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刷樊登的《陪孩子终身成长》!</p><p class="ql-block">1.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的关系。</p><p class="ql-block">2.如果孩子一犯错,就受到父母对他的“人身攻击”,而不是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认知:一旦自己犯错,就不值得被爱了,所以一定不能认错,于是衍生了冲撞和叛逆。</p><p class="ql-block">3.经常打孩子,会使得孩子的肾上腺素处于较高水平,且孩子一般无法释放,容易形成易怒性格,并有暴力倾向。</p><p class="ql-block">4.是父母更爱孩子,还是孩子更爱父母?孩子被打骂之后总是会先向求和,甚至会说“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不是父母获胜了,而是孩子对父母的爱更纯粹,才能轻易地原谅父母的,也总是轻易地被父母控制。</p><p class="ql-block">5.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是让孩子知道,他有一个家,家里的人都无条件包容和接纳他,价值感要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在适当的时机强化他正确的行为,鼓励表扬。</p><p class="ql-block">6.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不断的批评他,一定要表扬过程和动机而非结果,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领导,那就请你成为一位什么样的父母!</p><p class="ql-block">7.在家里遇到任何困难、问题、冲突的时候,请先处理情绪,再来谈事情。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学会先反映情感,准确说出孩子此刻的心情,待孩子情绪稍稍平复后,再商量解决办法,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多提问,少给建议。</p><p class="ql-block">8.广义上的亲子关系,除了我们与“小朋友”的关系,还应包含我们与“老朋友”的关系,在很多中国传统家庭中,“严父”形象居多,虽然父亲或母亲有很多在我们看来的不当行为,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相信绝大多数父母已经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尽量的让我们过上了最好的生活,让我们去学习,去看世界,去改变命运,除极特殊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感谢。</p><p class="ql-block">9.亲子教育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为孩子提供幸福和勇气;价值感,让孩子有内驱力去创造成就;终身成长的心态,是一种美德背后的美德!</p><p class="ql-block">10.高考不是终点,不要活在“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迷雾中,拥有正常的心智,健全的人格,以及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应该能走得更长远一些吧!</p><p class="ql-block">(最淳朴的心愿就是:希望以后不用辅导孩子写作业[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