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几乎所有古老的文明,都发源自美好的诗歌,在孔子眼中,《诗经》更是“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在诗的世界里,万物皆有灵,人内心深处最质朴的愿望,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一花一草,都值得赞美。</p><p class="ql-block">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语言美的源头,也是中国人浪漫的开端。不读《诗经》,不知道国人浪漫;不读《诗经》,不知道国人骨子里的优雅。人世间的浪漫与深情,或许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写在《诗经》里了吧。《诗经》里的美,宛若一抹月色般清凉的诗情,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滋养了千年。读懂了《诗经》之美,便读懂中国人骨子里的唯美诗意;读懂了《诗经》,大概也就读懂了爱情。</p><p class="ql-block"> 《诗经》中的春天,弥漫在野菜的香甜气息里,据说其中提及的品类多达二十多种。摇曳水中的荇菜自然不必多说,收获后根茎可供食用,用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是普通民众喜爱的春日美味。日常生活简单直白的描写,却是最贴近最高层次的展现。阳春白雪接地气,雅俗共赏传千古。</p><p class="ql-block"> 这些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像离离芳草,郁郁葱葱。它的形态,更像水,是阳光下缓缓流淌的河。</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诗经》中写下这些篇章的人们,双脚是踩在泥土里面的,于是诗也被赋予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原始自然之力。情到浓时,一朵花、一株野菜里都似乎有无尽的思念要溢出来。</p><p class="ql-block"> 不读《诗经》,怎知春色几许?青青河边草,露水晶莹的清晨野外,一位美丽羞涩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徘徊着、流连着,露水般晶莹清澈的目光却深深吸引住了与她不期而遇的青春少郎。男有情,女有意,率真而大胆,执着而热烈,两个人看对了眼,当即就可以和意中人手拉手去做那双飞比翼鸟,或许人类最早的一见钟情现场之一,就这样上演了。</p><p class="ql-block">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缠绵悱恻的爱情,是《诗经》中最美的篇章。字字不提爱,句句不离爱。</p><p class="ql-block">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最能闯入心扉的女子,是蒹葭丛中隐隐飘来一袭素衣的伊人身影。</p><p class="ql-block">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年的桃花自有一种奔放之美,古乐之喧和新人之笑,犹在耳畔萦绕。</p><p class="ql-block">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多情的诱惑,是初春花儿绽放时沾染的第一缕清香。</p><p class="ql-block">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相思入骨夜未眠,自古多情梦难醒,平凡女子不朽的真挚爱情天地可鉴。</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爱情,或许就是在某个寻常春日,在灯火阑珊处的蓦然回首。时光穿越千年,《诗经》成了关于爱情的最好注解。</p><p class="ql-block">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读《诗经》便不懂如何说话。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欢乐相遇,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诚期待。《诗经》中的爱情,是心灵的呼唤,是真情的表达,是直白的宣言。它以人性最原始的纯粹,散落在山林原野,珍藏在青青河畔,根植在桃红柳绿下,"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p><p class="ql-block"> 千年的爱情似穿越了滚滚红尘的天上之水,像甘露洒落在人们的心田;从星空划过,打破了世俗的喧嚣,依然能在我们的内心里激荡起深切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诗经》经过沧海桑田辗转流芳,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像"东方明珠"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远古《诗经》里遗落的那枚蒹葭,在掌心中散发暗香,白色的花絮轻舞飞扬,引领我们轻叩《诗经》的门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