我家这边没有下雨,但是当车辆行驶至宝安时,又下起了大雨,我的心里又是一阵紧张,好在到了机场时雨停了,随后的登机也很顺利。(不过事后看新闻报道,4月23日早上深圳的出港航班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延误,看来只是我们的航班没有受到影响而已),让我不得不暗自庆幸我们的人品大爆发啦。<br>终于离开了深圳,一路顺利地到达上海。上海浦东机场的人流量太大了,我们在这里排队一个多小时才办理好值机并托运行李。上海飞巴黎的航班上座无虚席,难怪值机时那么多人排队呢。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转机时,我们排的这个队伍遭遇了最严格的安检,几乎所有人都有不合格的随身行李需要重新翻箱检查。同伴净甚至被安检人员刁难喝下了一大瓶水(不许倒掉),而排在另一个队伍的兰却很顺利过关了,水也可以带进机场。看来我们是遇到了一个奇葩的安检员了。<br><div>也许是去巴黎的中国人比较多,机场内很多地方都有中文标识。4月的巴黎,晚上7点还是阳光明媚,直到晚上9点才天黑。晚上11点多我们又继续了第三段飞行,这个航班的人少了很多,又经过了14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在当地时间7点我们从航行图中看到飞机已经到达智利圣地亚哥机场,这比正常到达时间提前了近50分钟,当时我心里还暗自高兴,因为好友燕夫妇从美国出发,已经早于我们到达了机场,这下不用他们久等了。谁知飞机并没有降落,而是一直在机场上空盘旋,突然我们从屏幕上看到飞机改变了航线,已经离开了圣地亚哥,朝另一个目标飞去,而两地相距400多公里,如此折腾到了早上8:20才重新返回圣地亚哥机场并开始降落,比原定时间足足晚点了半个小时到达。<br></div><h1><b>到达</b></h1><div>在圣地亚哥机场办理入境手续时,海关人员除了查看有效护照外,还要求提供含美签的护照,同时给了每人一张PDI小纸条,这张纸条非常重要,千万要保存好,不仅入住酒店时需要提供,而且在离开智利时,智利海关是需要回收的。<br>之后就到了行李提取处,等待取行李的时间有点长,在等待行李的空当,我们填写了纸质报关单。(亲测收回时并未仔细检查就放行了)。</div><div>顺利入境后,我们与燕夫妇会合,然后找到了机场旁边的“transvip”柜台,这是一家专做从市区到机场的Shuttle公司,车辆全部为9座车,一般坐7名乘客,可以拼车,按人头收费。“transvip”公司在机场有几个柜台,其中一个就在国际航班行李提取转盘的出口必经处,位置很好找。<br></div> “transvip”的7人车允许拼车,凑满7人发车,但是拼车就有绕路的可能性。而我们有6人乘车,所以柜台工作人员没有再补足第7人了。在输入酒店地址之后,柜台工作人员用美元报价37刀。<div>因为我们26日一大早还要飞往复活节岛,所以我想顺便在柜台预订26日早上从酒店到机场的Shuttle,但被告知只能在网上预订,预订网址:https://transvip.cl/。<br>从机场到酒店的距离大约20公里,但是车却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酒店。主要是因为我们将入住的“Hotel Libertador”酒店位于市中心,靠近总统府,车进入市区后交通就严重拥堵,看来这是大城市的通病。<br></div> <h1><b>换汇</b></h1>到了酒店后,我们寄存好行李,热情的酒店前台主动给我们画了一张换汇一条街的线路图,(其实我之前已经找到了一家离酒店步行约300米的换汇点),但是既然换汇一条街离酒店很近,步行过去大约10分钟左右,那就直接去换汇一条街吧,选择多可以优中选优呀。换汇一条街的换汇店铺果然很多,汇率也不相上下,我做攻略时记得穷游锦囊推荐了Afex换汇连锁店,于是就在换汇一条街上选择了这家连锁店兑换。我们按照1美元=947比索的汇率兑换了600美元。通常来说,人气越旺的地方,汇率越优惠,所以市中心的汇率好于机场。<br>在南美,刷银行卡通常都要扣除4%左右的手续费,而且大部分换汇点都不支持人民币兑换,所以最经济的方法就是携带美元去南美,然后去市中心换汇。<br> <h1><b>乘坐地铁</b><br>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赶到玻利维亚驻智利领事馆办理玻利维亚签证,于是马不停蹄地找到最近的地铁站,在地铁站的服务窗口,我们6 人购买了一张圣地亚哥公交卡“Bip!”并充值,因为这里的公交系统不收现金,只能刷公交卡,好在“Bip!”支持多人共用一张卡,而且这种卡既可以乘地铁,也可以坐公交。不过一张“Bip!”卡的成本并不便宜(好像合人民币15+元),而且不能退卡,如果是人少,或者乘坐次数不多,就不太合算了。</h1><h1>如果住民宿,多数房东一般会提供一张“Bip!”,但要自己充值,离开时记住把卡留下。而住酒店就不提供“Bip!”卡了,好在我们6人共用也摊薄了成本。<br>有意思的是,圣地亚哥地铁的收费是根据平日非高峰时间、高峰时间与周末分为三档,价格在600-700比索之间浮动。我们乘地铁1号线大约8站,单程票价约合人民币7+元,票价并不便宜。智利属于南美的富裕国家,物价水平在南美国家中是比较高的。<br>由于我们人多,站台检票员帮我们刷卡时,多刷了一次,发现之后又跑去窗口退款,也许是南美人的计算能力比较弱,我们感觉等了很久才办好退款。 <br>圣地亚哥地铁站比较破旧,没有直升电梯,只有部分站点有扶手电梯,对于我这个腿脚不便的人来说真是不太友好。<br></h1> <h1><b>办理玻签未果,理由荒唐</b></h1><div>中午12点多,我们在终于在地铁1号线的Tobalaba站下车,步行700米找到了玻利维亚领事馆(地址:Av. Sta. María 2796, Providencia, Santiago, Región Metropolitana,工作时间:8:30~16:00)。因为事先从网络上截图保存了领事馆的照片,所以老远就看到了这座熟悉的建筑。<b><br></b></div> 可能是中午的原因,人比较少,我们取了号坐在一旁等候,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是一位中年女性,看上去跟街边摆摊的大妈别无二致,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她跟外交官联系起来。这时排在我们前面的一对年轻人被叫到号,但是不到一分钟这对年轻人就转身走了。我正惊讶于以效率低下著称的南美人,怎么这次的办事效率竟如此之高时,已经轮到我们了,当这位“大妈”问明来意之后,二话不说,就递给我们一张事先打印好的纸条,大意是“这个领事馆现在不能给签证,您可以在边境城市卡拉马的玻利维亚领事馆或您抵达的任何玻利维亚机场获得签证”,看到这样的纸条,我一下懵了。要知道为了顺利地办妥玻利维亚签证,我是做了精心安排的。特意选择周三到达圣地亚哥,就是想周三万一耽误,还有周四可以交资料,安排周末去复活节岛,就是为了不影响在工作日取回签证(据说在圣地亚哥办理玻利维亚签证需要3天左右才能拿到)。而且在国内时,我们忙前忙后准备签证所需资料花费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做了这么多安排和准备,结果被“大妈”的一张纸条就打发了吗?我们实在是不甘心,想找“大妈”问个究竟,结果她以不方便在外面说为由,让我们派一位代表进里屋去,由另一位会讲英语的工作人员解释(估计“大妈”不会讲英语),我们则请英语科班出身在美国生活的燕进去交涉,最后给出了 “领事馆的印章坏了,无法盖章” 的理由搪塞,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一个主权国家的领事馆居然会找出这么荒唐的理由拒绝办理签证。以我这个小人之心妄猜一下,可能是想让我们去边境办理比30美元签证费贵3倍以上的100+美元的落地签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吧。哎,在南美旅游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啊。签证没办成,我们只得悻悻地离去。 <h1><b>打卡南美第一高楼</b></h1><div>此时才感觉到饥肠辘辘,于是我们立即赶往离玻利维亚领事馆不到300米的号称南美第一高楼的考斯塔内拉大楼(Sky Costanera)。该建筑高度为300米(980英尺),地上62层,地下6层,在2013年正式完工。观景台位于大厦第61与第62楼,这里是一个网红打卡处,买票到达观景台可以360度俯瞰首都圣地亚哥全城,欣赏日落美景。大厦1-4层是大型购物中心,第5层是美食城。我们在美食城转了一圈,没有找到诱人的食物,只能随便找了个快餐厅解决了午餐。之后,我们前往一楼的超市采购了许多带去复活节岛的食物。<b><br></b></div><div><b><br></b></div> 晚上去了LP推荐的离酒店很近的餐馆El Naturista,这虽然是一家素食馆,但是菜的分量很足,菜式精典,大家都感觉吃得舒服。<br><br> 在这里我要安利一下LP了,其实LP是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的简称,这是一套旅行指南丛书,深受自由行游客的欢迎。书里既有宏观的跨国旅行线路规划,又有微观的徒步观赏野生动物指南,还有翔实的吃、住、行攻略,具有非常实用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喜欢LP中推荐的餐馆,虽然不及穷游锦囊中推荐的高大上,但是却是当地人气最旺的餐馆,性价比很高。当然穷游锦囊中也有很好的推荐,比如至今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利马首屈一指的品尝特色酸味鱼生的餐厅La Mar,就来自于穷游锦囊的推荐。 由于这本书太厚了,有1000+页,不方便携带,我就先把有用信息拍照之后,作为图片发到微信中,再借助于微信中强大的 “提取文字”的功能,把图片中的文字转换成可编辑的文字,再分类编辑到每一天的活动中,这样,我就积累到了很多当地餐馆的信息,这为我们在旅行中能品尝当地特色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靠着LP的推荐,我们找到了很多性价比不错的餐馆。 <h1><b>观摩总统府卫兵换岗仪式</b></h1><div>智利总统府每隔一天的上午10点~11点有卫兵换岗仪式,具体安排是双月的单号和单月的双号,虽然感觉有点绕,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比如我们是4月份在圣地亚哥,那么就应该是在4月的逢单号日可以观看卫兵换岗仪式。保险起见,我们在24号晚上特意找酒店前台确认过。4月25日在酒店吃完自助早餐之后,我们步行前往总统府(拉莫内宫)。<br>智利总统府(Palacio de la Moneda)的前身是造币中心,建于18世纪。直到19世纪晚期,它才被改造成总统府。如果不是有卫兵站岗,楼顶上飘扬着智利国旗,很难让人把这么普通的建筑与总统府联系起来。感觉还不如天朝的一个县政府气派。但是这里却经历了无数政治风云,见证了智利人民的奋斗与辉煌,成为了智利民族自豪的象征。<b><br></b></div> 总统府前的广场左右两边分别矗立着两位前总统的雕像。<br>米格尔•帕特里西奥•艾尔文•阿索卡尔是一位智利基督教民主党政治家,也是一位律师、作家、教授、前参议员。他是继独裁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之后的首任智利总统,他的上台,标志着智利在1990年成功进行民主转型。总统任期(1990-1994)。2016去世,享年 97 岁。2022 年 11 月 30 日,雕像揭幕。<br> 另一位阿图罗•福图纳托•亚历山德里•帕尔马是智利 政治人物和改革家,曾三度担任智利总统,第一次是从 1920 年至 1924 年,然后从 1925 年 3 月至 10 月,最后从 1932 年至 1938 年。智利第 17 任和第 21 任总统。 我们正好遇到了一个民间组织正在这里做宣传活动,他们在总统府前的草坪上插满了蓝色风车,同时向行人派发传单和蓝色风车。快到10点时看到这里好像没有卫兵换岗仪式的动静,于是就向站岗的卫兵打听,智利的卫兵很随和,之前看到我们在周围拍照时,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问候,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能感觉到他们的热情友好。经卫兵的指点,我们才知道卫兵换岗仪式是在总统府的后面的宪法广场举行。 于是赶紧跑过去,这时换岗区域已经用铁马隔开,只有为数不多的卫兵在这里维持秩序,这里既没有安检,也没有管控,行人可以自由出入。卫兵也很随意地跟周围的人聊天互动,氛围友好祥和。 南美人时间观念淡漠,我们从10点开始等待,过了十几分钟,卫兵换岗仪式才正式开始,整个仪式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场面宏大,很有气势,满满的仪式感,值得一看。 在去中央市场的途中我们路过一家门面较大的“Entel”电话卡经销店,店家给我们推荐了一张含30分钟话费和1G流量,售价2000比索(约合人民币15+元)的电话卡。当时我们感觉这张电话卡比只有流量的天际通便宜,于是买了两张。为了验卡,我们找了一位店员帮我们激活了一张电话卡,通过互打电话,获得了电话号码。 继续前行途经智利最高法院。<br> 这尊雕像中是曾任总统和两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曼努埃尔•蒙特•托雷斯(ManuelMonttTorres),1850年~1851年担任最高法院院长,1851年6月当选为新一任智利总统,当年9月正式就职,总统任内实行社会改革,1857年创建民族党,蒙特的改革遭到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反对,但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1861卸任总统后继续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站立者为其得意门生安东尼奥•巴拉斯(ANTONIO VARAS)。 为了赶在下午3点的约定时间参观总统府,我们匆匆经过武器广场之后,直奔中央市场享用海鲜午餐。 <h1><b>中央市场的海鲜午餐</b></h1>圣地亚哥的中央市场在全球十佳美食市场中位列第五。海鲜是智利美食的重要象征之一,4300公里的海岸线让这个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拥有品种丰富和总量巨大的海鲜市场,因此智利的海鲜出口业在南美相当发达。<br>中央市场在一栋建于19世纪下半期的老建筑里,里面全是海鲜摊和海鲜餐厅。新鲜的海产食材品种琳琅满目,有最新鲜的智利三文鱼、剑鱼,海鲜有蟹、海胆、海虾、蛤蜊和智利鲍鱼,还有更多海鲜根本都无法叫出名字。作为爱吃海鲜的我们怎能错过这个海鲜胜地呢。<br><div><br></div> 智利鲍鱼(Locos) <p class="ql-block">根据LP的推荐,我们避开了市场中部一个规模较大的游客餐厅,前往市场外围,也就是坐落在海鲜摊位周围的餐厅,理论上来说这些餐厅可以真正实现现点现做。可能是我们到得比较早的缘故吧,整个海鲜市场人并不多,除了在海鲜摊位挑挑拣拣的当地人外,基本上没有食客。于是一场拉客大战正式上演,我们6个人被各个餐厅的店小二轮番争抢,加上我们有着一副不同于当地人的亚洲面孔,感觉那时整个海鲜市场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我们身上,就像看稀有动物一样,那种感觉真的好奇怪。</p><p class="ql-block">到底应该进哪家餐厅呢?我们一时没了主意,于是就不停地在各餐厅门口徘徊。这时,走到了一家门面稍大的餐厅,店员看我们被一群小二跟着,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加入拉客大军,而是机智的指了指身后的餐馆招牌,我Get到了他这个举动,觉得他的暗示是想告诉我们,这个招牌是有知名度的吧?于是在大家都举棋不定时,我果断提议就选择这家用餐。至此拉客大军各自散去。</p> 我们点了海鲜饭、海胆、扇贝……,当我们正在犹豫接下来应该怎么点时,服务生给我们推荐了一道智利特色菜,智利鲍鱼(Locos),我做攻略时是知道有智利鲍鱼(Locos)的,而且海鲜市场上也有卖,但是因为过度捕捞,智利政府已经出台法律限制捕捞,所以我也就没有点这道菜,但是既然店家主动推荐,我也就顺势同意了上这道菜。<br>就在我们的菜刚点完时,这家餐厅的客人就络绎不绝,而且都是本地人。不得不说口味真的不错,看来我的第六感观还是不错的哈。不过那道智利鲍鱼(Locos)却并不好吃,可惜因为赶时间,我忘记拍包括智利鲍鱼、海胆在内的菜了,6人共消费86000比索,约合人民币650元左右,真心不贵。 接着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中央市场的蔬菜水果摊位,购买次日带去复活节岛的食物。智利是南美的富裕国家,物价水平是我们到过的南美城市中最高的。我感觉与深圳的物价水平相当,一公斤西红柿约合人民币8+元,但是我却非常不喜欢这些摊主不许顾客自己挑选的霸道态度。在一个水果摊位,我们指着一串比较新鲜的提子,让摊主给我们拿,结果这位霸道摊主却顺手拿了一串最不新鲜,快要掉果的提子给我们,我们再次指了指那串新鲜提子,摊主霸气拒绝,气得我们拂袖而去,宁愿不吃也受不了这种愚弄。 在中央市场逛街的时候,我曾经拿出手机,想多拍几张照片,结果刚拍了一张,就有一位好心的当地居民上前指了指我的手机,让我把手机收起来,示意我会有人抢手机。这是我在南美第一次被好心人提醒注意安全,看来关于南美很乱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h1><b>参观总统府</b></h1>下午3点我们准时到达总统府侧门,等待进入总统府参观。这项参观是我提前半个月在网上免费预约的,网址是https://visitaspatrimonio.presidencia.cl/。必须提前预约(旅游旺季最好提前一个月以上,如果有空位,提前48小时也行),需要提供参观者的身份信息,外国人须提供护照,预约成功后,会收到一封确认函和一个二维码。我原以为进入总统府需要扫二维码进入,所以特地把生成的二维码截图保存。谁知当天总统府工作人员是拿着花名册逐个核对身份信息的,根本没有看二维码。 进入总统府需要进行简单的安全检查,然后由解说员带领我们进入总统府参观,遗憾的是参观总统府只有西班牙语解说员,我们完全听不懂,只能跟着她在总统府各处转悠。总统府允许拍照,但是禁止使用闪光灯。 虽然智利总统府的建筑和室内布置都非常简朴,但是在这里却发生过震惊世界惊心动魄的喋血军事政变,导致时任智利总统当场遇难。当我置身于1973年9月11日智利发生推翻时任民选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军事政变,导致阿连德当场遇难的现场时,还是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惊。虽然当时并没有听懂解说,但是其震惊程度却足以促使我对这场军事政变做进一步地了解,经过查阅资料,我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br>被军事政变推翻的总统阿连德,在1970年智利总统大选中以微弱的相对多数获胜,就任智利总统。就任总统后,他开始推行被称为“智利社会主义之路”的规划,由于智利总统任期是六年,并且不能连任,阿连德非常迫切地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他不仅要组织改革,更重要的是必须获得成功。由于急功近利,阿连德在就任总统的第二年国内经济出现了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导致了1971年至1973年的一系列示威和罢工。智利不断爆发的罢工浪潮沉重打击了智利经济。导致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智利经济坠入低谷。<br>此外阿连德又与古巴的卡斯特罗过从甚密,这使得智利右翼人士认为阿连德“智利社会主义之路”就是试图将智利转变为古巴式的独裁社会主义国家。<br>于是人们对阿连德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在经历了1973年6月29日的一场未遂政变后。1973年9月11日,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将军又领导军队又发动了针对阿连德的军事政变。<br>1973年9月11日,就在皮诺切特的部队夺取拉莫内达宫之前,总统阿连德通过麦哲伦电台向全国人民直播了他的告别演说,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其未来的信念。阿连德还说,自己忠于祖国,绝不会轻易束手就擒,更不会被他口中的“叛徒们”当成政治宣传工具。<br>在演讲录音中,不远处的枪声和爆炸声十分清晰。之后阿连德拿着一把菲德尔•卡斯特罗馈赠的镀金AK-47步枪加入了战斗,当地时间下午1时50分左右,总统阿连德命令拉莫内达宫的守卫者停止抵抗,卫兵们随即排成一队从二楼走下楼梯,经朝向莫兰德街的出口走到楼外。阿连德从一层沿楼梯与队列逆向而行,一路上与卫兵们逐个握手,为他们能一直与自己坚持到最后表达感激。之后,阿连德朝宫殿二层东北侧的独立厅走去,不久后独立厅传来枪声,听到枪响后,拉莫内达宫的医生吉洪推开独立厅的门,发现总统已经用菲德尔•卡斯特罗馈赠的镀金AK-47突击步枪饮弹自尽。他的尸体是被士兵和消防队员用一块玻利维亚披风裹着抬出来的。至此智利的911军事政变,以阿连德总统宁死不屈的饮弹自尽宣告成功。<br>皮诺切特上台后,立即采取了市场经济改革措施。他表示自己希望“将智利变成一个企业家的国度,而不是无产者的国度”。在皮诺切特治下的智利经济保持了强劲且持久的增长。皮诺切特政府的经济政策有三个主要目标:经济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稳定通货膨胀。<br>但是掌权后的皮诺切特对前左翼阿连德社会主义政府的残余支持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军政府立即取缔了所有左翼政党。对被视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同情者则采用暴力镇压,一些公开反对政府的人士也遭到迫害。皮诺切特当政17年间遇难人士的具体数目至今不详。严刑拷打也是军政府镇压异己的常用手段。成千上万的智利人因此出逃国外。<br>1988年,反对派人民团结联盟领导人呼吁选民投反对票,并要求皮诺切特对所有“失踪”人口负责。政府声称投反对票就意味着回到左派执政的混乱中,试图向选民灌输恐惧。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反对票56%,赞成票44%。皮诺切特在公投中失利,被迫同意交权。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选举,总统选举与国会选举同时举行。中间偏左基督教民主党的帕特里西奥•埃尔文获胜,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1990年3月11日,皮诺切特离任。至此智利重新进入了民选总统时代,继任者们继承了自由市场经济政策。才使如今的智利成为了南美洲的发达国家。<br> 这里就是阿连德总统的遇难地。 再看一眼总统府,它见证了智利近两个世纪来的政治风云变幻,内外交融。你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忠诚和权力的交织,全方位地了解智利共和国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