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锦州体验养老模式

渔舟唱晚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应我家先生在锦州的一位老同学邀请,他们中学时代的几位同学组织了一次锦州养老游。因为先生锦州同学孔姐的点名邀请,我也加入了旅游队伍。</p><p class="ql-block"> 锦州,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渤海西岸,别称“锦绣之州”,是连接东北和华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有道教名山胜地笔架山、辽沈战役馆纪念等景观。在职工作时,曾与同事们节假日去过锦州游览。前几年,还应孔玲玉大姐的盛情邀请,到锦州玩过几天,登上过笔架山、北普陀山,品尝过著名的锦州烧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此次去锦州,是到离锦州下辖的凌海市翠岩镇进士村保圣山老年公寓。我们在大连北站上车,乘坐由大连至上海的动车,两个小时就到锦州南站了。其实,我们去的保圣山老年公寓离锦州北站近,但北站的票提前两天就售罄。出了动车站后,孔姐和保圣山老年公寓的刘总、院长开车来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  这是保圣山老年公寓的徽派建筑群。左侧是餐厅,右侧建筑是老年大学。</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保圣山徽派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保圣山老年公寓占地40亩,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空气新鲜、负氧离子很高,是由法人代表刘心欲刘总投资近3000万元建造的一个民营养老机构。</p><p class="ql-block"> 保圣山老年公寓距离锦州市区仅半小时车程,毗邻红色旅游基地“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 放眼望去,一座3800平米的徽派四合院建筑群,主楼为三层建筑,内设电梯,可容纳130人入住。东西两侧的附属楼分别是老年大学和餐厅。</p> <p class="ql-block">  从院外拍摄的保圣山养老公寓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8人中,两对夫妻,各住一楼的大床房;其余的4人,分住在二楼的3间客房里。室内有卫生间、淋浴、自助操作台、沙发、衣柜等,生活比较方便。</p><p class="ql-block"> 一日三餐,步行几分钟就到了餐厅。吃饭是分餐制,有肉、有鱼、有菜,主食米饭、馒头、饺子,每餐不同,还吃了一顿东北特色的高粱米水饭。</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位于保圣山养老公寓院内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  我和先生在保圣山养老公寓待了三天两晚起(其他同学多住了两天),每顿饭后都和同学们到院里院外散步消食。院外有个大水库,里面养了许多淡水鱼,为了老人们的安全,水库上的浮桥不对老人们开放,但站在水库围栏边上看水景,也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  保圣山养老公寓院内水库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在保圣山老年公寓的几天里,除了一日三餐、午睡,我们这些同学就是“打滚子”(大连一种打扑克的称呼)、侃大山、到活动中心参观、与公寓的住客及工作人员一起上舞蹈课、到院长的办公室品茶、看书;到院中的小亭子里放声高歌、朗诵诗词,还与老人们一起搞活动、拍抖音......可谓欢声笑语、丰富多彩,也算现场体验了养老院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家先生的同学孔玲玉大姐现在也住在这个老年公寓里。退休后一直在办艺术学校的她,即使住进了老年公寓也没闲着,帮助刘总和老年大学的山歌校长张罗很多活动,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p> <p class="ql-block">  在老年公寓的院长办公室里喝茶、聊天。</p> <p class="ql-block">  乘电梯上了2楼,对面就是打麻将的地方。四位老人正在兴致勃勃地“垒长城”,说“垒长城”并不准确,因为是自动麻将机。</p><p class="ql-block"> 只见4位80岁以上的老人,手捏着麻将,全神贯注地在琢磨自己手中的牌,究竟打出哪张好?其中88岁的杨长富老先生退休前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87岁的刘桂云老大姐则是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锦州石化行业工作的高级工程师。虽然年事已高,但他(她)们耳聪目明、头脑清晰。他(她)们说,在保圣山老年公寓里生活得很安逸,活动也挺多的,不寂寞、不孤单,是名副其实的“抱团养老”,儿女们也很放心。</p><p class="ql-block"> 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很丰富,在养老公寓的老年大学里学唱歌、学跳舞、学乐器,唱京东大鼓、一起扭东北大秧歌……</p> <p class="ql-block">  老人们扭起欢快的东北大秧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和保圣山养老公寓的老人们一起引吭高歌。</p> <p class="ql-block">  老年公寓的老人们,跟着年轻的小老师学跳舞。</p> <p class="ql-block">  在周末晚会上,老人们欣赏着专业演员的精彩演奏。</p> <p class="ql-block">  声乐班在排练合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保圣山养老公寓老年大学的录音室。</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养老公寓老年大学的古筝教室。</p> <p class="ql-block">  这是院子里要安装大型蒙古包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  这是保圣山老年公寓办的老年大学舞蹈室,有着把杆和镜子。</p> <p class="ql-block">  在老年大学的舞蹈室里,年轻的小老师在教老人们跳藏族舞蹈《次真拉姆》。</p> <p class="ql-block">  养老公寓还有一大片菜地、果园,有专人种植、管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自产的“绿色蔬菜”都供养老公寓的老人们食用,可谓“吃得放心”。</p><p class="ql-block"> 水库的东西两侧,种植着山楂、海棠、梨树等,枝头上悬挂着青涩的果子,估计到了秋天,果实成熟后,红红黄黄的,一定非常好看。各种果树也是不打药地自由成长。</p> <p class="ql-block">  枣树花开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  野海棠果红了。</p> <p class="ql-block">  这种看似大鸭梨的东西,叫文冠果,种子可以吃,类似板栗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山楂果一嘟噜好多个。</p> <p class="ql-block">  野李子树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  榛子树已经结果了。</p> <p class="ql-block">  谈起建造这座民营养老院的初衷,刘总介绍说,16年前,他的老父亲患了肺癌晚期,大夫说,大概只有半年的存活期了。刘总不甘心,就把老父亲送到进士村乡下的小院里康养。清净的环境、负氧离子很高的空气,加上吸氧机和药物治疗,老父亲竟然状态越来越好。于是,刘总就把做润滑油生意赚的钱投资到养老产业上,建立了这个保圣山养老公寓,他希望有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乡间养老院安享晚年。</p><p class="ql-block"> 散步时,我们遇到了刘总82岁的老父亲,他就住在这个养老公寓里。他自己骑个脚踏车,车上装着氧气瓶,一边吸氧,一边锻炼,面色红润、十分健谈,哪里像患病16年的癌症患者? </p> <p class="ql-block"><u>  如今的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市场空间。我曾经参观过多个不同规格、不同档次、不同收费标准的养老院。前些年,养老院是需要排队等候的。近年来,随着民营养老院的兴起,入住养老院不再是很难的事情了。当然,如何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则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需要下功夫探讨的课题,比如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等。</u></p><p class="ql-block"><b><i>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而言,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住进类似锦州保圣山这样的养老公寓,也是不错的选择之一。</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