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往事:探寻深宫秘史,见证历史兴衰,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

高高

<p class="ql-block">  在长春的东北角,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每一位拜访者都不免唏嘘感叹,这里见证着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长达十三年的傀儡皇帝生活,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最典型的历史见证,这里就是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下面就请跟随我的脚步一同去追寻这段历史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  一座城市的记忆,每天都在生长。建筑,是城市凝固的记忆;树木,是城市成长的记忆;历史,是城市沉淀的记忆。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的伪满皇宫旧址,对于长春而言,就是这记忆中的精彩,是长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枝“兰花”。这里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是国内现存比较完整的宫廷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兴运门前的石碑上刻着“伪满洲国皇宫”六个字和简介。兴运门背后的钟表永远是定格在9时10分,意指在1945年8月11日晚9时10分,溥仪离开伪满皇宫,走上逃亡之路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伪满皇宫博物院现有包括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等伪满宫廷原状陈列50个,大型基本陈列2个,专题展览3个,举办临时展览33个,中国国内巡展17个,出国展览11个。伪满皇宫博物院收藏了大批伪满宫廷文物、日本近现代文物、东北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有代表性的书画、雕刻、非遗传承人作品等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  缉熙楼,始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是一座青砖铁皮房顶的欧式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4月3日之前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龄居住的寝宫。溥仪取《诗经•大雅•文王》“於缉熙敬止”句为此楼命名。进入楼内,拾级而上,二楼西侧为溥仪的生活区,主要包括卧室、书房、理发室、佛堂、卫生间和中药库;东侧为婉容生活区。一楼西侧原为溥仪的会客厅,1937年谭玉龄入宫后,改为谭玉龄生活区;一楼东侧为宫女、太监生活区。</p> <p class="ql-block">  勤民楼在伪满皇宫缉熙楼之北,始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1392.7平方米,是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经改建维修成为溥仪的办公楼。1932年2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认为复辟清朝、恢复祖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取其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的“勤民”二字命名此楼。一楼主要有4个候见室,是日伪官吏有资格者等候溥仪召见的场所。二楼主要有举行登极大典的正殿勤民殿,此外还有东便殿、西便殿、赐宴殿、佛堂等。</p> <p class="ql-block">  同德殿始建于1937年,1938年末竣工,建筑面积 5758平方米,是一座集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二层宫殿式建筑。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侵略者同心协力,取“日满一德一心”之意命名为“同德殿”。殿内一楼溥仪处理政务与娱乐的场所,主要有广间、叩拜间、候见室、便见室、中国间、钢琴间、台球间、日本间、电影厅等。二楼原设计为溥仪和婉容的寝宫,溥仪疑心日本人在同德殿安装窃听设备而从未使用。1943年李玉琴入宫被册封为福贵人之后,住进了婉容的寝宫,这在中国历史上属于破天荒的事件。</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伪满皇宫的历史沿革有了深入的了解。伪满皇宫遗址的核心保护区现存文物建筑多处,以中和门为界分为内廷和外廷。内廷主要有缉熙楼、同德殿、东御花园、西御花园、书画楼等,是溥仪及其眷属的生活区。外廷区主要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官内府等,是溥仪的政务活动区。此外,还有建国神庙、植秀轩、畅春轩、中和门、洋膳房、中膳房、御用汽车库、马厩、跑马场、花窖、禁卫军营房、近卫军营房等附属设施。</p><p class="ql-block"> 伪满皇宫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1932年3月9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4月3日,溥仪迁居于此,这里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1934年,伪满推行帝制,“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3月1日,溥仪在勤民楼举行登级大典,由“执政”改头换面为“皇帝”,“执政府“随之改为“帝宫”,俗称“皇宫”。此后,伪满皇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1934年到1940年这7年间,先后修建了怀远楼、同德殿、东御花园、防空地下室、假山、嘉乐殿、建国神庙等建筑。伪满皇宫建筑风格古今并陈、中外杂揉,具有典型的殖民性特点,在建筑风格上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中国东北的特殊社会状况。</p> <p class="ql-block">  伪满洲国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其历史背景和成立过程与九一八事变紧密相关。</p><p class="ql-block">伪满洲国的成立背景:</p><ul><li>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为了方便统治,日本开始筹划建立一个傀儡政权,即伪满洲国。</li><li>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登基称帝,建立满洲国。国民政府并不承认这个政权,因此称之为伪满洲国。</li></ul><p class="ql-block">伪满洲国的政治体制:</p><ul><li>初期为共和体制,后改为君主立宪政体,溥仪成为“皇帝”,年号为“康德”。</li><li>伪满洲国的政治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但实际上,日本的关东军控制了伪满政权的实权。</li></ul><p class="ql-block">伪满洲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p><ul><li>伪满洲国成立之初,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因日本的掠夺和战争的影响,经济逐渐崩溃。</li><li>日本通过《日满议定书》等条约,控制了伪满洲国的经济命脉,包括金融、矿产等。</li></ul><p class="ql-block">伪满洲国的灭亡:</p><ul><li>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随之灭亡。溥仪在通化宣布退位,伪满政权正式结束。‌</li></ul> <p class="ql-block">  伪满洲国的成立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结果,其存在期间,日本对东北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和资源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作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产物——伪满皇宫博物院,就是一部能触摸到的历史教科书,让国人永远铭记这段中国近代史中极为黑暗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痛。</p> <p class="ql-block">  勿忘国耻,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担当。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i style="font-size:15px;">长春力旺实验中学2023级7班 耿楠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