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天官——和气致祥

清平乐

<p class="ql-block"> 喜神是一个抽象神,最初并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是根据人们的心理需求,如趋吉避凶、追求喜乐的心理,逐渐被塑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年画中,喜神有时被描绘成类似天官的形象,但这更多是为了象征吉祥和好运,而非基于历史或神话中的直接关联。</p><p class="ql-block"> 喜神的概念和形象随着时间和文化的演变而发展,具有定向性和方位性,其方位每天每时都可能不同。</p> <p class="ql-block">  天官,则通常指的是天官赐福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赐福、解厄和送财。</p><p class="ql-block">天官的形象和喜神在某些文化表现中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历史和文化中的角色和功能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 天官更多地与赐福、解厄相关联,而喜神则更侧重于带来喜悦和好运。</p> <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天官和喜神虽然在某些文化表达中可能有相似的象征意义,但它们在历史和文化中的角色和起源是不同的,因此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前世关系。</p> <p class="ql-block">  迎祥年画中常见的就是和合与天官。</p><p class="ql-block"> 题材“和合二仙”,全国各地木版年画都有此一图像。在西南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和合二圣”之图。且代表的含义也较多。</p> <p class="ql-block">  和合的形象大都仿佛,画两个蓬头散发之童子,身着绣衣,或赤足,或芒履,一捧彩盒,一持荷花,也有持如意的。头戴花花,用途较广。如画一个和合,就配一个刘海。</p> <p class="ql-block">  南方如杭州,商店铺家开市之日,会悬“和合二仙”纸马于招牌上,谓“青龙马”,又叫“青龙吉庆”。象征财源不断之意。这类年画还有对联于其上,如:“日进千箱宝,时招万理财。”这俩和合一般就是肩扛钱吊,手持元宝、银钱,摇钱树,身边有聚宝盆。金马驮财,青龙运钱等。是财神形象。</p> <p class="ql-block">  新婚人家亦悬挂“和合”之图。此俗乃从《周礼.地官媒氏疏》:“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易林》:“使媒求妇,和合二姓”之说而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很精彩的和合二圣(仙),二位仙人肩扛手抱铜钱金银。手托“宝马驼来千倍利”,与其说是祝福新婚的和合,不如说是财神的和合二仙版。左仙上身饰复杂绿地万字纹,右仙团鹤红衫,二人下身裤用线疏朗挺拔,颇能反映民间画师的绘画功力。</p> <p class="ql-block">  尤其苏州,寒山寺是寒山、拾得出家之地,也是美好爱情与友情故事发源地。寒山、拾得,两个好兄弟,因爱上同一个女子,拾得在不知情之下,与女子结婚,寒山退出后出家。后来拾得知情后,采荷花一支去寒山寺寻找寒山,寒山见之大喜,赶进放下吃斋盒,迎接拾得,俩人大喜相拥,拾得遂也出家。 苏州人结婚时,有风俗,必拜和合。他俩成了喜神。</p> <p class="ql-block">扫把星在神话故事中通常被描绘为带来不幸,但在某些文化表达中,‌扫把星也成为喜剧元素,‌可增添幽默色彩。‌例如扫把星不仅自己倒霉,‌还与刘海成为了朋友,‌共同面对各种挑战。‌这种转变丰富了角色的性格,‌也带来了欢乐效果。年画中常与刘海和合一同出现在画里。</p> <p class="ql-block"> 此外,江南新婿回女方家中,如夫妇同拜堂上所悬“和合二仙”之年画,表明将夜宿于女方家中,否则不拜。</p> <p class="ql-block">  北方工商业堂上,多悬“天官赐福”或“陆陈广聚”,此类画也有和合二仙和聚宝盆,“陆陈”座为“陆沈”,《庄子.则阳》有注云:“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沈也。”“陆陈广聚”,当为隐于市肆,广聚财货者之义。相当于闷声发大财吧。</p> <p class="ql-block">  过去的老店铺常有这样的对联:“温良恭俭让让中方能取利”、“仁义礼智信信中方可求财”。让利、信誉、和善和气是经营之道。和气致祥,黄金万两。这就是和合被尊为财富之神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古时有专门从事粮食买卖的行业,那时叫“陆食行”,店家也都悬挂“陆陈广聚”的年画,意思是粮食行业的财富利润全都沉聚于此一家店铺里。一般和合手里或肩上,画有钱串,元宝串,聚宝盆,钱龙、宝马,和气生财。</p> <p class="ql-block">  相传唐人有万回者,因为兄长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战场探亲。万里之遥,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民间俗称“万回哥哥”。是个和乐神,能保佑在外的家人平安回家团圆之神。</p><p class="ql-block"> 关于“和合二仙”的衍变,据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宋时杭城以腊日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着缘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和合之神。祀之,人在万里外可使回家,故曰万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时和合之神只是一人。手里拿的是鼓槌。后来年画所画的,常是一个持盒或持荷,和扛钱串戏蟾刘海,配成俩相称的人物,或与财神或与天官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明人杂剧《闹门神》提到了和合诸神,但不知是否“二仙”。</p> <p class="ql-block">  据翟灏《通俗篇》谓:“国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故和合二仙又称“和合二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此和合就成了俩人。后来的年画中,和合还常与三星、各路财神在一起,有时是持盒、荷,有时持钱币。表示福禄寿喜财、和和美美之意。</p> <p class="ql-block">  喜神的具象有个过程,起初,民间是没有具象的喜神的,过年早上,别的好人家都有神可拜,唯风尘女无处可去,无神可供。于是就拉着相好的,朝公鸡打鸣的方向拜,据说那方位是喜神方位。她们拜喜神,为求一年健康、买卖兴盛,就叫出门见喜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来人们苦于喜神太抽象,就有人考证出和合二仙便是喜神,因为这两个人确实够祥瑞,也能够满足人们内心福禄寿喜的基本愿望,所以在一些地方,人们结婚就有了祭拜和合二仙的。</p> <p class="ql-block">和合衍化为喜神,取字面意思,代表和和美美,形象样貌也极祥瑞喜乐,结婚双方秦晋联盟,共同缔结百年之好,和合渐渐衍化为喜神,是水到渠成的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画中的为了和合取“合好”之意,两人的和合形象出现后,就添画了荷花与圆盒用谐音梗象征和合,此形象出现,当起源于清代雍正后。</p> <p class="ql-block">“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荣”。杨柳青年画《大闹洞房》画面婚房有这样的对联,证明了和合二仙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结婚贴和合,欢欢喜喜,欢乐祥和。</p> <p class="ql-block">和合二仙起初是俩头陀样的男孩模样。</p> <p class="ql-block">后来成了喜神,有了戴花样子,寒山持盒,拾得持荷。从财富意义上分离开来再后来,才有了男女样貌,成为今天的喜神。</p> <p class="ql-block">  后世也有把自己的祖先还有天官作为喜神来祭拜的,当然了,这本来就是一件喜庆吉祥的事,跟祖先沟通,拜天官求赐福保佑,在中国古人眼里,多拜拜总归是没错的。</p> <p class="ql-block">商家也喜欢天官赐福,天官再与招财童子、利市仙官画在一起,或与和合,刘海画一起,贴在买卖家,满足了祈盼福多财多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天官与善财童子画一起。</p> <p class="ql-block">天官赐福与平安、吉庆有余童子结合的年画贴在店铺里、洞房中非常吉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