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五天31日,邯郸博物馆、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袁林、天宁寺,晚上逛仓巷街。住安阳喆啡酒店。</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一)青铜马,赵王陵二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比马踏飞燕还早四百年的青铜马,是赵国胡服骑射的见证,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具有写实艺术风格的青铜马。三匹青铜马形态各异,分别作仰头行走状、低头伫立状和低头觅食状。它们的尾巴均打结,肌肉发达,背部丰满,臀部强健,马颈有力。这些特征使得它们被推测为成年蒙古战马的造型。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这三匹青铜马被誉为“国宝”。</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二)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它是当年蜀郡西宫专为皇家制作的御用品,虽然如今已看不出其华美,最初铸造时,却是以名贵的玛瑙、绿松石等多种宝石镶嵌而成,可谓价值连城。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不仅制作精美,在樽盘底部还有清晰的纪年铭文,隶书撰写48个字:“建武廿三年,蜀郡西工造乘舆大爵酒樽。内者室,铜工堂,金银涂章,文工循,造工莱。护工卒史恽,长汜,守丞汎,掾习,令史愔主。”</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三)透雕龙纹金牌饰,金牌饰采用金铜合金铸造而成,呈扁平长方形,四周边框饰涡纹,牌面透雕两螭龙纹,两螭龙以牌面中心纵轴为对称分布,头向内侧,昂首曲颈,长吻尖齿,巨口大张,对衔如意宝钩,长角弯曲,尾部后扬,四肢蜷曲,作欲腾空而起状,形态狰狞威猛。背面两侧有带形穿鼻,便于与织物或革带缝缀联结。</p> <p class="ql-block">铜鎏金镶玉三龙饰、红玛瑙带勾</p> <p class="ql-block">刻度天禄架铜熨斗</p> <p class="ql-block">笑面罗汉头像:俗称“邯郸微笑”,展现了纯真的欢喜与祥和,出土于常乐寺。</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一片甲骨惊天下!</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是贾伯壶,这是一对西周晚期的青铜重器,通高48公分,宽30公分,整体庄重典雅,器颈两侧装饰有一对龙形兽首环耳。贾伯壶不仅因其精湛的工艺和历史价值而备受瞩目,还因为其记录了西周时期贾国的一段历史而显得尤为珍贵。这对壶的出土,不仅展示了贾国的历史,也为我们理解当时的分封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子游碑拓片</p> <p class="ql-block">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北岸的太平庄,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6月,民国七年(1918年)6月建成,耗近70万银元,建成了这座占地近9.3万平方米的浩大茔宅。</p> <p class="ql-block">袁林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壁的构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辅而建的。石马、石虎、石狮还是文臣武将,全都是短腿。袁林正面有一座大殿,两侧有陪殿,全是清代风格的建筑。大墓台基有三道门,中间的铁门又完全是西式建筑,貌似民初的“大帅府”。既彰显“皇家”气派又区别于帝王陵寝,为中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例,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墓台铁门,“山”字形三进门,西洋式样,作用同明清帝陵琉璃门,青白石门柱,钢质门扇,大门上饰以钢雕“十二章纹大勋章”。</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塔身五级,每层周围设有小圆窗,塔内设有楼梯,游客可以登顶,享受俯瞰城市的视角。文峰塔不仅是安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的砖雕艺术是其另一大特色,塔身四周的八幅砖雕图案,包括三身佛释迦佛说法图、太子降生图、释迦牟尼雪山苦行修定像等佛教故事,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8月1日,殷墟博物馆、浚县古城,住浚县华景国际酒店。</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新馆建筑呈现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铜色的大门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个字。建筑外观为青铜饰面幕墙,像一座从商代走来的青铜鼎。</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展厅一共三层,一楼值得看的展览:殷墟车马遗迹展、探索商文明和王畿与四方。二楼伟大的商文明,这是整个新馆最重要的常设展,也是整个博物馆的常设展最核心展陈部分。整个展览分为:“商族兴起,王朝始立”“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王权国家,统御天下”“物阜民丰百工兴盛”“甲骨耀世,文字大成”“商末遗址”六个板块。三楼一共四个展览“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世界的商文明”和一个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展厅。</p> <p class="ql-block">司母辛鼎为商代文物。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重128千克。器口为长方形,短沿方唇,两耳立于短边口沿上,腹壁较直,下部略内收,平底,圆柱形透底空心足,足孔深28厘米口。口下四面及转角饰兽面纹,腰边底饰乳丁纹,足上部兽面醒目,兽口向下,目字形眼。鼎内壁清晰刻有“司母辛”三字铭文。“辛”即妇好的庙号,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母辛”是子辈对其母辈的称谓。</p> <p class="ql-block">铜手型器,通长13.03厘米,重0.1千克,比一般成人手略小,右手,呈微曲半握状,五指比例适中,关节清晰,手背之上装饰半个饕餮纹。</p> <p class="ql-block">商"惠白一牛"刻辞卜甲 ,商王武丁时期,长28.5厘米宽21.7厘米,商"惠白一牛"刻辞卜甲是一片完整的花龟腹甲,"花龟"也是商王占卜所用主要龟种之一,大多由远方贡纳而来。</p> <p class="ql-block">玉戚,亚长墓出土玉戚共6件,其中3件器型较大,两侧均有脊齿,中部有较大的管钻圆形穿孔,多素面,为仪仗兵器。</p> <p class="ql-block">玉熊,长6.85厘米,宽5.87厘米,玉熊呈站立状,弓背,低头,体略前倾。</p> <p class="ql-block">亚长牛尊于2001年出土,通长40cm,带盖高22.5cm,腰围52.5cm,重7.1kg,是现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型青铜器。其整体呈体态健壮的牛形,牛头前伸,嘴微张,体貌特征均生动逼真,脖下及器盖内壁铸铭文“亚长”。面额下凹,目字形眼,眼球上凸,两耳外展,头顶有一对向后弯曲扁的菱状大角。牛身满饰龙、鸟、虎、象等各种动物形纹饰。造型奇特瑰丽,纹饰繁缛精美。</p> <p class="ql-block">亚址铜方尊,方尊口部近方形,束颈,平底,高圈足略外撇。颈部以扉棱为对称轴饰八组蕉叶纹,肩部正中为浮雕兽头,四角各立一鸟状浮雕怪兽,腹部饰蝉纹及饕餮纹,圈足亦饰饕餮纹。颈部外侧有铭文“亚长”。</p> <p class="ql-block">亚长铜钺,钺是军事权力的象征,铜钺柄部两面均有铭文“亚长”。</p> <p class="ql-block">小屯南地甲骨,为商代文物。1973年在安阳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发现,编号2172,是一块残断的甲骨,在上面发现了93个单字,文字清晰,大小均匀,契刻有力。该甲骨卜辞记录了商王于戊子、辛卯、乙未、戊戌、辛丑、壬寅、戊申、己未、辛酉、乙丑日占卜田猎是否有灾祸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嵌绿松石刻辞骨,长25厘米、宽3厘米。器物上端尖锐,下端残缺,残存刻辞一行十五字,字内嵌绿松石。</p> <p class="ql-block">镶绿松石骨虎</p> <p class="ql-block">人头甗,青铜甗被发现时,位置在殉人的头部,这个殉人正好头颅缺失,所以专家们推测,是先砍掉殉人脑袋放在甗内进行祭祀活动,再完成陪葬。</p> <p class="ql-block">陶㼽(chuǎng),是商代人洗澡时的清洁用具,相当于现代人的“搓澡巾”。</p> <p class="ql-block">玉鹅,通高5.57厘米。玉鹅颈部弯曲,突胸,两脚直立,尾部内圈,器身一侧饰双阴线卷云纹,一侧素面。</p> <p class="ql-block">玉觿(xi) ,亚长墓共出土玉觞5件,既为佩饰,也可用作解绳结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沉浸式数字化展厅</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一楼就餐区有网红“甲骨文面”,这是甲骨文面上的文字,大吉大利、日进斗金、上岸成功、吉祥安康。</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的浚县古城</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8月2日,浚县浮丘山、大伾山、浚县古城,鹤壁鹿台阁、朝歌文化园。住鹤壁希尔顿欢朋酒店。</p> <p class="ql-block">浮丘山景区,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山上,有国保级文物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为石雕艺术珍品,明代建起的碧霞宫,大气恢弘,为明代建筑艺术佳作。</p> <p class="ql-block">大伾山景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大伾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浚县大佛而著称于世。浚县大佛始建于北魏,古时,黄河流于大伾山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浚县古城与夜景还是有差距,个人觉得夜里的古城更有魅力,也更加热闹。</p> <p class="ql-block">封神台</p> <p class="ql-block">鹿台阁</p> <p class="ql-block">朝歌风华预演,也是宣传。</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8月3日,朝歌遗址公园(摘星台公园)、朝歌古街、潞王陵、平原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扯淡碑,扯淡碑的碑文内容充满了神秘和幽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碑首横刻的“扯淡”二字和紧接着的“再不来了”四个字。碑文内容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邃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忠烈坊,比干在此鹿台多次劝谏,被纣王剖心致死。后人在高台上建忠烈坊,予以纪念,忠烈坊楹联“忠之勇之刚之烈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p> <p class="ql-block">朝歌老街</p> <p class="ql-block">潞王陵</p> <p class="ql-block">平原博物院,最后一站。整体感觉博物院没有把精品展示出来,不要对得起“博物院”的称号。参观结束就直接到郑州火车站,打道回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