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随笔(七)

苏联羊

<h3>  我越来越相信遗传基因才是最强大的,无论是人品、身体素质、智商、性格,甚至生活习惯和喜好,哪怕你脸上的那颗痣,都有溯源。今年的中高考落下帷幕,我那位加班加点常态化的同事,儿子被顺录忻一中本部,暑期她带孩子外出,一碗15元的牛肉面,孩子嫌贵硬是不肯吃,这才是她的儿子;我的大外甥女,今年也被一所著名的双一流大学录取,娃娃从小到大未补过课,高中三年打扫了三年宿舍厕所,没人调教,自觉自愿。而我喜欢动物也纯粹遗传了母亲的基因,老人们常说好种不搭赖种不塌,我理解为好不像,也是,我没遗传母亲的颜值,没遗传她能歌善舞会画画的天赋,五十年代末,一次全省邮电系统文艺大汇演,17岁的母亲被晋剧老生丁果仙老师看中,欲收为徒,姥娘死活不让,目不识丁的小足老封建,让母亲错失了她钟爱的舞台,后来亲戚们很遗憾地说起来,如果你母亲从艺,她一定会常练功,那样体质或许转好,都是假设,我一直认为母亲的早逝与她的家族基因🧬息息相关,比如,她的母亲也寿数不大,再比如,姥爷弟兄四个,男丁兴旺,我有十三个舅舅,却只存活母亲一个女娃。话又说回来,母亲的喜爱动物也是出了名的,她小时候养狗养猫养牛养羊,还养过石鸡子,石鸡子的学名不知,羽衣华丽,不好养活,在雏鸟的时候,姥爷把它放在腋下发了汗,才活下来。石鸡子被母亲养得狗熟狗熟的,站在当院喊一声“石鸡子回来”,石鸡子就从远处祥云般飘来。养了一年来头,村里来了一队朔县大阳歌戏班子,亲人的不怕人的石鸡子就被唱戏的盯上了,戏唱完了,石鸡子也被掳走了,母亲为此伤心了好久,想想她那时的心情肯定和我痛失黄黄一样一样……八十年代初在河曲生活的那几年,因为有了独院,母亲又添置了我们喜欢的狗、猫、鸡,狗狗是哥哥从神池同学那边接回来的正宗中华田园犬,棕红色的毛,虎头虎脑,一表狗才,取名“松下”,来的那天晕车,加上想妈妈,一夜哼哼,母亲不厌其烦起来照顾。家里的大橘记不得母亲从哪捡回来的,被养得油光锃亮,和我一样爱吃白菜南瓜,那时候不晓得绝育也没有猫粮猫砂,也晓不得驱虫、疫苗、吐毛球,人吃啥他吃啥,院里刨土土上厕所,每天上树练爪子,飞檐走壁,七年没闹过一点毛病,饿了就跳到人肩上舔脖子。大狗“松下”风雨无阻接送我上、下学,从城西到城东,现已成同学聚会大家的美好回忆,因为大橘更让我在少不更事的年纪和哥哥签了口头协议,一、三、五大橘陪他,二、四、六、日大橘陪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母忙于工作,我们因为拥有小动物的陪伴,内心富足,充满阳光,没有什么青春期逆反期。[憨笑]1989年夏,举家搬迁,当时交通不便,忻州的居住环境也不宜养大型犬,全家商议,大狗“松下”托付给一个父亲的同事,喜欢狗也熟悉“松下”的小卜叔叔,鸡交给了母亲的邻居朋友,唯一能带走的就是七岁的大橘。忻州的新环境不安全,大橘在来忻后不久就吃上毒鼠,母亲发现的及时,用她的土办法,仙人掌迅速捣成糊状,强行灌入,成功救回大橘一命,时隔不到三月,大橘再一次误食毒鼠,这次我在学校,听母亲说大橘不进家,躲在菜园子的几角旮旯里,这次土办法效果差,大橘强硬挣扎逃离,越来越远,都说猫狗觉得自己不好时是不愿被主人看到的……大橘走了,家里瞬间安静下来,沉闷了好久,当时一个院子有三家,西边邻居荣大娘家也有一只狸猫,不知什么原因,荣大娘把狸猫装尼龙袋子用自行车推到城外二三十里的路上放生了,第二天狸猫居然又找回来了,母亲顺理成章地接手,不几日,狸猫产仔,母亲在卧室用纸箱子和我的旧棉袄给她造了一个暖暖的窝。那个年代猫少鼠多,好多人家防鼠害都是选择“毒鼠强”等,狸猫妈妈在一次外出也不幸中毒未归,留下四只敖敖待哺的小家伙。夜半醒来,看到母亲披着棉袄,蹲在地上,正用自制的奶瓶喂小猫(氯霉素眼药水,去除原液,开水洗净),一小时一次,还定时用烂棉絮刺激小猫排便,就这样母亲硬是用眼药水瓶、忻定农牧场奶粉,把四只不睁眼的小猫咪人工喂养成功,满月的小猫肉嘟嘟的,活蹦乱跳。那个年代,猫还稀缺,家里留了一只,另外三只很快在本院找到领养家庭,家里留下的那只长毛小狸,某天在家人下午打开水的时间,不慎走失,我在大院到处张贴寻猫启示“咪咪你在哪里”,多日未果……第二年在利民西街口,偶遇一位卖猫的大姐,其中一只小狸很像我丢失的咪咪,虽然不是长毛,我将她抱起来,小家伙一点不认生直往我怀里钻,大姐要60,我毫不犹豫凑齐60,生命无价,她以这样的方式和我相遇,也是前世今生的缘分[合十]叨古唠今,再说说父亲,父亲不喜欢动物,但他从不伤害,父亲常说长嘴的少贪揽,但他偏偏遇到了特别喜欢动物的母亲,父亲人正心善话不多,为了母亲牺性自己,所以记忆中我们家长嘴的不断,母亲去世,我又接班,而今九旬的父亲更是尊重理解我的爱好,这些年,身边的至亲至爱,看到的不只是我为小动物们的巨大付出,更是看到我常常能量满满的状态和永不言弃的精气神!好好活着,心中有爱,善待每一个生命,不辜负每一个爱我的人![爱心][爱心][爱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