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早以前,看过两部电影,一部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诗意电影《巴山夜雨》,另一部是凄美的爱情故事《等到满山红叶时》。从那以后,便对三峡有了无尽的憧憬和期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想到在即将退休的这个暑假,学校给了我一个圆梦三峡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19日,上午。我和学校的同事们登上了从内江出发的高铁,经重庆来到了宜昌——“一座来电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宜昌,处处可见三峡的影子,就连我们吃饭的餐馆,墙上的装饰画都颇具三峡特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餐后,我们换乘旅游大巴前往第一个落脚点——秭归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前往秭归的路上,就能看见波涛汹涌的长江。汛期的江水十分浑浊,宽阔的江面上停泊着不少船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处于四川盆地的内江相比,秭归的景色又别具特色,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让我不由得想起一句歌词:“好山好水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到秭归港,迎面而来的就是两幅三峡旅游的海报,让我对未来几天的行程充满了向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秭归港是此次对游客最友好的港口,游客们上下码头去乘车点都可乘坐缆车(后面的奉节港、丰都港都需要顶着烈日,步行前往乘车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我们未来几天愉快进餐和出行集合的地方,一个憨憨的小厨师站在门口,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单洗漱后,我躺在床上,开始体验水上漂的感觉。因为坐了一天的车,晚上轮船也未航行,很快便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0日,晨。向来浅眠的我被江水流动的声音和鱼在水面跳跃的声音唤醒。走出船舱,清新又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眼前的景色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破晓的朝阳霞光四射,雾气氤氲的江面朦朦胧胧,和隐约可见的三峡大坝一起,组成了一幅绝佳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的色彩逐渐明亮起来,又仿若一幅水彩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完在船上的第一顿早餐,就准备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秭归港码头,我们一行人乘车前往此次三峡游的第一个景点——西陵峡中的三峡人家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西陵峡长江大桥,沿江边一路前行,直奔西陵峡。西陵峡素以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急流险滩、行舟惊险而著称,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被誉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只不过随着两坝的建成,西陵峡的水势趋于平缓,其险峻程度也弱于从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只见对岸的青山云雾缭绕,壮阔的江面波涛汹涌,来往的船只穿梭不息。快到目的地时,出现了好几个急弯,来往的旅游大巴都小心翼翼,错身而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峡人家风景区门口的标志性建筑物为白色风帆,凸显了峡江文化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连绵起伏的山峰和滚滚东流的江水。因为三峡大坝的新建,使西陵峡西段、整个巫峡和瞿塘峡都被淹没,长江水位抬高60--100多米。只有位于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两个大坝中间的西陵峡东段保持了原汁原味的长江三峡峡谷风光风貌,因此这段原生态三峡又被称为新三峡或绝版三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地处西陵峡境段,两坝一峡之间,素有“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之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北的山崖上,一条带状石岭从山顶蜿蜒而下,临江时向上高高翘起,活像一条巨龙,似要跳进清溪歇息,龙进溪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边醒目的航标灯,长年累月为过往船只指明航向;一半依山、一半傍水的长脚吊脚楼,则是热闹的摊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观大江东去,虽然依旧声势浩大,却少了几分西陵峡独有的险峻,让人在赞叹三峡工程的同时,不免又有些许遗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一阵低沉的号声传来。抬头一望,一个壮汉正在木楼上吹响土家长号,没有美妙的旋律,却音贯云宵,动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绕过土家长号,走过长脚吊脚楼,就是有名的龙进溪入口了。龙进溪与长江的交汇处筑有一道水坝,清澈的溪水被截流,形成了一个碧水深潭,水流翻过堤坝汇入到长江里。这道水坝形成了一道分界线:外面是因涨水而浑浊发黄的长江水,里面是碧绿澄澈的龙进溪水。碧绿浑黄,对比鲜明,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天堑变通途,再也听不到高亢的船工号子,只能从土家汉子和土家姑娘的表演中去找寻一点点感觉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进溪溪水碧绿,树木苍翠,峡谷幽深,溪水边的栈道慢慢向溪谷延伸。龙溪桥就横跨在龙进溪上,面朝大江,竹林环抱。在桥上,从婆娑竹影中远眺长江,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进溪的渔船仍保持着古老的摇橹划桨方式,红衣幺妹手擎油纸伞,立于船头,老艄翁摇着双桨,小船徐徐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废弃的小船,破旧的渔网,架着的罾网,安静地陪着龙进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道鹊桥横两岸,难隔世上有情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栈道前行,耳边是淙淙水声,眼里是满山苍翠。山深人不觉,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峭壁上的岩穴中有两具悬棺,传说埋葬的是为了本部落的生存繁衍,以牺牲自我的方式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巴王和鄂水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上走,便到了黄龙瀑布。瀑布不大,水流声震,凉意四袭,能让人神清气爽,忘却城市的喧嚣和尘世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想去看猴子,便顺着栈道的另一个方向返回,到了哭嫁楼。哭嫁是三峡民间,尤其是土家族生活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婚嫁仪式。新娘子和她的闺蜜们,唱着土家族的歌曲,表达了出嫁前对父母的感恩,对兄弟姐妹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心。只不过现在作为景区演出的项目之一,有了浓浓的商业味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三峡人家返回游轮,用过午餐,小憩之后,便又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巴奔驰在前往三峡大坝的路上,从车窗往外看去,虽然稍纵即逝,但仍能看到依然宽阔的江面,波涛汹涌的泄洪奇观,陆续出闸的船舶,还有对岸的毛公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只是因为汛期管制,安排的参观时间较短,有点走马观花,留了些许遗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乘坐自动扶梯向上而行,就到了坛子岭景区的顶部观景台,坛子岭景区因其形似一个倒扣着的四川泡菜坛子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坛子的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壳,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坛子岭的顶部观景台,可以一览大坝雄姿(虽然不是正面观看),还可看见号称“长江第四峡”的双向五级船闸。只不过因为每层船闸水道相当长,虽可见到船只上下船闸,但却无法看到有高低落差的阶梯状船闸的全景(拍照都只能两个方向各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对岸是有名的毛公山,但恕我眼拙,左看右看,都没看到其和伟人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导游介绍,截流石也叫定江石。这块截流石是坛子岭三大奇石之一,最初是1981年葛洲坝大江截流时使用过的,现在展示的截流石已放大8倍,重达28吨。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稳定性最好的三角四面体,抛下水后能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相互锲合,从而很好地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截流石下是一个直径20米的下陷式广场,上面是一个八卦图,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以及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坛子岭第二块奇石就是这根圆圆的三峡坝址基石,它是三峡坝址的岩芯,出自中堡岛下的岩层,极具纪念意义,是三峡工程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坛子岭上的第三块奇石,是一块不规则的花岗岩,在三峡大坝选址时从现坝址的长江深处采集而来。虽习惯称之为万年江底石,但实际上它距今已经有8亿年的历史了,所以也称亿年江底石,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长江古老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坛子岭上的三峡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坛子岭上,远观三峡大坝九孔泄洪,不禁叹为观止。大国重器,护江河安澜,何等壮观!当亲眼目睹那横卧长江的巍峨大坝,如一条钢铁巨龙镇守着滔滔江水时,心中涌起无尽的震撼,却无法完全用言语表达出来,三峡大坝的雄伟与壮观远超我的想象。此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人定胜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节约时间,我们坐上观光车,直奔三峡大坝而去。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我终于来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了观光车,走近大坝,江中有几根柱子,据说叫“系船桩”,上游来的船舶要在这里过闸,先要在系船桩上系靠等候。而画面的远处,则是新秭归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峡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分洪区的库容。 电站装机26台,单机热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干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导游介绍内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5观景台位于三峡大坝坝顶公路的左岸端口处,因与三峡坝顶齐高、同为海拔185米而得名。巍巍大坝就从这里延伸到江南,将整个长江拦腰截断。站在平台,放眼望去,如同身临坝顶,让人近距离领略到一坝卧江的气势,真正体会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由于观者众多,实在避不开拍照的游客,所以借用了一张网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0日,晚十点左右。看过三峡人家和三峡大坝,我们在秭归的游览便告结束,乘坐的游轮终于启航了。不怕大家笑话,水上飘的第一晚,浅眠的我久久无法入睡,不知是兴奋还是不习惯,总觉得脚不沾地有点不太踏实,可能也在期待后面的行程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1日,凌晨。反正也睡不着了,听到船舱外的流水声,我便起身去到船舱外的小阳台,吹着凉爽的江风,欣赏起江景。在查看定位时才发现,一夜之间,游轮从秭归航行到了恩施,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幽深秀丽的三峡第二峡——巫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欣赏到长江的清晨美景,还有点小激动。从黎明前的黑暗到第一丝曙光,从东方破晓再到天色大亮,我捏着手机坐在小阳台上,舍不得移开视线。虽然因为涨水,江水浑浊发黄,但长江独有的气势依然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空逐渐变亮,空气清新,江风拂面。在对面的山顶上出现了彩色祥云,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平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仰望云卷云舒,俯视大江东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游轮的航行,朝阳、峡谷和江轮都被远远地留在了照片中,留在了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晨,在顶层的甲板上,吹着清凉的江风,伴随导游的解说,我们欣赏了在长江主航道能看到的巫山十二峰的几个主要景点:美人峰、翠屏峰、聚鹤峰、神女峰、飞凤峰、大鹏展翅峰(又名神鹰护神女)、坐佛峰、长江水位线(175米)、神女天路、笔架峰(也称步步高升峰)、朝云峰等(导游讲解太快,记录可能有误,还请诸君见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人峰,因其形似仰卧的睡美人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翠屏峰,漫山苍翠,郁郁葱葱,看看像一块绿色的大屏风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聚鹤峰,传说夜间常有白鹤聚集峰顶,朝而往,暮而归。有古诗云:“猿声巫峡愁漂泊,别有高峰招野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巫山十二峰之最——神女峰,相传神女瑶姬曾经为了百姓在巫山大战十二恶龙(恶龙战败后化成巫山十二峰),也曾助大禹开凿河道,疏通河流。水患消除后,她留在了巫山,日夜守护着巫峡和过往的船只。因为神女峰每天第一个迎接朝霞,最后一个送走晚霞,所以又名望霞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神女峰下面的峭壁上,镌刻着伟人豪迈的诗句:“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就是巫山十二峰之一的飞凤峰。在它的脚下,有个红白相间的标志杆,那是长江的水位线——175米,三峡库区的正常蓄水位(三峡大坝的185米则是三峡库区的最高蓄水位)。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长江三峡段175米水位线以下的区域被确定为淹没区,沿途的田地和房屋都被永久淹没。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这片区域内的原住民们泪别故土,远离祖屋,如尘埃般飘散至天南地北,让人心酸之余又觉悲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鹏展翅峰的形状和植被酷似展翅的大鹏,导游说它还有另外一个浪漫的名字,叫神鹰护神女,意指山腰的神鹰守护着山顶的神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它像不像一个打坐入定的老僧?(坐佛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面的山顶上,有一条如细绸带般的路,导游说那是以前巫山县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公路平均海拔1200多米,盘旋于悬崖峭壁之间,车辆时常穿行于雾霭之中,如同在天上行走,因而得名神女天路。因其道路曲折狭窄险峻,现在仅供景区观光车通行,我们就只能在船上仰望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酷似文房用具笔架的山峰叫笔架峰,因为有“笔架峰神仙助文章”之说,它还有另一个非常吉利的名字,叫步步高升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朝云峰位于江北的箭穿峡口,山势雄伟壮丽。每当天将破晓,峰顶便薄云氤氲;日出之时,彩云相绕。可能因为天气原因吧,我们并没能看到朝云变化出各种图景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轮绕过神女峰,继续前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