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八百里太行山(一)

欧~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9日按照我的预定计划约上四十多年前的同事也是好友开启太行山之行。第一站万仙山风景区,郭亮挂壁公路就坐落在此山中,与山西陵川县交界,海拔一千米左右,是每年各地游客避暑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仭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要风景优美。郭亮村是有故事的,在东汉时期因灾情民不聊生,太行山区农民的儿子郭亮率百姓揭扞起义,被官府镇压逃往此地,为了纪念这位农民领袖而取名郭亮村。</p><p class="ql-block">祖祖辈辈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崖上,山货只有登天梯到外面换些生活用品。为了改变生存环境,也为了子孙后代,一九七二年在村支书申明信的带领下,组成一支劈山筑路队伍。全村老少齐动员,历时五年打通与外面连接的通道,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挂壁公路!</p><p class="ql-block">走进郭亮村不仅仅是看风景,还有一种水滴石穿,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迎面而来的是不忘初心的入党誓言,那个年代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干部党员团员冲在最前面!确实展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担当!</p> <p class="ql-block">走进万仙山的大峡谷,雄伟壮观险要,我们不熟悉环境爬山只带水和干粮。感谢基地蓝总为我们准备的竹拐杖,我还说不用,他说一定带上可派上用场,走进大峡谷还真用上了,没有拐杖我们俩大一小走完全程真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进峡谷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已近中午我们在小亭子放下东西,到小卖部买了玉米和方便面。就餐时发现山边有棵野桃树,上面挂满了半红不红的小桃子,问小卖部可以摘下来尝尝吗?他说可以,我们就去摘了十几二十个,刚放下另一小卖部过来一大姐,谁让你们摘的一元一个,我们说问了可以摘,她说是我家的他说不算数。这一幕正好被一家三口看在眼里,我们正准备过去给十元钱,小朋友妈妈说不用去,我去她那里买些吃的讲清楚,此事就这样过去了。</p><p class="ql-block">出门在外总是遇到好心人,当我们走进峡谷时,好陡峭的山路扶梯,二个多小时的徒步,全程是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照顾俩个小朋友。小朋友很礼貌懂事,虽然是弟弟还总是让着哥哥,我称他们俩是大弟弟小哥哥,在此非常感谢这对山东夫妇!</p> <p class="ql-block">1960年2月11日正值农历元宵节黎明时分,修渠的人民响应县委号召。15个公社的人马顶着寒风踏着霜冻,扛着工具背着行李推着炊具,组成一只浩大的队伍,向太行山进军,在壁立如刃的悬崖峭壁上硬开出一条水路。</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林州人民用近十年时间劈开太行山,建成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_红旗渠。从山西引来漳河水,不仅改变了缺水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周总理提词《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要什么没什么,用最简陋的工具创造了世界奇迹,当艰辛的十年后水渠通水剪彩的那一刻,多少人流出幸福的眼泪和响起震天的欢呼声!</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山碑前,旁边刻满牺牲者名字和他们的事迹,参观纪念馆过程内心震撼心灵得到洗礼眼眶是湿润的。这就是那个年代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每个关键危险面前,一定是干部党员团员冲在前面。我在想条件那么差,工程质量并没有出现豆腐渣工程。到底是精神大于物质还是物质大于精神,值得深思!当年的这个县委领导班子太牛逼了。</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是总干渠的咽喉,地势险恶,从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5米高5米宽6.2米,设计水流量每秒23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由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每人每天的供应粮只有六两米,为了充饥挖野菜,到山西漳河捞水草,很多人缺营养得了水肿病,还坚持在工地,用一年五个月挖通隧道,为了纪念和弘扬这种精神,取名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山上野花椒、野桃子、野山梨、山楂、海棠果挂在树上也是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