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哈瓦那市海明威故居

晨云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哈瓦那老城区的两个世界酒店,参观世界著名的作家海明威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海明威下榻在老城区的两个世界酒店。在随后的几年里,只要来到哈瓦那,他总住这里, 粉红色的楼房就是“两个世界”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老板把他当成贵客,将511号房间留给他,作为海明威专用的房间。海明威认为那里是“非常适合写作的地方”。现在,这家旅馆已成为四星级酒店,但511号房间依然属于海明威的,它被改为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面陈设着海明威生前的用具。饭店餐厅也保留了当年海明威曾经喜欢吃的菜肴。 今天的“两个世界饭店”成为许多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的首选饭店。</p> <p class="ql-block">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记者,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主要作品有《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春潮》《太阳照常升起》《有钱人与没钱人》《过河入林》《岛在湾流中》《伊甸园》《曙光示真》《乞力马扎罗山下》等,其中最经典的是《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p> <p class="ql-block">海明威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海明威完成了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部分章节并为杂志撰写了大量文章。海明威曾经使用的桌椅和打字机,都按原样摆放。</p> <p class="ql-block">六楼顶上观看哈瓦那市区部分市景,楼顶上有酒吧,有好多游客,有乐队演唱等。</p> <p class="ql-block">海明威在古巴的故居瞭望山庄,位于哈瓦那市区以东偏南,是海明威在古巴的私人固定住所。这个庄园始建于1887年,海明威从1940年在这儿一直住到1961年。庄园受保护,参观不能入室内,只能在窗户边拍摄,有一定局限。</p> <p class="ql-block">瞭望山庄是一位西班牙建筑师设计的,建于1886年。这是一所带游泳池、网球场和几英亩树林的庄园。庄园植被茂盛,绿树成荫,环境幽静舒适。房屋内昔日的陈设保存完好,庄园设施和室内装点,处处都散发着浪漫优雅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气息,几十年过去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豪华与气派。古巴的夏天是非常炎热的,海明威大都是冬天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从1939年起,海明威开始久居古巴。瞭望山庄,是现存的唯一一个海明威研究博物馆。从1939年到1960年,他在这里生活超过了20年,这是他文学成就最丰硕的20年,也是他生活最多姿多彩的20年。1960年夏天,他去西班牙采访时,健康状况恶化,不得不直接返回爱荷华的住所,后又进入明尼苏达的医院治疗,之后他再也没回过古巴。海明威自杀后,被葬于爱达荷州北部的克川公墓。</p> <p class="ql-block">除了何塞·马蒂,再无其他作家象海明威那样受到古巴各阶层人民的热烈赞颂了。从一开始,菲德尔·卡斯特罗本人就是这种赞颂的身体力行者。海明威的遗孀玛丽·韦尔什在丈夫逝世后,曾两次访问哈瓦那,卡斯特罗都对她关怀备至。他们两人还一致商定:芬卡弗吉亚别墅将原封不动地保存下去。今天,这座故居已经成为海明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从海明威故居的摆设和布置可见,海明威是个狩猎主义者,几乎每个房间都有动物标本,而且很多都是他亲手射捕的。</p> <p class="ql-block">从海明威故居出来后,我们又去了不远处的高希玛渔村,这是海明威经常来钓鱼的小渔村,渔村碧海蓝天,风光秀丽,古堡耸立在海湾边,码头一直伸向海湾的中心,海明威当年常常坐在这座码头上垂钓和享受着独处的宁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