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少时,读《平凡的世界》,觉得亲切,身临其境,贫穷的生活、田间地头的劳作、黑乎乎的窑洞、求学时的艰辛、学校食堂难吃的馒头、拥挤的宿舍、开学时为学费各处奔走借钱的父母……一切的一切,自己都是经历过,虽然没有吃过那么多的苦,没有吃过那么黑的馒头,但也忘不了因为没有白面,母亲多次蒸玉米馍馍的苦涩。</p><p class="ql-block"> 那时,关注的是孙少平艰辛的求学经历,为他能够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坚持读书而开心;也为孙少安的责任心而感动;为秀莲之死而遗憾、流泪;更为晓霞之死而难过……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想不明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来,再次品读,觉得晓霞之死既体现了晓霞高贵的品格,也为她和孙少平唯美的爱情画上了句号。初恋总是美好的,难忘的,她开朗的性格,大方得体的举止满足了孙少平对女性的追求,心灵上的共频也为满足了他精神上的需求。对少平来说,晓霞是他的人生导师和精神伴侣,为他在迷茫时指点迷津,鼓励她积极向上,是少平的灯塔。恋爱的两人能够体谅对方,不在乎双方之间的差距。倘若晓霞活着,她俩走向婚姻的殿堂,是否会生活的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三观,面对生活琐事,双方是否会继续迁就,生活是否会美满?然而,晓霞的死将这一切定格,为少平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少平后来或许会选择惠英嫂,欣慰惠英嫂让他感受到家人的温暖,但应该不是因为爱情,照顾惠英嫂,干点活,也体现了他男性力量和价值,两个经历了悲痛的人更懂得珍惜吧。</p><p class="ql-block"> 秀莲,可以说是全剧最悲苦的女人,他的死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是对少安的惩罚,也说明了女性特别需要关爱。</p><p class="ql-block"> 她的死,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解脱,艰辛的生活,不体贴自己的丈夫,无私的为丈夫付出,有时候得到的却是丈夫的责骂和捶打,她的苦,不只是体力上辛苦,更上心灵上的劫难,长年累月,积劳成疾。多年来,秀莲无微不至的关心付出,少安可曾真正的关心她的需求?秀莲的死恰恰印证了少安的男权主义,也是多少女性的真实写照,她的死,恰恰说明了平凡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当下,年轻一代的女性思想已有很多的转变,也正在一点一点觉醒,懂得疼爱自己,为自己而活,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苦难不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经之路,但苦难也是助人成长的良药。</p><p class="ql-block"> 整个文章让人难以忘怀的,应该是一群积极向上、为生活努力奋斗的可爱的人,他们的经历给人一种力量,相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可以获得想要的生活,人只要付出,必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同时,整个文章折射出的,就是要提高思想觉悟,只有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学习是提高自己的必要途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提升自己,这一点在孙少平身上特到了很好的验证。做一个终身学习之人,也要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p><p class="ql-block"> 路遥说:努力的意义,不在于让你获得多少成功,而在于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过的比昨天好。</p><p class="ql-block"> 持续性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以此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