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过后

浪花飞舞

<p class="ql-block">咸阳湖景区地处咸阳市中心,位于渭河中游咸阳城区段,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咸阳湖景区整体呈带状,上游7.26km以自然生态湿地和水面景观为主,包括细柳营公园、文化运动公园、滨河湿地公园;中游4.68km以蓄水水面景观为主,包括渭滨公园、古渡公园、南苑公园、咸阳湖水面景观、统一广场、古渡廊桥;下游4.88km以天然河道治理为主,包括渭柳湿地等。</p> <p class="ql-block">2004年10月1日,作为陕西省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咸阳湖一期全面开工建设,2005年7月立坝蓄水,形成面积1860亩的湖面。2014年7月,咸阳湖二期启动建设,2017年7月,建成10780亩湖面,形成了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2018年11月,咸阳湖景区正式启动创建工作,按照行业标准进行项目建设,完善景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p> <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咸阳湖景区被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据统计,咸阳湖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1000万人次,外地游客占三成以上,国外游客接近5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咸阳湖全长16.82公里,上游长7.26公里,中游长4.68公里,下游长4.88公里。蓄水水面面积 315 万平方米,蓄水量 570 万立方米。坝址天然径流量为 30.19亿立方米。下游生态治理区间有沣河汇入,沣[fēng]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845 亿立方米,天然径流量为 34.04 亿立方米。坝址来水量为 28.73 亿立方米。下游生态治理区河段平均来水量 为32.54 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咸阳水文站(1934-2012年)资料显示,渭河咸阳段多年平均径流量44.24亿m3,多年平均流量140m3/s,多年平均输沙量1.185亿t。。实测最大年径流量111.70亿m3(1964年),实测最小年径流量5.28亿m3(1995年)。渭河洪水多由上游暴雨引发,具有历时长、峰量大的特点。据调查,渭河最大洪水发生于1898年8月,洪峰流量为11600m3/s。实测最大洪水发生于1954年8月18日,洪峰流量为7220m3/s。</p> <p class="ql-block">咸阳境内水资源主要由河川径流和地下水所组成。全市多年平均的水资源年总量为69.88亿立方米。其中,自产地表径流5.43亿立方米,地下水不重复量3.66亿立方米,入境客水60.79亿立方米。前两部分之和9.09亿立方米,即全市自产水资源的平均年总量,占水资源总量的13.01%,入境客水占86.99%,是自产水资源量的6.9倍。在已控制利用的16.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中,客水利用量为9.9亿立方米,占59.3%,自产水利用量为6.8亿立方米,占40.7%。在控制利用的11.7亿立方米地表水中,客水比重更达87.6%。自产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239亿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量109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占有量(1575立方米)的15.2%,全省亩均占有量(799立方米)的13.6%</p> <p class="ql-block">  洪峰过后,看到了大自然的强大与无情,滔滔河水,虽不能与大海相比,也不能与江河争雄,但它的威力还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爱护环境,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大自然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