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蒙之行~day5

无痕雪

<p class="ql-block">回味2024-7-31蒙东之行Day5—穿越呼伦湖,打卡扎赉诺尔博物馆,参观巴尔虎民俗园(8.5)</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的遇见</p><p class="ql-block">1.穿越呼伦湖—7.30早晨8点,江南大酒店11人中巴整装出发,中途以小家庭为单位换成越野车。为保护生态环境,越野车全程土路,坑坑洼洼。一边颠簸,一边看草原,见牛羊奔跑,约莫半个小时左右,一路颠颠簸簸来到呼伦湖。难忘这草原上走过的最颠簸的路,难忘时而猛然间从座位上弹起来的感觉,幸亏车窗关闭得严实,没有被甩出窗外。尽管如此,还是一路的期待和开心。</p><p class="ql-block"> 呼伦湖边寻宝</p><p class="ql-block">吹着俄罗斯刮来的风,搜索湖边的玛瑙。据说有人在湖边捡拾到了玛瑙,穿越呼伦湖的游客边便有一个常规节目:到湖边的碎石中扒拉着寻宝。湖水多年永不停歇的冲刷、淘洗,湖边的小碎石已经非常溜滑光圆,摸起来冰凉舒爽,有宝石的感觉,就连尖利的玻璃渣子也没了轮角,咋一看,还真像翡翠!尽管玛瑙未淘到,但在水边趴拉密密层层的细碎石子的那份专注和认真却是十二分的可爱。亦或捡块小石片,打个水漂,瞬间回到了童年,那份快乐也是爽歪歪的。鞠一捧湖水,偿到了淡淡的咸,感觉到了北方内陆湖里海的味道。还有中餐中呼伦湖的美味全鱼晏,一盘野生鲢鱼至少用了2斤鲢鱼,味道鲜美、肉质细腻、肥而不腻。北方人的豪气、大方餐桌上尽显。</p><p class="ql-block">2.打卡扎赉诺尔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扎赉诺尔文化和扎赉诺尔煤矿。</p><p class="ql-block">1)扎赉诺尔是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在过去的数千年中,匈奴、东胡、蒙古、拓跋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两千多年前,起源于大兴安岭的拓跋鲜卑,走出森林,迁居“大泽”(今呼伦湖),在这里生活200余年,再一路西迁、南下,为最终建立北魏奠定了坚实基础。拓跋鲜卑部落是北方游牧民族中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典范。</p><p class="ql-block"> 扎赉诺尔是中华民族古老人类的摇篮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扎赉诺尔人”,已能熟练地打制和压制各种石器,制造弓箭,烧制陶器,捕鱼狩猎,并创造了“扎赉诺尔文化”。他们文化被称为“北太平洋和波罗的海之间古老文化脊梁的拱心石”。</p><p class="ql-block">2016年,扎赉诺尔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扎赉诺尔文化之乡”和“中国猛犸文化研究基地”称号。</p><p class="ql-block">2)走进拉莱诺尔煤矿,了解了煤的形成,行业的发展和地下作业工人的艰辛及危险。看到了从手工采煤到现代机械化作业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3.移步巴尔虎蒙古部落,参观民俗园</p><p class="ql-block">来到民俗园用心灵去感受草原的美丽和温情,全程感受蒙古族传统礼仪,深入了解蒙古族传统文化。在这里既能近距离欣赏到精美的民族服饰,感受到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置身其中融入到了牧民生活的世界。</p><p class="ql-block">1)走进民俗园,草原民族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在一碗下马酒的仪式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民俗园里展现了很多草原的真实生活及民俗,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展示牧民们的日常生活—喂养羔羊、骑马放羊、挤牛奶等,还有别具一格的原生态道具:套马杆、牛粪叉、奶桶.....此外,还有骑骆驼、射箭、高尔夫球等运动及蒙古部落的大迁徙、婚俗、敖包祭祀等历史、宗教活动演绎。巴尔虎民俗园集娱乐、特色运动、风情民俗和民族文化传承等于一体,感觉来到了蒙族大观园,大人小孩各有所爱,感受独一无二的蒙古民俗风情和体验蒙古民族的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