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葡、西两牙之旅(八): 西班牙——格拉纳达

韦洁

<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3日,格拉纳达市多云, 温度4—11°,8点早餐,9:45分出发。今天上午在格拉纳达市游览“阿尔罕布拉宫”。</p> <p class="ql-block">  清晨,推开窗户此景让我惊艳到了,一只鸟🐦立在隔壁房屋🏠的壁炉烟囱上正在悠闲地歇息,此景让我想起了不久前才看到的大文豪雨果曾说过的话:“没有一个城市,像格拉纳达那样,带着优雅和微笑,带着闪烁的东方魅力,在明净的苍穹下铺展。” 所以有人说:如果西班牙只能去三个城市,格拉纳达必居其一,所以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9:45分从酒店出发,前往人生最值得见识的世界遗产之一——阿尔罕布拉宫,这也是我们来格拉纳达的主要目的。由于在途的路程不长,吴导将一路给我们分别讲解。</p> <p class="ql-block">  40分钟后我们来到格拉纳达市最有阿拉伯味道的阿尔拜辛区太阳山的山脊之中,从这里通过一座石桥,穿过沧桑的城墙与堡垒,进入阿尔罕布拉宫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应该是阿尔罕布拉宫景区的出口道,也是王宫预警出逃之道,途经王宫的古城墙遗址、查理五世王宫、夏宫及后花园等,吴导说为了避开入口的众多人群,我们反其道而行之。</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左边👈🏻便是王宫所在地,城墙及堡垒戒备森严。</p> <p class="ql-block">  我们边走边听吴导介绍: 公元前一世纪时,罗马人开始在这里构筑了军事防御要塞,14世纪时,摩尔人统治西班牙时期由奈斯尔王朝第一代统治者穆罕默德一世在这里修建了城堡式宫殿,他被称为“红人之子”,阿尔罕布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红堡”,阿尔罕布拉宫又称为红宫,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展示了穆斯林建筑风格的精髓,一会儿我们步入佳境去欣赏。</p> <p class="ql-block">  1492年,西班牙基督教国王费迪南德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收复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成为西班牙基督教王室的居所和行政中心后,又对这里进行修复,阿尔罕布拉宫融合了伊斯兰、摩尔人和西班牙基督教的艺术元素,世界上最辉煌的文明都印刻在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上。</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经过赫内拉利费花园,它是奈斯尔王朝的夏宫后花园,修建于格拉纳达王国苏丹穆罕默德三世统治时期(1302年至1309年)。</p> <p class="ql-block">  穿过整齐修剪的松树回廊,松树被密实地连成一排长长的“树墙”,“墙”上修剪出几个拱门,整齐精美。</p> <p class="ql-block">  穿过拱门走进庭院,只见翠柏、橘子树和黄杨木围绕着中央的水渠及大理石喷泉,一条中线一目贯穿,展现了其美学上的精致和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往前走,满耳水声盈盈,泉水从两侧淙淙流下,汇集在碗状喷泉池,泉水从石碗里潺潺流出汇入水渠倒映着松柏的倩影,清澈而静谧的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站在喷泉庭院,吴导为我们介绍起阿尔罕布拉宫的水系工程:</p><p class="ql-block"> “阿尔罕布拉宫的水系统堪称世界一绝,它与阿宫建筑和园林设计融为了一体,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从达罗河引水到长达6公里的皇家运河,通过建造一座坝,将河水逆流引导,利用河水自身的力量将水沿着山坡输送,再分流到更小的渠道中。水流通过一个大大小小蓄水池和许多完美交织的液压管线网络组成复杂的结构,被运送到赫内拉利费花园的水渠庭院,再通过各路导水管输送到阿尔罕布拉宫。这种设计不仅为宫殿和花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创造了一种神奇的景观,使得阿尔罕布拉宫在视觉和功能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  “阿尔罕布拉宫的水系非常复杂和精密,各个庭和院落之间的流水构成了阿尔罕布拉宫的生命所在,水系的构造和景观的设计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流动的美。你们看这坐庭院中间的喷泉水就是通过四周辐射的四条流水沟线回到水渠庭院中水渠里的。”</p> <p class="ql-block">  从这座庭院的小门进入赫内拉利费花园的水渠庭院……</p> <p class="ql-block">  水渠庭院是夏宫景区的重点,长形的庭院由长长的水池、两侧的鲜艳花坛、喷泉、柱廊、凉亭框架等元素组成,是典型的安达卢斯式中世纪花园格局,其精美的建筑和色彩斑斓的花卉反射在水中的美景,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p> <p class="ql-block">  庭院里鲜花盛开,中间两排细细水柱向上喷吐,在空中交叉,潺潺流水给庭院带来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水渠庭院通过长廊连接端头的贵妇人塔,二楼不对外开放,据说是当年囚禁摩尔人末代小国王和他母亲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从长廊和阁楼的拱形窗口,浏览前方的阿尔罕布拉宫东宫全景。</p> <p class="ql-block">  拉近镜头下的阿尔罕布拉宫王宫外景,只见红宫藏在山里,地势险要,四周城垣环绕,塔楼耸立,宫殿低于外墙,里面宛如童话世界,可外面却想像不出竟然藏着金屋。</p> <p class="ql-block">  知名作家华盛顿欧文是美国驻西班牙外交官,19世纪参访格拉纳达并写下了《阿尔罕布拉宫》一书,使得这颗伊斯兰文化建筑明珠得以在世人面前被揭露。</p> <p class="ql-block">  遇景必留影,一时一景一心境!</p> <p class="ql-block">  从水渠庭院出来,进入皇家大道,两侧均是高大的树篱,似墙似路,十分巧妙。</p> <p class="ql-block">  沿途则是古罗马人在皇家城镇这里建筑的最早期的军事防御要塞残留遗迹,它们是抵御敌人入侵的要塞。</p> <p class="ql-block">  沿途右边👉🏻是方济会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皇家大道的尽头则是夏宫,也被称为赫内拉里菲宫,是一座国王避暑的地方,建于14世纪。这座宫殿以其美丽的花园和建筑风格而闻名,展现了阿拉伯风情和摩尔建筑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从夏宫石级而下,来到了查理五世宫也叫“卡洛斯五世宫”,它修建于1527年,直到1923年前彻底完工,是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的一座文艺复兴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座四四方方的庞然大物下层采用了巨大的方岩作为装饰,上层则是正统的文艺复兴风格。</p> <p class="ql-block">  因为这座宫殿是天主教统治时期的文艺复兴建筑,与阿尔罕布拉宫浓郁的伊斯兰风格迥异,在此地被称为不同性质存在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  大方石头垒砌的宫殿墙上,镶嵌着一溜铜环,环座上刻着狮子和老虎等不同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  听说查理五世王宫建筑特点是外方内圆,中间是宽广的圆形庭院,以两层的柱廊环围着。我们只是外观,没有入内参观的计划,可团里的韦大哥没注意导游的提示,开小差的跟随其他人群入内参观去了,待我们到了古城堡时才发现缺失一人,由于电话及微信通讯不通,吴导亲自返回找寻,在众多人群中把他领了回来。哈哈,出了个小插曲,值得一提。</p> <p class="ql-block">  离开查理五世王宫,我们从这座被称为葡萄城门入内,这里聚集了古老的城墙及城堡群。</p> <p class="ql-block">  十一世纪以后,穆斯林的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因内讧江河日下,北方的基督教军队却在耶稣的旗帜下逐渐联合起来。到了1400年,基督教势力已经占据了半岛的绝大部分江山,仅留下南部的格拉纳达王国还在摩尔人手里。纳斯尔王朝在山上修建起雄伟的阿尔罕布拉宫,其富丽堂皇及奢华的装饰全都隐藏在它那高耸的塔楼之下和坚固的外墙之内。</p> <p class="ql-block">  坚固的城墙,厚实的塔楼,牢固的城门,构成易守难攻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城墙依旧苍劲有力,而守望台更是阿尔罕布拉宫的最高点,从那里可以瞭望格拉纳达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  嘿嘿,在等待韦大哥回归之时,我们在此来了个分类合影。小三班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小三班男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团队家属合影!呵呵,缺席三人,韦大嫂携外甥女去找韦大哥唠!</p> <p class="ql-block">  纳塞瑞斯宫殿-——简称王宫,是整个阿尔罕布拉宫景区唯一需要严格按照预约时间进入的宫殿,是整座皇城的核心建筑。它在阿尔罕布拉宫里的地位如同故宫之于北京城。这座“故宫”对外开放主要有三大部分: 由梅斯亚尔宫、科马莱斯宫、狮子宫及其附属厅堂等单元组成。</p> <p class="ql-block">  庞大的纳塞瑞斯王宫的入口却是这么小小的,隐蔽的。我们预约的时间是11:30分。</p> <p class="ql-block">  跨过门槛就来到了宫内最古老的建筑——梅苏亚尔宫,这是皇家司法审理的地方。我们是看不懂门上的阿拉伯书法写的到底是啥,美术字符犹如花边一样将门框装饰得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  吴导介绍: 梅苏亚尔宫建于伊斯梅尔一世的1314—1325年间,然而最初宫殿的大部分都在他的儿子尤素福一世修建科马雷斯宫的时候被推倒重建了,只剩下联合厅和小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  联合厅内保存着昔日的屋顶结构-藻井天花板,墙上也都铺设着彩色的护墙瓷砖,星形的拼花瓷砖中央,轮流呈现象征着纳斯尔王朝、枢机主教门多萨、奥地利王室双头鹰等徽章。</p> <p class="ql-block">  在小礼拜堂内,满壁都是石膏雕琢的细密镂花,纹饰,错落交缠。这些墙面虽经历了千年时光的磨砺,却依然泛着玉石般的润泽和坚硬,让人折服。</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欣赏到如此的艺术之美: 每一扇门,每一面墙,每一幅窗,每一个转角,抬头回望的瞬间,摩尔人用那惊人的细节,不留白,牢牢地吸引住你,心灵震憾不已!</p> <p class="ql-block">  梅苏亚尔宫的尽头是祷告所,从这里可以眺望对面的阿尔拜辛区。</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就拐进一间狭长的门廊,其上方顶着高大呈长方形的木制屋顶,这是到了黄金厅天井,其取名源于穆罕默德五世时期修建的镀金木制屋顶。</p> <p class="ql-block">  从黄金厅长廊门出来就是一个天井,在纳斯尔时期,黄金厅长廊和天井都是进入皇宫的等待区。</p> <p class="ql-block">  天井的另一头,左边的铜质的小门就是科马莱斯宫的入口之处。其正面墙面积之大,雕刻技巧之细腻繁复,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金黄色的屋檐与精致木雕,结合华丽的墙面,如波斯挂毯一般多彩细致。</p> <p class="ql-block">  入门连续向左拐两个通道……就来到了科玛莱斯塔,也叫科玛莱斯王宫。</p> <p class="ql-block"> 吴导介绍: 科马莱斯宫建于尤素福一世的1333—1351年间和穆罕默德五世的1362—1354年间。其45米高的科马莱斯塔是纳札瑞斯宫最高的建筑,而塔楼之下就是觐见厅,又称使节厅,也称科马莱斯厅,是纳斯尔王朝的权力中枢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举首仰望木制天花板上镂刻的星空,七层叠加,象征着可兰经中天堂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正中央的这处厅堂,就是国王御座的所在之处,是昔日进行政治与外交活动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末代君王穆罕默德十二世将格兰纳达交给了天主教双王。</p> <p class="ql-block">  四周边这些精致的小屋均为不同作为的使节厅。</p> <p class="ql-block">  使节厅一侧的窗户,细碎的光线透过漂亮的格栅花纹洒落在墙面上,将上面的精细雕刻看得更加真切。</p> <p class="ql-block">  据说伊斯兰建筑的设计处处都在强调私密空间的宗旨,语意就是基本建筑从外面不能看到内部,这也被称为“密室天堂”,你可以透视,却无法逾越。</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这最高的科玛莱斯塔的使节大厅出来,就是桃金娘中庭院,它以其两行桃金娘树篱和精美的水池相依衬托而闻名。同时它也被称为科马莱斯庭院或狮子庭院。</p> <p class="ql-block">  一道长水池是这个院落的特色,庭院的水中倒映着科马莱斯宫塔楼的巨大塔影,仿佛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  当欧洲的其他国家把城堡都建在空中时,格拉纳达却将皇宫盖在水上。</p> <p class="ql-block">  摩尔人的建筑多少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区别最大的就是它除了东南西北围着建,内部又都会有带水源和精心打理的植物内庭花园。</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是宫殿内休闲纳凉及观赏的庭院,同时它还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得水能够在宫殿内流动,为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清凉。这种设计不仅展示了摩尔人的智慧,也为后来的建筑和园林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水镜设计三百年后也使用在了泰姬陵中。</p> <p class="ql-block">  庭院的对面上下三层楼的后面紧贴着建起的是查理五世宫,十六世纪查理五世修建这座庞大的宫殿时,拆毁了南边的部分建筑。看来拆前造后哪个朝代都有啊😜但不管怎样,科马莱斯宫的肃穆依存。接着我们从庭院的侧门进入奢华的后宫——狮子宫。</p> <p class="ql-block">  狮子宫建于穆罕默德五世的1362—1391年间。狮子宫不单指带有狮泉的内院,而是还包括四周所有的厅堂,其中国王厅、阿本塞拉赫斯厅和两姐妹厅为主要的看点。</p> <p class="ql-block">  据说昔日匠师设计的狮泉庭院,取意为站在林中某处角落,令人联想起沙漠中的绿洲,所以庭院四周的黄金圆柱意指一片树林,庭院中部被四条水渠分隔成的四个花圃,其间则种满了芳香馥郁的各式花草,当繁花盛开之时,犹如一片彩色的东方地毯。</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为了预防树根攀爬和湿气影响周围的建筑,之前的植物皆被移除,四块混凝土地面取代了当年的花园造景。之后几经翻修,地面也变成了大理石。纤细如棕榈树干的石柱为了撑起庭院上方厚重的石雕和屋顶,采用了单柱和双柱结合的方式,在拐角处更是采用了三柱甚至四柱的组合。整个庭院共有124根石柱,游人置身其间,彷如进入了一片棕榈树林。</p> <p class="ql-block">  国王厅位于庭院的东部,从狮泉中庭可以看见上方并列的三个标志性的金字塔形屋顶,这里是埃米尔纪念先王和司法审判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三个尖顶的内部,每一处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穹顶。身处厅内,庭院景致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皮质天花板上,绘制了纳斯尔王朝的10位埃米尔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  国王厅也是昔日举办宴会的场所,天花板上精美的绘画描绘了狩猎野餐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国王厅的侧面就是阿本塞拉赫斯厅,外观上与对面的两姐妹厅几乎没有差别,但那露出的八角星形的天顶美的让人"忽略"了在此发生的戳杀。</p> <p class="ql-block">  复杂纷纭的历史赋予了这座宫殿强烈的神秘色彩: 某日纳斯尔王朝正统血系——阿本塞拉赫斯家族的骑士,深夜被阿尔罕布拉宫的君王阿本·奥斯密紧急召见入宫。谁知,36位最勇敢、最忠心的骑士却在这里被斩首。</p> <p class="ql-block">  血污渗入洁白的大理石地面,几百年不褪。</p> <p class="ql-block">  阿本塞拉赫斯厅的八角形穹顶有着繁复的钟乳状装饰,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其轮廓优雅而庄重,每一道边线都透露出几何之美。穹顶之上,覆盖着一层繁复而精致的钟乳状装饰,它们或密集如林,或错落有致,宛如自然界中经过千万年雕琢的溶洞奇观,被巧妙地移植到了这建筑的天际线之上。</p> <p class="ql-block">  令人目眩的穹顶,一共有5000多个小壁龛构成,是摩尔人'钟乳石拱顶'的一个典范。屋顶是代表宇宙,重复划分天花板在七个空间中的几何图形,代表伊斯兰教义的七重天。</p> <p class="ql-block">  据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西拉山为逃避追杀,躲进了一个钟乳石山洞。当时一张蜘蛛网奇迹般的将入口封住,让他躲过一劫。从此,那个地方成为了伊斯兰教徒的朝圣之地。而钟乳石状的装饰物与伊斯兰教信仰便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  院中央是由12个狮子顶起大理石雕成的盆状喷泉,十二边形的大盆位于十二头狮子的上方。四条水渠汇聚喷水池,意喻天堂的四条河流,每一只雄狮代表一个太阳,组成阿拉伯星象中的12个太阳和一年12个月。但是实际上穆斯林一般是不以人或动物为膜拜的,所以这座狮子喷泉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阿尔罕布拉宫的水系统堪称世界一绝,是摩尔人文化遗产中的一个亮点。听说连宫廷内的扶手都是水渠,这样的水系设计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进入狮泉庭院的北端,就可以来到两姐妹厅和林达拉雅庭院,这二处是共享一个入口,其内部都拥有精美非凡的钟乳石状圆顶。</p> <p class="ql-block">  两姐妹厅的这座蜂窝状的天顶我是围着看了又看,怎么地都觉得与南面阿本塞拉赫斯厅的八角形天顶极其相似,难以分辨。</p> <p class="ql-block">  这些钟乳状装饰,每一根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表面光滑细腻,却又不失自然之趣。它们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复杂而和谐的图案,让人不禁驻足观赏,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在光线的照耀下,这些钟乳状装饰更是熠熠生辉,散发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它们不仅为八角形穹顶增添了无尽的魅力,更让整个建筑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讲述着一段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离开姐妹宫,我们登上林达拉雅庭院二楼环形长廊,也叫瞭望台……这里曾经是摩尔人王族赏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间琳琅美丽的庭院,透过环廊内的窗户能看到林达拉塞花园的园景。</p> <p class="ql-block">  俯视典雅的林达拉塞花园</p> <p class="ql-block">  通过廊道外窗可以远观美丽的格拉纳达市阿尔拜辛区。</p> <p class="ql-block">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确是住在波阿迪尔的宫殿里,还可以站在他的露台上俯视高贵的格拉纳达。当我徜徉在那些东方风情的房间里的时候,当我倾听着井水的轻语与夜莺的歌声的时候,当我闻着玫瑰的芬芳,感受着香脂的氛围的时候,我几乎认为自己走进了穆罕默德的天堂",上面这段话出自美国人华盛顿•欧文。</p> <p class="ql-block">  白色房屋成排成片地沿着山坡铺展而去,前方圣尼古拉斯教堂前的观景平台,烈日当空之下竟然也是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  就连圣山也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据说这座山也叫眼泪山。当年天主教双王答应放生小国王—波阿迪尔,让他到阿尔布夏拉去居住。离开阿尔罕布拉宫时,这个亡国之君自觉没脸见格拉纳达的百姓,没有从正义门出堡,而是走了后门。来到了一座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上,小国王回望阿宫不禁泪流满面,母亲大人却愤愤地斥责:“你哭得像个女人,但却没能像男人那样战斗!”此后这座山被人们称它为眼泪山,而那块石头,被人们叫它“摩尔人最后的叹息”。</p> <p class="ql-block">  从环廊下到一楼,经过华盛顿•欧文的寓所,这位将阿尔罕布拉宫重新带回人们视野的美国人,1829年来格拉纳达考察时就居住在这里。如今能看到的就如照片一样,没有更实质的东西,只是一块门牌。</p> <p class="ql-block">  当年华盛顿•欧文白天常下山去城里的图书馆查阅资料,考证摩尔人传说的历史真相,晚上则徘徊在紧闭的阿宫,举着烛火,独自一人寻找传说中的游魂和那幽幽的"哭声"……原来它是来自于摩尔人设计的水系统: 当高处山水流入引水石渠和管道发出的声音在夜深人静时听起来真是瘆得慌。他的《阿尔汉罕布拉宫的故事》如同是为西班牙人拂去了一件熟视无睹旧物上的浮尘,让他们看到了金子的光泽。此后,被荒废了300多年的阿宫才得以修缮和保护。1828年在费尔南多七世的主持下,阿宫经历了建筑师祖孙三代的精心科学地修复,才有了今天游人所看到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走出这个庭院,凭票按点进入参观的纳塞瑞斯王宫到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  从纳塞瑞斯王宫出来不远处就是帕塔尔宫,宫前是一个巨大的水池,池中可以看见帕塔尔宫的美丽倒影,宁静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  立足于帕塔尔宫内的五座拱门之间,可遥望后山坡上的市景及侧面我们刚参观的王宫。</p> <p class="ql-block">  景色万千,总要拍几张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帕塔尔宫前池子里的水是花园对面高处亭子里流下来哦,这是水系工程效应。</p> <p class="ql-block">  此时圣玛利亚教堂悠扬的敲响起12点的钟声。这座教堂的尖顶如今已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  石阶而下是一个小广场,吴导看我们走累了,让大家在这里一边休息一边集中等人。</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王宫的参观,我们从帕塔尔宫背面返回,这是摩尔人时期王城里的重要建筑,也是当时最重要的贵族居所。</p> <p class="ql-block">  这座高高的“碉堡”叫庇古斯塔,据说当年庇古斯塔下是一座是通往郊区的四四方方的城门。听说1829年拿破仑军队撤退时不仅炸毁了阿宫内不少建筑,同时还炸了掩藏出逃之门的石墙,悬崖之下的乱石中,哪还找的到那扇门啊!沿着围墙我们向夏宫方向返回。👣👣</p> <p class="ql-block">  接着前方就是俘虏塔,不知这个塔名的出处。</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是外观很普通的公主塔,顶部有着一个圆形小建筑,很好认。由于不对外开放,也不知内部究竟怎样? 相传老国王因害怕三位受宠的公主会被外族人带走,竟将她们锁在塔内,其中二位大一点的公主最终还是在仆人的帮助下与外族骑士私奔了,仅剩下胆小的小公主一直被囚禁在此……这真是爱到极致了。</p> <p class="ql-block">  这也许就是当年小君主的出走之路吧……</p> <p class="ql-block">  站在格拉纳达阿尔拜辛区的山丘上回目,阿尔罕布拉宫如一颗红色的宝石悬于150米的山顶之上,其独立的姿态、隐忍的外观、巍然的气势和神秘的氛围,与周围的山丘和远方的雪山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壮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12:30分我们结束了阿尔罕布拉宫殿的参观。</p> <p class="ql-block">  两个半小时在阿尔罕布拉宫殿内穿梭,深深感受到摩尔人的智慧和艺术气息,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伊斯兰时期。宫殿内部的装饰精美,包括华丽的壁画和浮雕,以及精心雕刻的柱子和拱门,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她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她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并见证了西班牙的变迁与发展,且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装饰和天堂般的花园使得整个宫殿美轮美奂,为摩尔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华,不愧为“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续……西班牙——瓦伦西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