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当代华语散文家中,我最喜欢台湾的林清玄。曾经把林清玄的散文读遍,及乎没有漏网之鱼。</p><p class="ql-block"> 喜欢林清玄散文的原因有三,一是林清玄的散文很接地气儿,多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引发的感悟;二是林清玄的散文有佛性,让人读后有种参禅悟道的感受;三是林清玄的散文有一种正能量,让当今信仰缺失,缺少精神支撑的人们,读后有种精神充电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下边略举一二。</p><p class="ql-block"> 如《偷喝汽水》篇。——上世纪八十年,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大多数人家都比较贫穷,喝汽水也算是一种奢侈。夏天,在农村想喝瓶汽水,特别放开喝汽水,也要等到谁家办喜事才有机会。林清玄上小学的时候,见到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学校小卖部喝汽水,能一气儿的喝到饱。喝饱后还仰着脖子从喉咙和鼻孔向外出气,苏打水产生的气体瞬间冲上头顶,非常的惬意,那种感觉让人甚是羡慕。不久,林氏家族有亲戚办喜事,为了能享受这种喝汽水喝到饱的感觉,林清玄早早地赶到了亲戚家。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拿了两瓶汽水,又怕大人们发现,就用衣服裹着。汽水弄到了,却又苦于找不到地儿喝。情急之下,发现不远处有个茅房,附近唯一一个偷喝汽水又不会被人发现的地方。林快速冲进了茅房。夏天,农村的旱厕茅房那个臭啊,真能把人熏晕。但是,想着喝汽喝饱后带来的那种惬意,那里还顾得上这些。林清玄学着有钱人家孩子的样子,一气儿把两瓶汽水喝完,仰着脖子从喉咙和鼻孔里向外出气,那个美呀,别提有多得劲。……</p><p class="ql-block"> 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有穷人的快乐。童年,躲在臭气熏天的茅房里偷喝汽水带来的快乐,不亚于富人在大酒店里吃山珍海味的快乐。快乐是一种精神感受,与物质有关,但是关系并不是太大。</p><p class="ql-block"> 又如《一锅肉汤》篇。——农闲的时候,林清玄的父亲去县城打零工,一年冬天的半晚,父亲干完活有点饿,就到街边的汤店(台湾街边专门卖肉汤的小店)喝了碗肉汤(叫肉汤,实际上就是现在的骨头汤)。发现这家汤店的肉汤做的非常美味,于是,父亲找到一家土产店,买了个大铁锅,又到汤店买了一锅肉汤,用草绳把锅捆到自行车后边。因为乡间道路凸凹不平,父亲怕骑着车子,会把锅里的汤洒掉,于是推着车子走了十几里地,才把一锅肉汤弄回家。冬天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父亲从县城弄回来的肉汤,配着母亲做的烙饼,那种幸福感,让人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幸福不一定是住别墅开豪车,幸福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家人们的相互关爱。</p><p class="ql-block"> 我是林粉,但斯人已逝。林的突然离去,让人颇感意外,甚是遗憾,真是天妒英才。林的离去,虽然不能让我看到更多的林的新作,但并不影响我仍然是个林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