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谚云:水有源,木有本。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人之常情。按照传统的方法,依姓氏为指向的寻祖成为唯一的路径。“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p><p class="ql-block"> 对于闻人氏的源渊,目前有多种说法,如:</p><p class="ql-block"> 一是源于少正卯。少正卯曾聚众讲学,声誉卓著,成为闻名的人,所以,他的裔孙中有改姓为“闻人”的。这种说法最为普遍;二是以邑为氏。春秋时郑国有地名闻邑,后改名为汜邑,原闻邑之郑国人取“闻邑之人”之意,称“闻人”氏;三是源于左丘明。春秋时左丘明撰写的《春秋左氏传》流传千古,因称“古之闻人”,之后有称“闻人”氏者。此外,还有源于有虞氏或鲁之马正说法。</p><p class="ql-block"> 至于单姓“闻”氏,大多为复姓“闻人”之简化,“闻氏,即闻人也”,少部为源于“文”姓。</p><p class="ql-block"> 闻人氏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但目前人口总数极少。《余姚市志(1988-2010)》记录的闻人姓人数为1014人(不含闻姓902人),这在余姚500多姓氏中,算是个小众的姓氏。余姚凤山街道的永丰村,如今是全国闻人姓氏集聚居住最多的地方,大约有700多人。</p><p class="ql-block"> 闻人氏族人早期主要居住在山东地区,汉、唐时期逐渐西移河南,隋末之后开始南下江苏、浙江等地,并以河内郡(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一带)为郡望。宋朝以后,闻人氏族人在浙江嘉兴、余姚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华寻根网”有按:“‘闻人’氏,历代有之。宋代以嘉兴为多,余姚、绍兴亦有。元代见于金华,明代余姚、绍兴、嘉兴、天台、杭州均有,以余姚为最。”</p><p class="ql-block"> 现在可见的古代闻氏家谱有多种,但闻人氏家谱只有一种(另有《萧山闻人氏宗谱》藏萧山档案馆),即光绪二十九年由余姚闻家东房支闻人厥成发起续修的《姚江闻人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存的这本《宗谱》全本共八卷。其中“卷一”为序、像和题名,“卷二”为墓志铭和家传,“卷三”为行实、行状、祝文、铭和诗等内容,“卷四”至“卷八”为宗谱系图。这本《宗谱》为清朝年间“袭桂堂”的木刻活字本。</span>除《宗谱》外,目前记录余姚闻人氏族信息较为多一些的文献资料是《永丰村志》。</p><p class="ql-block"> 笔者根据《宗谱》和地方志等文献,梳理余姚闻人氏先祖及迁徙信息如下:</p><p class="ql-block"> 1.先祖有西汉始祖通汉公,宋遥祖端木公(闻人建,闻人新之孙),迁姚始祖昌时公,明始祖厚四公。</p><p class="ql-block"> 2. 先祖从吴郡迁钱塘(杭州),后一支(闻人新,闻人珪之子)迁入秀州(嘉兴)。闻人新曾孙闻人安世幼子闻人昌时迁徙余姚。</p><p class="ql-block"> 3.清时余姚闻人氏东房分祖闻人恪的一支系沧南公派下的闻人泗迁徙余姚湖地乡;闻人恪的另一支系顺庵公派下的闻人福居坎墩宝德村。</p><p class="ql-block"> 经梳理,闻人氏余姚城北闻家的祖先迁徙路径可能是这样的:从河南经吴郡徙钱塘,从钱塘徙嘉兴秀洲闻川,从嘉兴秀洲闻川徙剡县,从剡县徙余姚后清门,再从余姚城内移居城北冶山村。</p><p class="ql-block"> 闻人氏子孙聪颖,人才辈出,曾经在北宋时的嘉兴秀水闻川市(今属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莫家甸村)和明时的余姚城北闻家(今属余姚市凤山街道永丰村)创造了家族的辉煌,并在当地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余姚十里亭闻家,旧时方圆百里知晓,至今还流传“十里亭闻家官多先生多”的美称。余姚闻人氏在光绪《余姚县志》列传者中有5人,在明代考中进士和中举、选贡者多人,《余姚科举研究》对余姚科举世家闻人氏有专节介绍。</p><p class="ql-block"> 就目前来说,所有闻人姓氏中,最为有名的应当是闻人诠,这或许与其是王阳明的姑表弟和门人有关。</p><p class="ql-block"> 闻人诠(1490-1553),字邦正,号北江,余姚县城北(今属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人,嘉靖五年进士,累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曾与钱德洪等编定《阳明文录》。闻人诠兄闻人訚,字邦英,号桂堂。闻人诠曾患重病,闻人訚向天祈求,不幸染病亡故,王太夫人痛哭致失明。王阳明叹道:“闻人氏可谓慈孝备至矣!”《宗谱》收录有王阳明的《邦允公任苍峡序》和闻人诠撰写的《思说》一文。</p><p class="ql-block"> 余姚闻人氏族人以御史自豪,在城北闻家东勒脚曾立牌坊一座,明间额坊间正面书“袭桂坊”,背面书“御史里”,下书“嘉靖丙戌科进士闻人诠”。可惜在民国三十年前已倒塌,现幸存前后书“袭桂坊”和“御史里”的石弥板一块。闻人诠故居在原余姚北城宪卿第弄32号,上世纪80年代在旧城改造时被拆除。</p><p class="ql-block"> 余姚凤山街道永丰村是余姚闻人氏的肇基之地,现在随着高铁新城的建设,已面临消失的境地。对此,有邑人感叹道:“煌煌世族,式微至此,不禁令人喟然!”</p><p class="ql-block"> 以下为载于《宗谱》中余姚闻人嗣孙善言的一首七言律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 始</p><p class="ql-block"> 吾族源流自有虞,奔齐敬仲九韶余。</p><p class="ql-block"> 左明注姓贤犹谬,少正宗传僻亦诬。</p><p class="ql-block"> 马正一官鲁国望,中山半尉汉家儒。</p><p class="ql-block"> 晋唐遗韵芬非远,宋代明时泽自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4.8于宁波,2025.4修订</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