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自古繁华——盛夏,杭州之旅

梧桐·芭蕉·雨

<p class="ql-block">钱塘自古繁华</p><p class="ql-block">——盛夏,杭州之旅</p><p class="ql-block">【用心记录生活】</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直在喧嚣的尘世里步履匆匆、奔波劳累,常常期待前方有一处供心灵栖息的港湾。在风尘仆仆、披星戴月的忙碌之后稍事休息,让长期紧崩的弦放松下来,何不踏上一段旅途,用一场山水盛宴犒劳一下自己。</p> <p class="ql-block">八月,正是旅游的好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古镇老街品味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深山老林的农家乐避酷暑锋芒、享清凉一夏,放松心情、享受生活。</p> <p class="ql-block">无意中看到一个资料(未经核实):中国有9亿人没坐过飞机,9亿人没坐过地铁,7亿人没坐过火车,4亿人没上过网……那一刻,我鼻子一酸——妻子与我白手起家,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路走来,妻子竟然还在那个“9亿人”里面!我惭愧不已!于是买下机票,携妻子从长沙出发,目标杭州!</p> <p class="ql-block">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坐飞机,但这次飞机上看到的景色着实让我们感到震撼。天空清澈如洗,云朵轻盈飘逸。机窗外的白云,一堆一堆,一团一团,一簇一簇,像一堆一堆的白雪,又像雪白雪白的棉花,悬浮在空中,一动不动,就像悬浮在澄澈透明的大海当中。即使飞机飞过,它自岿然不动,丝毫不受飞机从它身边轰鸣而过的影响。没有白云遮挡的地方,可以看见地上的村庄、田野与建筑,比往常登上高山之巅俯瞰平地更为清楚、更有意味,对比更为强烈。此情此景,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留在我的记忆里,不可磨灭。(可惜没拍照)</p><p class="ql-block">抵达杭州,已是华灯初上了。</p> <p class="ql-block">顶着40度的高温,我们远道而来,到杭州蹭一下西湖的热度。首先到达苏堤,苏堤是苏轼任杭州知府期间所修。当时他发现西湖杂草丛生,水草淤积,决定带领民众疏浚西湖,并将挖出的淤泥和杂草在西湖中堆筑起一条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全长约2.8公里的堤,堤上两侧种满了柳树,此后苏堤成了杭州一道美丽的风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列入西湖十景。苏轼巧妙地解决了西湖淤积、疏浚的淤泥堆放、西湖南北两岸交通、西湖景观等问题,一举数得,充分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士大夫情怀。</p> <p class="ql-block">在苏堤看完花港观鱼(乾隆行宫)之后,乘船环湖一周,柳浪闻莺,三潭映月,雷峰塔,断桥,净慈寺,南屏山,蒋邸,一览而过。弄清楚了西湖三怪及其缘由:断桥不断,肝肠断 (许仙与白素贞);孤山不孤,君心孤(林逋梅妻鹤子);长桥不长,情谊长(梁山伯与祝英台)。远看钱王祠,深深地佩服钱氏家族人才辈出。西湖三面环山,除了游船所经之处,几乎没有什么风浪,所谓水平如镜,绝非虚言。下了游船,我们感叹:西湖很老,老得很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钱塘江边遥望,只见安静的钱塘江,不见大潮。</p> <p class="ql-block">杭州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古刹,传说是中国最灵验的寺庙,很多金字塔顶尖的大人物都曾来此礼佛,为国为民祁福。始建于东晋(326年),距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当年有个慧理和尚来此,认为这座山峰是从灵鹫山飞来的,便在峰前建寺,取名灵隐。灵隐寺背靠北高峰,向南面朝飞来峰,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在南宋时期,宋高宗和宋孝宗常去灵隐寺礼佛,使其名声大噪。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多次下榻并礼佛于灵隐寺,并赐名“云林禅寺”,因此灵隐寺又称云林寺。灵隐寺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构成。灵隐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从侧门进入灵隐寺(中国唯一大门不开的寺庙),烟雾笼罩的庙宇群,在树荫的掩映下,散发着神秘而清幽的气息。砖瓦古宇,千年古刹,时光的痕迹在墙上镌刻着世纪的变迁,带领我们跨越千年。庙内香云缭绕,烟雾袅袅,祥和安宁的氛围令人心如止水,恍若置身仙境。大雄宝殿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彩绘壁画讲述着佛教的传说,清脆的木鱼声伴以宏远的钟声,悠远而神圣,让人清心寡欲,心生敬畏。我们置身于庙宇的殿堂,脱去一身俗气,感受佛者的宁静与智慧。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们聆听岁月的梵音,在时光的流转中,不惊不扰,以随遇而安的姿态,寻找心灵栖息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县级市),距杭州约两小时车程。据说在7000年多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乌镇的先民就在此地繁衍生息,乌镇的建镇历史有1300多年。乌镇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织,是中国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没有水的古镇没有灵气,没有桥的江河没有生机,没有船的水乡没有魅力。进入景区,我们坐上一条乌篷船,‌跃入眼帘的全是古韵风情,令人目不暇接,思绪沉浸其中,连拍照都来不及——古色古香的小镇向我们尽情地展示她特有的江南水乡的韵味。辞船上岸,只见身着白褂的船工轻巧熟练的摇着船桨,‌小船在清澈如镜的河面上穿梭游弋,‌古朴的房屋,‌弯弯的河流,‌错落有致的石桥,‌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倒映水中。乌镇,‌一片静谧的水乡,‌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京杭大运河从她身傍缓缓流过,默默无言,静静相伴,再无舟车往来,再无车马喧嚣,只留下两岸杨柳依依,默默地注视着小镇繁华依旧。</p> <p class="ql-block">乌镇的老是古老,原生原态的古老,乌镇的旧是陈旧,原汁原味的陈旧。这种古老与陈旧也许不亮丽不好看,但更具历史感沧桑感沉淀感,更有韵味更具魅力。乌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大地上,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古朴的人文风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茅盾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茅盾故居</p> <p class="ql-block">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柳永说,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夜晚,钱塘江这头沉睡的狮子,根本看不出半点威猛。我伫立江畔,静静的欣赏钱塘江两岸流光溢彩、不断变幻的灯光,品味都市的璀璨与繁华,如梦如幻,如痴如醉。</p> <p class="ql-block">总有一些物品,担当了人类长久记忆的载体,记录过往、定格曾经。我们从博物馆里探寻一座城市,见证它厚重的历史。之江(浙江)博物馆,这里有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浩然正气,这里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这里有张载“横渠四句”承载的士大夫精神,这里有明理躬行的智慧和“浙学”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担当和勇气,这里有吴越王钱镠新修水利、重视民生、懂得进退、顾全大局的执政智慧。吴越国经过钱氏三世五王的经营,成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地,成为富甲天下、老百姓安居乐业之所。自唐末五代至两宋的400余年间,吴越钱氏封王封公、封侯拜相、入仕宰辅者一百多人,还有多位文学名家、科学大家。钱谦益、钱大昕,近代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都出自钱氏家族。</p> <p class="ql-block">钱镠给子孙的遗言,你有何感想?——</p><p class="ql-block">余自主军以来,见天下多少兴亡成败。孝于亲者十无一二,忠于君者百无一人。是以第一、要尔等心存忠孝,爱兵恤民;第二、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第三、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如违吾语,立见消亡。依我训言,世代可受荣光。</p><p class="ql-block">(忠孝、恤民、识时、顺天)</p> <p class="ql-block">唐昭宗赐给钱镠的金书铁券</p> <p class="ql-block">打卡杭州银泰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素色流年的山水盛宴中,轻轻掀开时光的帷幔,步入那片璀璨的星河。我们用心感受那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寻找到那方宛如绿洲的静谧之地,让心灵在喧嚣中悄然回归渐归静寂。我们以风的姿态,如云般飘逸,轻盈地穿越岁月的长河,展开心中那片澄澈的蓝天,让生命的航程不再迷惘,将一颗心悄然靠岸,轻揽岁月星河,笑看流年沧桑。</p> <p class="ql-block">2024.8.5于杭州返湘列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