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中君山岛

善若水

<p class="ql-block">  最近这几年新开辟了从岳阳楼景区,到君山岛景区的快艇航线,非常便捷。快艇价钱也不贵,来回100元,航行约四十分钟。</p> <p class="ql-block">  洞庭湖中,劈波斩浪的快艇上。</p> <p class="ql-block">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在行政区划分上,包括岳阳、华容、湘阴、南县、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望城10县,临湘、沅江、汨罗、津市4县级市,以及岳阳市的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常德市的武陵区、鼎城区7区,共计21个县市区,此外还涉及湖北省的松滋、公安、石首等县市。</p><p class="ql-block"> 洞庭湖其中湖南部分土地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5%。</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资料统计,1825年洞庭湖湖泊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容积4000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p><p class="ql-block">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湖面面积不断减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大跃进“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以及“为了增垦支援农业合作化以满足国家社会主义的工业建设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把粮食生产作为各级工作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围垦了部分湖泊。这一时期为围垦发展最快、也是外湖萎缩最快的时期,外湖面积减少到3141平方公里。60年代,外湖面积减至282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内湖面积减少最为迅速,由1961年的294万亩,减至1969年的204万亩,每年递减10万亩以上。70年代,湖区外湖围垦已发展到最大极限。到1979年止,相应的外湖面积已减少到2740平方公里(也有统计资料为2691平方公里),即不足建国初期4350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二;内湖面积也减少到150万亩,约为建国初内湖面积的二分之一。另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测算,到1995年,洞庭湖的天然湖泊面积已减至2625平方公里。总地说来,洞庭湖的萎缩进程与日俱增。19世纪的后70年,面积萎缩600平方公里;20世纪的前50年,萎缩1050平方公里;解放后的不足30年,面积萎缩竟达1160平方公里!人为的围垸、毁湖造田造地,急剧的使湖水面积减少。一遇洪水,无法存储排泄,溃坝淹田。洪水过后大量的泥沙淤积,抬高了湖面,湖面面积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前,开垦围垸湖区种粮,砍伐原始森林,毁掉草场“垦荒劈地”种粮,一切都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也就是吃饭问题。可是无论怎样折腾,粮食还是远远不够,吃饭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却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p><p class="ql-block"> 进入21世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是政府和人民的共识。随着全国和湖南经济发展,还地于湖,修复恢复洞庭湖,也有了物质基础和条件。2010年,洞庭湖湖泊面积是4577平方公里,比1995年的2625平方公里,净增加了1952平方公里。历史上“八百里洞庭”的浩荡气势,终于重现。</p> <p class="ql-block">  君山岛在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古称洞庭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君山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这相对中间隔着十多公里的湖面,看是绝对看不到的)。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就是指娥皇女英这两君。后人将此洞庭山改名为君山,也是因此两女的缘故。君山岛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p> <p class="ql-block">  君山爱情园,是为舜帝两妃子娥皇女英投江追殉而建的纪念园。岛上古木参天,茂林修竹,仅名竹就有20多种,神奇而多情的斑竹就生长在二妃墓的周围。说起斑竹,不禁想起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七律中提到的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中国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九嶷山得名于舜帝南巡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七律中提到的帝子,就是指尧帝女儿娥皇、女英。两女同嫁舜帝,舜南游死于苍梧,二妃寻舜至湘江,悼念不已,自投湘水而绝于世。二妃殉后,据说就葬在了洞庭湖中的洞庭山上(现名君山)。洞庭湖的洞庭山因此而改名为君山。屈原《楚辞》中称两子为“湘夫人”。子,古代男女都称为“子”。相传舜死后,娥皇、女英寻至湘水边,南望痛哭,泪水洒在竹子上染成斑纹,像流下的眼泪。所以也就有了斑竹千滴泪这一说(实际上是竹子本身的斑点)。</p><p class="ql-block"> 以前看这首七律,一直以为帝子是指舜帝本人。到了君山岛,参观了二妃庙,才知道帝子,是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尧帝的两个女儿)。我们也算是学过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选都是学过考过的,实际古文知识掌握却很一般。</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 在记忆力,理解能力最好的岁月里,遇到了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这十年浩劫。文革中,除了八个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一个大型史诗歌舞剧《东方红》,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等极少数文娱读物外,其余皆为毒草禁书。青年们学习的榜样是张铁生这样的白卷英雄、是靠打砸抢抄起家的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和‌王大宾这些造反派们。王洪文作为上海一支造反派的头头,居然混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的排名还在开国元勋,功勋彪炳的周总理之前,成了“党和国家的二把手”!不过这“二把手”并不好当。建国初期的“二把手”刘少奇主席被打倒,惨死在河南;九大中写入党章,法定的“永远健康”的“二把手”接班人林彪,叛党叛国摔死在温度而汗;造反头头的“二把手”王洪文,最终落得个在监狱里了其余生的下场。</p><p class="ql-block"> 十年浩劫,十年停课的恶果,就是“造就了”全国性的即没文化知识,又没实践能力的所谓的造反派、“知识青年”。这批人,除了会造反,文不成武不就,城市里根本无法安置和提供工作机会,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最后也就只好“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让他们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们所谓的再教育,把这包袱丢给了农村。</p><p class="ql-block"> 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土地和房屋都是划分好的,硬生生每个生产队塞进去几个甚至十几个只会吃饭捣蛋,不会干农活的家伙。无疑给当地人增加了不少的负担。以广州下乡知青的补助标准为例,省里下拨到生产队每名知青安置费用是230元。生产队要用这230元,为知青提供农具、住房,床铺条凳,炉灶甚至煮饭用的炊具柴草燃料。可想而知,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生产队的土地面积是固定的,不会因为接收了知青就给你多划点地。粮食和农作物的产量也是基本固定的,农民们交了夏秋两季公粮,所剩口粮并不多,有些甚至三餐难继,靠加些杂粮度日。现在,还要分口粮给知青,无疑雪上加霜。当时中国农村普遍贫穷,但中国的农民却是最淳朴也最伟大。他们在毫无利益可言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接收知青的生产队和农民,无不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尽量安置好这些“不速之客”。</p><p class="ql-block"> 十年浩劫,耽误的不仅仅是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明朝画家董其昌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是指在饱读诗书的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知识。我们该读书的时候没有条件读什么万卷书,老了后只好行行万里甚至三万五万里的路,来弥补那许许多多的先天不足吧。</p> <p class="ql-block"> 李白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声大噪。</p> <p class="ql-block">君山岛上二圣(娥皇女英)庙</p> <p class="ql-block">虽说是岳阳楼上对君山,可是中间隔了十多公里的海路,快艇也要四十多分钟。</p> <p class="ql-block">站在二圣庙前看滩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