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路上————一————(之四)————一

石头记

<p class="ql-block">美文/李万江</p><p class="ql-block">编辑/孙敏祥</p><p class="ql-block">配乐/当兵的人</p> 歌声是士气的影子,是斗志的体现,是精神的喷发!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十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的一年是战训年,全团三千余人回到营房,战鼓隆隆,旌旗猎猎,军马嘶鸣,军号声声,一派兵的海洋,歌的浪潮。</p><p class="ql-block"> 新年初始全团开训大会,首长讲话:“北国有战事,坚决保卫我国领土珍宝岛。我们是首都南大门,坚决保卫党的九大胜利召开。还要参加建国二十周年大庆。还要完成部队摩托化建设,同志们啊!今后就淘汰马拉肩扛的装备,都换成大汽车啦!”台底下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欢呼声经久不息。回到连队宿舍。王全连长拿着退伍人员名单,找营长教导员去说:“我们得把几位老兵骨干留下。”营长史霞云说:“你小孩子过家家哪!团长命令都签了,明天就上站了,你说变就变。”祖云山教导员说:“你什么理由啊?不能无理由就改啊!”王连长说:“全年战训,哪一项都得比出个一二三,我骨干不够。”营长笑着说:“就你王全精明,刚一听说开训,就想到拿第一了,这种精神我赞成!这个蜡我替你坐去。”教导员说:“你说的这几位老班长都是东北林区的,还得作好思想工作哟!不要拿着人家当砖,用就留下,不用就扔,要知道现在回去很好找工作的。”连长说:“他拿到全团第一名,我给他请功。”当时我任文书,亲眼目睹了王连长临阵换将的过程,也从内心里佩服这位机敏好胜的老首长。一听到战训就想到比赛,而作好了比赛必得的准备,作为军人,就应当具备这种精神,这样的官兵才是好样的。 </p> <p class="ql-block">部队回到营房后,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各项训练:队列、投弹、刺杀、射击……</p> <p class="ql-block">五班长孙风明教韩俊荣练刺杀。</p> <p class="ql-block"> (十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把老骨干们留下了,怎么用兵啊!当时比武的军事三项,指的是投弹,射击和刺杀。连长的排兵布阵是,邓安禄的投弹组,赵重光的射击组,曾远清和侯殿祥的刺杀组,三组并进取得突破带动全连。在营里汇报会上,八连长针对九连长的计划说了一句话:“你们生产连,计划的这么好,不如拉出来练练。”九连长说:“怎么着啊!看不起生产连啊!我们生产连体能上高于你们,技术上我有老骨干,到时候比试比试。”史营长最爱干这种事说:“好啊!我给你们当裁判。”八连和九连比武也只能说旗鼓相当,不但显示了成绩,还创造了经验。营里肯定了九连全面提高,分项突击,单兵施教的训练方法。成绩突出的是邓安禄带领的投弹组,由于他们训练方法得当,取得了技术突破。他们从提高体能入手,加强腿,腰,臂三部力量,综合助跑,挎步,转体,腰力的协调性,重点练臂力腕力的爆发力,取得了一定突破。稳定成绩是,一排长邓安禄一出手五十米以上,老班长徐明献出手五十四,老班长候殿祥出手六十。接近团记录六十四,个人成绩在全营第一了,这就引起团首长的注意。团参谋长刘良顺来连队总结经验,连长汇报时说了很多狠练苦练加班练的经验。参谋长说:“你还留一手啊!我重点听你的因人施教经验,怎么把投弹的连贯动作,分解成分体动作,而体能力量如何转化为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又如何运用到一瞬间的爆发力。”连长说:“叫几位投弹能手,叫他们说吧!”邓安禄个子不高但肌肉发达,参谋长看到他就乐了:“你怎么练的全身肌肉的?”邓安禄回答:“俯卧撑一次三十个连续做十次。仰卧起坐六十连续十次,腿腰臂的力量要天天练。协调动作怎么运用到臂的爆发力,我说不清楚做的清楚,我投一个。”他一出手就五十三,还说:“叫我们候殿祥投一个。”嚯!候班长一出手六十一米。首长乐着说:“他是标准的力量型,高个宽臂细腰跷屁股。抓体能是对的,基础是体能,重要练协调,关健是爆发力。司令部要总结他们的经验,先选拨教官骨干,再因人施教。不仅是投弹,这个方法对其他项目也有效。哎!王连长啊!这个班长要提干使用,你们不用我们机关用。”(实际上侯班长是林区的,生活条件比连队好,在林区上班挣的也多,人家不愿意留队)九连投弹项目出名了,连长对司务长说:“只有吃好才有体能,战士们训练强度太大了,每周加两顿肉改善伙食,大点油水,炸大果子,在东北带回来不少豆油,好东西该用在刀刃上。从此九连每周加一顿炸果子,九连伙食好也出了名。</p><p class="ql-block"> 高述昌老战友是营部通讯班长,他回忆:“当时营部驻安新县邮电局,王全连长带着一位姓候的,此人很有特点,高个,细腰,宽肩,跷臀,有力量。话不多。眼有神,很机敏。这样的人有真本事,讲究实际效果,不吹不擂,人才难得。</p> <p class="ql-block"> (十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连每周吃一顿炸果子,连队一百多号人吃饭,这是什么家底。我来说说连队的家底。九连是有名的生产连,再加上有一位持家有道的好连长,六七年七月部队从吉林通化,移防至河北保定北河店,后续的东西十月份才从东北运回豆油桶,六八年三月我们新兵到部队看到的是,排在大食堂南北叠加两层的一面墙,两间仓库里黄豆大麻袋一叠到顶。炮排旁边的军械库里一堆到顶的稻谷,留守班隔三差五就得开门凉晒,还有高粮米大云豆,豆瓣酱豆腐乳都装在伙房各库房里。但是一百多口子人长此以往的吃,就是一座山也只剩一堆肥呀!连长看到这东西下的太快了说:“炸果子烩菜行不?”上士陈学园当兵前就干供销,说:“咱可炸回民的油香,再把油香切成条烩大白菜,看着像肉吃着喷香。”九连的伙食好又发明了一道菜,连首长小灶上士都来学习。吃的好身体棒是颠覆不破的真理,可是东西是有限的,到了七〇年日子渐衰,而下半年我们又到涿县农场(中国农业大学)劳动,收稻子,刨花生,打红枣,收向日葵,这些都是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我们又加强训练总成绩没降反升,军事三项成绩均有提升。营长到九连总结经验,得出一个结论:“一切成绩始于体能,吃好喝好是关键。”</p> <p class="ql-block">董万狮老战友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在你争我抢的球场上,都是连队的主力军。他也是指挥连队在进行拉歌比赛中拿第一的人。</p> <p class="ql-block">  右一是董万狮战友,六九年入伍,山西运城市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唱革命歌曲是部队的使命,歌曲唱的整齐高亢体现了部队的战斗力。连队在这方面总体表现不如人意,特别是指挥人才缺少。山西运城入伍的董万狮,大高个子,声音洪亮,有这方面的指挥才能和音乐基础。刚入伍就在全连面前说:“我来自关公故里,唱一段高腔晋剧关老爷,《我来自河东郡解县,青龙偃月刀诛杀颜良,白马之围受封汉寿亭侯。统帅七军斩杀庞德,威震华夏美名扬。》大家听后震惊了,发出阵阵掌声,说:“他就像关公”。董万狮教给大家发音靠后,声音厚张大嘴巴声音大。他的大长胳膊,大手空中挥舞,真的像青龙偃月刀。边比划边提醒大家:“注意节奏放开声音。果不其然,大家训练一阶段,音量提高了,节奏感加强了。他又提醒大家:“挺胸抬头振作精神,我们的声音就是利剑,我们眼中得有军威,你看我家关老爷,眼里有神不战自威。”军队歌声三把剑,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团结就是力量和打耙归来。九连带着三把剑参赛,董万狮他左手一提大刀声起,他手指中间一行大刀声起,他右手提起大刀声起。一支大刀歌曲,他分三部指挥,大刀大刀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整个三营操场上沸腾了,歌声,掌声,笑声,赞美声,一浪接着一浪,战友们凝聚了力量,唱出了军人精神,唱出了军威,唱出了九连的高水平,九连又得了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一个连一个营唱革命歌曲震惊军营的话,整个团唱革命歌曲就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了。上千人集中在大操场上,你唱罢来我又唱,他没唱完歌声又起,互相比赛相互飚歌。唱完大刀进行曲,又唱团结就是力量,整个兵营萦绕着嘹亮的歌声。突然直属队方阵响起了样板戏沙家浜的乐章,随后听到三重唱声:“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紧随还是朝霞、、、、朝霞、、、、朝霞、、、、大家在大喇叭里听到过,知道这是沙家浜的三部曲。”但是作为部队这么多人,这么高亢,这么有力,这么有板有眼的律动,所有人打心眼里赞许。再顺戏曲声往前看,一位英俊帅气的年青军官,正专注的指挥着每个声符,而且把样板戏的曲子分三部唱,这是引领新潮流,这个指挥正是当时的谷排长,后来是咱们九连的谷方秀指导员,他不但指挥团直属队,还被团长点名指挥全团。只要有大型活动,一准有他的指挥,甚至于师里活动也有他的指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帅气多才多艺的谷指导员。从此全团也掀起了唱革命样板戏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引领了新浪潮。唱革命样板九连不甘落后,王全连长花一百多元买了一台长波段的收声机,指示大家,听着收声机练,下次比赛拿笫一。后来在通讯连前灯光球场上,又看到谷指导员活跃在篮球场上,只看到他手一高举要球,三步上篮准确进筐,他一个动作一个口令都能指挥全场。我们连紧跟谷指导员的脚步,也组成了一个冠军球队,干部有曾元清和赵重光,老班长有侯殿祥和徐明贤,新兵有张铁军,谷烈,董万狮,徐恒彩,马水德,马中山等这些大个球队,历次比赛都取得好成绩,他们每次打比赛,都像冲锋陷阵的战士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与战友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马中山,李万江,温德久。</p> <p class="ql-block">袁国顺,袁玉贵(号长)李万江</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回忆,部队赛歌时的场面让我们震撼。</p> <p class="ql-block">老兵回忆部队拉歌的场景。</p><p class="ql-block">视频及部分图片取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