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水东老街——忠良街

魏方

<p class="ql-block">南海之滨,有一个天然海湾,叫水东湾,水东湾畔有座城,叫水东城。水东是一座年轻的城,建国初期被设为电白县县城,2014年撤县建区。水东又是一座古老的城,据载,水东城有着360多年的商埠历史,忠良街则是其最早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街口的油地码头是电白最古老的码头之一,曾一时商旅云集,可谓“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现在忠良街已被打造成一条集沉香、字画、古玩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商业街,成为3A级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水东湾</p> <p class="ql-block">▽忠良街</p> <p class="ql-block">忠良街位于水东湾西北角,水东街道海堤路与海滨路交会处,街口耸立的门楼牌坊,与不远处的油地码头倚角守望。“十万重南海烟光,浮于街口;四百载上河春色,铺到水东。”忠良街楼牌上的楹联诉说着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忠良街被认为是水东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明清时,电白水东开埠,在油地码头一带开启沉香交易,随之形成著名的忠良街“贡香香市”。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电白沉香流传到世界各地。这里,也一度成为粤西地区的商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忠良街看似是条普普通通的老街,可它有着辉煌而久远的历史,还深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忠良街,始称铁街,后称从良街,再易名忠良街。传说明崇祯十五年(1642)间,电白连年干旱,颗粒无收,饿死者众。雷州大米商人,派遣陈姓、罗姓两名工人押运两船大米到电白水东出售。陈、罗两人目睹惨状,于心不忍,决心散粮救人。两位自知难以向主人交代,于是在水东呆了一个多月后,决定“以身殉职”,投水自尽。电白人民为了纪念陈、罗两人的义举,建庙祭祀,并把从良街改名为“忠良街”。</p> <p class="ql-block">据老一辈水东人说,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曾率部队驻防水东,在忠良街与卖蟹小贩交朋友,传为佳话;民国政府广东省主席陈济棠任国民革命军营长时,在忠良街遇到莫秀英,演绎了令人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新中国成立前,粤桂边纵队游击队员在忠良街南华旅店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留下了一段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忠良街出海口处的水东港,进出口贸易日渐繁荣,油地码头应运而成。油地码头位于电白区水东镇海滨路、忠良东街出海处,是电白最古老的码头之一,也是水东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清朝年间,随着水东港至江门、广州、香港等地航线的开通,一时商旅云集,可谓“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p> <p class="ql-block">▽油地码头旧址</p> <p class="ql-block">忠良街有着360多年的商埠历史,是水东最早的一条商业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水东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清朝至民国时期,方圆百里的花生油、农产品、土特产、生猪等商品从忠良街街口的油地码头漂洋过海,海外的洋棉纱、洋布匹、煤油等货物从这里转销内地。</p> <p class="ql-block">▽油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忠良街是水东最早的商业街,忠良街的骑楼建于18世纪80年代之后,是以有南洋风情味,具亚热带民居特色的骑楼为主要特征,街巷肌理、建筑高度和建筑风格较统一。一幢幢骑楼便是一间间商铺,卖的多是进口物品,有洋布,洋纱,煤油等。忠良街至今保存最早的商业骑楼,据说已经有140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忠良街街道两旁的骑楼独具南洋风情味和亚热带民居特色,骑楼建筑下店铺林立,周边住户稠密,小巷如网。</p> <p class="ql-block">事过境迁,沧海巨变。随着电白城区发展规划、商业重心的转移及陆路交通的完善,水上要塞油地码头功能减弱,忠良街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2015年7月,电白区结合电白沉香的优势,将沉香文化与忠良街商埠文化融合发展,通过“沉香+旅游”模式,打造出忠良沉香特色步行街,形成融闻沉香、赏海景、观红树、游绿道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观光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忠良街正中,有间沉香文化博物馆,里面有丰富的沉香工艺展品和超100年的活体沉香树,更可以近距离观看沉香从种香、采香到制香等全过程,不但能让人大开眼界,更让人感叹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高雅古朴。</p> <p class="ql-block">▽电白沉香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沉香是瑞香科植物,将含有树脂的木材收集而成入药,即是中药材沉香。沉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境内则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一带,例如海南、广东,还有宝岛台湾等地区。博物馆内种植的这株贡香树来自于中国沉香之乡——电白,树龄已愈百年,树根树身多处以及树杆顶底均已结香,价值不可估量。</p> <p class="ql-block">▽百年沉香树</p> <p class="ql-block">沉香除了可以入药之外,因其香气灵动而超凡脱俗,所以早已旁枝出,衍生异花,在古时广泛作为品香、祭神、饰物之用。自古以来,沉香就是“香”的代表,有“众香之王”的美誉,主要被人们用于熏衣、熏体、熏室,尤被皇家贵族大量使用。</p> <p class="ql-block">在忠良街沉香博物馆附近有个党史园,园内伫立着一座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场景雕塑。雕塑记录了解放海南前,解放军一部进驻忠良街,并在水东港湾海上进行短期军事集训,部队临别前往海南渡海作战之际,在忠良街油地码头集中上船的一幕。电白党政部门领导、忠良街及邻街居民等到现场欢送子弟兵的情形,体现了党政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厚情谊。</p> <p class="ql-block">▽党史园</p> <p class="ql-block">在忠良街西侧尽头,有一处门楼旧址,上写“电白县人民政府旧址(1950—1952)”,目前为电白区文物保护单位。电白县人民政府旧址始建于民国时期,1950年12月,电白县人民政府从40公里外的电城迁驻水东设址的第一个所在地,也是一处典型的骑楼建筑。此后,水东便一直作为县城延续至今。政府旧址的样貌已不可再追,但这块门楼却见证水东日新月异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电白县人民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水东是一座有着百年商埠辉煌的小城,沉淀了沧海桑田与历史变迁。忠良街,是水东百年风云的一个缩影,它由繁华到萧条,再到华丽蝶变,爆发出蓬勃向上的活力,这道蕴含着老水东风情岁月的独特风景,宛如一束光照耀着美丽的水东湾。</p> <p class="ql-block">如今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客以及怀旧的老水东人专程到忠良街寻寻觅觅,用脚步慢踱细品,寻找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百年风味,寻找那份老水东情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字:魏方</p><p class="ql-block">摄影:魏方</p><p class="ql-block">地点:广东茂名市电白区忠良街</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07.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