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皇顶

严隽圻1833478

<br>美篇名 严隽圻<br><br>美篇号 1833478<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泰山玉皇顶</p> 玉皇顶是泰山的最高点,海拔1545米,有着“天下第一山峰”的美誉。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 <p class="ql-block">7月13日早上我们从碧霞元君祠出来先去还了棉大衣,然后步行来到玉皇顶。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顶东有观日亭,顶西有望江亭,有些知名度的玉皇庙就位于玉皇顶上。该庙建于西汉,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还有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山门额书“敕修玉皇顶”,正殿内祀明代铜铸玉皇大帝像,神龛上匾额“柴望遗风”。</p> 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供奉的就是乃天地万物的主宰,万天帝主——玉皇大帝,乃掌管三界之主神。古代帝王多在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据说,汉武帝登基以后,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慑服了匈奴,平定了内乱,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自己开创的天下一统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仅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封禅之礼便行了七次之多。公元前110年3月,汉武帝来泰山封禅,见到以前的帝王来泰山都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他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功德盖世,万民俯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再说立碑名功,简直俗而又俗,便别出心裁,立石于绝顶,以示他因高告高,高上加高,无以言表的功德。立碑之时,岱顶瑞云飘忽,四面霞光,突然,在地下挖得一卷金书玉简,只见上面写到:“武帝刘彻,寿终十八。”武帝看后,心惊胆颤,恍忽中把它倒读为“八十”,以后果然活到八十岁谢世。【实际汉武帝活了70岁,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此碑高达数丈,上下渐削,石色莹白,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藓。据说,每当艳阳普照,石碑便熠熠发光,金光射目,碑中几行篆字,言武帝功德,远视则有,近视则无,真乃奇绝。 <p class="ql-block"><br></p>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即民间信仰的“老天爷”,俗称玉皇大帝。神殿上匾额题“柴望遗风”、“威摄十方”、“名扬神州”,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1992年6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玉皇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找到了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的“五岳独尊”景观石群,这里海拔1532米。 <p class="ql-block">历经百年沧桑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的,所谓宗室,也就是王室的子孙,皇帝的亲戚,所以说,当年题写五岳独尊四个字的人叫爱新觉罗玉构!<br></p> 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x42厘米。在其左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我们在此每人都拍了张有代表性的留影。下山先经泰山碣石,历代皇帝都有封禅之举,于今留下许多金字灿烂的巨碑供人凭吊,其中《纪泰山铭》为唐玄宗封泰山时所书。使人徒增“今月曾照古时人,古人不见今时月”之叹。从玉皇顶下来我们前往大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