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敦煌第一站就显得与众不同,没有买上莫高窟的票,第一站——西晋壁画墓!驱车途中,路的两侧密布着被砖覆盖的土堆,不用问,这一定就是墓地了,现在这里依然保留着土葬的风俗,看来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亡灵安息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在敦煌城外15公里,茫茫戈壁间,埋葬着的,是1800多年前的西晋显贵。</p> <p class="ql-block">这是深达11米的古墓,古人事死如事生,在我印象里,应该只有中国古人和古埃及有这样的理念,而且极尽可能的把生前所享用的都带到死后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所以这是双照壁,上面是生,下面是死。</p> <p class="ql-block">画像砖上画有三皇五帝,伏羲女娲。</p> <p class="ql-block">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似乎是每个墓室壁画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这是夫妻对饮图,说明是一个夫妻合葬墓了,红色衣服的是男主人,绿色服的女主人,而且等级差异,女主人是跪坐于地上的,在女主人的旁边,仆人的五官上面有眉毛,唯独没有嘴,意思是作为仆人要多做少说。</p> <p class="ql-block">这个黑乎乎的洞是八十年代盗墓贼留下的,这个位置选的特别专业,如果换个地方这个墓室早就塌了,因为砖块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完全靠力学支撑了上千年,我就问你服不?当然盗墓贼很快就被抓到并处以枪决。</p> <p class="ql-block">与西晋墓相隔五十米处还有一座深七米的东汉墓,由于没有墓志铭,根据墓室壁画内容推测应该是当时比较文艺的一个有钱有闲的富人。</p> <p class="ql-block">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位骑马射箭的正是李广大将军,这个墓主人估计是李广的铁粉儿。</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物造型还怪欢快的嘞!这个像蝴蝶结样式的构件据说是西王母头上的发饰。</p> <p class="ql-block">这个在侧耳倾听的人就是钟子期,对面有伯牙在弹琴。高山流水遇知音,千古佳话!</p> <p class="ql-block">头顶是保存完好的莲花藻井,莲花有连接生死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这是茶厅,墓主人生前一定是会享受生活的文人雅士。</p> <p class="ql-block">这是粮仓,上面的砖是突出来的,说是怕粮食被雨淋了。</p> <p class="ql-block">那么问题来了,富裕人家粮食吃不完怎么办,对应左侧的粮堆上插着签子,一个人正在卖粮。</p> <p class="ql-block">这两座墓里还有厨房和厕所,有意思的是厕所,蹲坑朝上,由于光线不好,拍出来黑乎乎的,自己脑补吧</p> <p class="ql-block">从墓室出来,儿子说这回你知道我为啥爱看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了吧,我打算有时间也看看。</p> <p class="ql-block">在嘉峪关我们又去了果园—新城墓群,此处遗存墓葬1400余座。这里的墓群分三个时期:有魏晋墓,也有十六国墓,还有唐代墓,前后相延,不曾中断。</p> <p class="ql-block">但目前只开放了六号墓,且不让拍照。</p> <p class="ql-block">好在有个小小的博物馆可以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六号墓棺椁,上面的图案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棺盖上画有伏羲女娲。</p> <p class="ql-block">壁画主要三类内容:第一类表现了大量的生产劳动场面; 第二类画像砖描绘了奴婢们从事的屠宰、炊庖等各种杂役,和主人们宴饮美食的场面;第三类画像砖描绘了墓主人身为达官显贵时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p> <p class="ql-block">故此墓群素有“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和“古丝绸之路上的百科全书”之称。</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市果园新城墓群墓壁画与敦煌石窟壁画同处于河西地区,但魏晋墓群的地下壁画画像的绘画以中国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笔法简练,形象生动,早于莫高窟艺术,不仅具有与敦煌遗书同等重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成为敦煌壁画的直接源头,填补了魏晋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空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