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封面标题:</p><p class="ql-block">心恋黄海潮 相聚战旗下/杜 渺编辑制作</p> <p class="ql-block"> 黄海潮是原南京军区守备第一团报道组的笔名,成立于1967年夏,从黄海之滨的射阳到东海前哨的浙南温州,先后存续仅10年时间,却成为军区团级单位新闻报道工作的一面旗帜。我心恋黄海潮,不仅因为她取得的骄人业绩,而且因为她培养了一大批包括我在内的军地优秀的文字骨干人才。心恋黄海潮,还因为她有一批不忘潮恩、潮魂、潮谊的潮友,离开黄海潮后仍然保持了军人的本色,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章……</p><p class="ql-block"> 在团宣传股老股长周长林的倡议和指导下,黄海潮潮友先后于2017年10月和2023年10月两次相聚在黄海潮战旗之下,重叙旧情,重访故地,谱写了一篇篇心系海防、心仪战友的动人篇章。以下撷取我与黄海潮的点滴浪花,以及这两次潮友聚会的精彩场面和花絮,配之相关诗词和文字,以记之,并将此献给全体潮友和老一团的老首长、老战友……</p> <p class="ql-block"> 一、心恋黄海潮</p><p class="ql-block"> 我心恋黄海潮,首先是她培育了我新闻写作的能力。虽然我从小爱好写作,在小学到高中作文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但新闻写作完全是入伍进入黄海潮后才入门的。1971年夏天我刚抽调到黄海潮时,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但在团新闻干事孙智林和盐城军分区新闻干事仰玉华(两位后来先后调任江苏省军区新闻干事)的悉心指导下,加上我个人勤奋努力,很快就入了新闻报道这行的门,所写的新闻报道逐渐登上了《新盐阜报》(《盐阜大众报》当时的报名)和《人民前线》报、《新华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报刊。</p><p class="ql-block"> 转业到党政机关工作后,我虽然不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但仍在从事秘书等文案工作,是黄海潮为我打下了文字工作的坚实基础。我在工作之余,仍动笔写写新闻和文艺稿件发给有关报刊。建军70周年我撰写的《盐滩涂上的故事》,诉说了对黄海潮和海防之恋,被《人民日报》大地副刋纪念建军70周年专栏发表了!</p> <p class="ql-block"> 我心恋黄海潮,是因为她提升了我新闻报道工作水平,并因此在入伍刚满两年后就被提拔为团政治处新闻干事,成为黄海潮的第四任"潮头"。为此,我曾咏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提拔潮头</p><p class="ql-block"> 报道勤干一载余,得心应手水中鱼。</p><p class="ql-block"> 机缘提拔领潮者,用稿军区前列居。</p> <p class="ql-block"> 我心恋黄海潮,是因为她让我初步具备了军人的基本素质,从而让我在军旅生涯中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不到半年,正在出席射阳县第六次党代会时,即被有关领导告知:驻军守备一团团长闵庆法、政委钟嘉麟要我到团里黄海潮报道组当文化兵。我听此消息,比捡到一块金元宝还高兴!入伍后,闵团长亲自安排我先到位于射阳河出海口的下老湖守备五连当兵锻练。下连队先后两次,虽然只当了10个月兵,但我和战友们一起模爬滚打,学会了射击、投弹、打战术,还参加了军分区组织的一次抗登陆演习。五连是全团条件最艰苦的海防连队,尽管指导员孙振联、连长徐学凯等连首长和班排长看我是个"文化兵"都很照顾我,可我在站岗放哨、军农生产、战备施工、勤务出差等方面都不甘落后,谢绝领导和战友们的好意,与普通战友一样严格要求自己。10个月的连队生活虽短,却训练了我作为一名军人的基本素养,增强了军人意识和体魂。我曾赋诗两首以记之一一</p><p class="ql-block"> 就地入伍</p><p class="ql-block"> 就地应征文化兵,军要政保定前程。</p><p class="ql-block"> 先分连队去锤炼,战士班长岗位拼。</p><p class="ql-block"> 连队锤炼</p><p class="ql-block"> 黄海前沿当步兵,摸爬滚打苦无声。</p><p class="ql-block"> 投弹射击争优秀,放哨巡逻眼看清。</p><p class="ql-block"> 滩地割芦鱼蟹捉,农场劳动数桩精。</p><p class="ql-block"> 熔炉炼就国防志,准备随时去出征。</p> <p class="ql-block"> 我心恋黄海潮,是因为她让我结识了一批老首长、老战友,特别是朝夕相处的潮友,他们给予我多方面的关心、教诲和帮助、支持,使我在黄海潮这面战旗下健康地成长、前行……</p><p class="ql-block"> 在黄海潮,我不仅结识了团首长,更多的是结识了政治处的王春谦、朱标两任主任,结识了宣传股周长林股长、吉乃贵副股长和刘本夫、孙朝月、孙智林诸位干事以及其他股的股长、干事,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曾得到过他们的关心、帮助,使我常怀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 在黄海潮,我结识最多、感情最深的当然是那些同采访同写作同吃住的潮友们。与我曾一起在黄海潮战斗的潮友先后有阮生江、陈照仁、张友海、杜明祥、焦新忠、赵文彬、洪 东灿、徐志平、刘东耕、张文官、吴咏翔、符兵、李绪林等十几位。其中相处较长的是后面6位。那时,潮友们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包括我后来虽然提干了,但与潮友们在一起仍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大家在一起,学习研究新闻报道主题和线索,下连队采访素材,回报道组后互相商议报道提纲,然后分头撰稿,常常是桃灯夜战,甚至通宵达旦,谁也不叫苦和累,补上一觉又生龙活虎。而报道稿件见报后,大家高兴得奔走向告,互致庆贺,仿佛又像充足了气的球继续蹦哒起来……</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曾写下两首诗词,记述了当年与潮友们一起"爬格子"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采写稿件</p><p class="ql-block"> 撰文钻帐防蚊叮,浃背汗流写不停。</p><p class="ql-block"> 三九严寒奔部队,伏天酷暑去寻星。</p><p class="ql-block"> 约同连长讲新事,倾闻兵兄难念经。</p><p class="ql-block"> 各种素材抓到手,一篇报道已成形。</p><p class="ql-block"> 渔家傲·潮涌军营(依晏殊体)</p><p class="ql-block"> 报道组员如兄弟。一同咬嚼文和字。</p><p class="ql-block">交换素材同构思。凝共识。写出稿件高颜值。</p><p class="ql-block"> 用稿如潮呈涨势。等看报刊迎邮使。</p><p class="ql-block">稿子刊登多欢喜。常举跬。参加上级评功会。</p> <p class="ql-block"> 我心恋黄海潮,是因为她在我们脑海中根植下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潮魂……</p><p class="ql-block"> 黄海潮在存续的十余年间,形成了"勇立潮头、不畏艰难,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24字黄海潮精神,即潮魂。几十年来,我和每位潮友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一集体创建的精神财富,自觉地继承和弘扬她,百般地呵护和珍惜她。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努力为潮魂谱写新的篇章,为战旗增光添彩,却没有一人一事为她抹黑,让她蒙羞……</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许多潮友多次立功受奖,一些骄骄者晋升为少将或大校、上校,成为军级或师团级首长;转业到地方的潮友多数也成为厅处级领导,不少人成为本行业和本地、本单位的骨干力量,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我在家乡射阳县也有幸进入了县四套领导班子……</p><p class="ql-block"> 下图中战友均为我入潮时的首长和曾经共同战斗过的潮友</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中4位战友是我任黄海潮潮头(新闻干事)时共同战斗时间较长的潮友(刘东耕、徐志平、张文官、吴咏翔),还有一位是李绪林,另有焦新忠、符兵两位潮友都在首聚后不久不幸逝世。</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中几位战友都是在我入潮前和出潮后在黄海潮战斗过的潮友</p> <p class="ql-block"> 我心恋黄海潮,潮友情谊难忘。正是由于大家心中都感恩黄海潮,所以对当年关心、支持黄海潮的老首长和朝夕相处的潮友们总是念念不忘,想念对方,期盼在有生之年能多多相聚。首先感恩现代通讯网络为我们潮友架起了正常联系、互致问候、互通信息的桥梁!2016年11月我发起创建了"黄海潮人"微信群。多年失联的近20名潮友在网上得以天天相见!其次感恩宣传股周长林老股长积极倡导发起、并亲自参与谋划和组织了两次潮友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二、黄海潮潮友首聚射阳</p><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上旬,二十几位潮友和特邀的老首长、老战友首次在黄海潮的诞生地一一江苏射阳县相聚在黄海潮战旗下 …….</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首聚潮友和老首长、老战友分别在团部大礼堂及黄海潮潮友两处曾经的住房前合影留念。 </p><p class="ql-block"> 本人负责具体筹办和组织了这次聚会。事后,曾赋诗一首,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当年初创黄海潮,战旗猎猎涌波涛。</p><p class="ql-block"> 军队内外传捷报,全团上下助潮高。</p><p class="ql-block"> 首聚射阳诞生地,历经五十多辛劳。</p><p class="ql-block"> 离别潮友得相聚,战旗之下响军号。</p> <p class="ql-block"> 纪念黄海潮成立50周年暨潮友首聚诞生地射阳的活动,于2017年10月5至7日在美丽的射阳河畔县滨湖会议中心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 10月5日,滨湖会议中心接待大厅内陆陆续续来了一批特殊的宾客。这些人大都两鬓斑白,满脸沧桑,有的人甚至步履蹒跚,行动缓慢,尽管都是 70岁左右的老人,但他们精神亢奋,表情灿烂,握住的双手久久不放,相对的双眼充满喜悦。他们三三两两聚集,时而激情交谈,时而合影留念,大厅里欢声笑语,热情洋溢。这些来客就是原南京军区守备第一团黄海潮报道组的潮友们,他们首次到这里参加纪念和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黄海潮报道组成员(潮友)分别50后,虽然因各人职业和人生轨迹不同而带来人生沿途风景差异,但他们忘不了当年在黄海潮的笔耕生涯和深厚友情;当他们步入老年行列、回眸往事时,更加珍爱黄海潮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也更加珍惜那段时间累积起来的纯洁珍贵的感情,把她当着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着生命深处的眷念。报到那天,与会人员首先在签名轴上签名留念,然后领取了会议资料袋、出席证、活动指南和由我负责主编的《军营奔涌黄海潮》的纪念文集样书等,立即在大厅或相继进入房间互访和阅读起资料来……</p> <p class="ql-block"> 5日晚间,活动筹备组为潮友们在会议中心举行了既节俭又隆重的欢迎晚宴。我主持了晚宴,周长林老股长致祝酒词,原政治处朱标老主任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与会潮友同应邀参加活动的一团射阳老战友、县报道组老同行等嘉宾相互敬酒、交谈,畅叙当年友情和别后人生趣事,场面热烈感人……</p> <p class="ql-block"> 10月6日上午八点半钟,在滨湖会议中心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了潮友和与会人员见面会。大家诉衷肠、叙情怀,会场上情意浓浓,笑声朗朗。</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原黄海潮报道组新闻干事、首聚纪念文集执行主编、县人大原副主任,以主人和东道主双重身份,主持了见面会,并介绍了活动的有关筹备情况。当年团政治处朱标主任以及有关老首长、老潮友、老战友及其他嘉宾欢聚一堂,纷纷发言,隆重纪念黄海潮成立50周年,共同畅叙潮友潮事、往人往事……</p><p class="ql-block"> 1967年夏第一批进入黄海潮报道组的老潮友支才友在发言时,以“潮友首聚有感”为题,赋诗三首:</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青春相识不觉亲,别后相逢泪津津;</p><p class="ql-block"> 风雨磨砺真情厚,不是血亲胜血亲。</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岁月峥嵘五十春,战友聚射格外亲;</p><p class="ql-block"> 青春再现忆金戈,古稀相见情最真。</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战友情谊凯歌扬,家长里短诉衷肠;</p><p class="ql-block"> 说说笑笑特年轻,潮友情谊永珍藏。</p> <p class="ql-block"> 原南京军区守备第一团的防区与营房都座落在射阳县境内,当年他们与地方在共建、共防和拥军爱民活动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部队的许多工事里流淌过住地民众的汗水,而射阳的农田里也留下过战士们辛劳的足迹。因此,射阳海防是老一团和黄海潮的根。潮友们通过听介绍、看录相、观现场等,深度了解了射阳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亲睹了故地的崭新面貌。对射阳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精神深表敬佩,对射阳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感惊讶,对射阳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与信心。</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在射阳首聚,对潮友们来说,是一次心灵震憾的寻根之旅和续缘之旅、联谊之旅,他们在离别42年之后,故地重游,去追拾那已经渐行渐远的青春岁月。 一切都星移斗转,物是人非,如今营房断垣残壁,操场野草萋萋,一派破败景象,心头不由掠过一丝失落和沧桑之感。然而,这里是他们曾经生活过、战斗过和采访过的营盘,在这里曾显现过他们矫健的身影,飘扬过他们嘹亮的歌声,洒下过他们腥腻的汗水,撰写过他们心动的诗文,他们对每一处营房都有深深的眷念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记得与潮友们故地相逢、海防重游后我曾写下了一首五律记之:</p><p class="ql-block"> 海防喜重逢</p><p class="ql-block"> 金秋描彩绘,战友久逢欢。</p><p class="ql-block"> 芦絮同飘雪,秋花更烂漫。</p><p class="ql-block"> 营房虽破旧,海防却如磐。</p><p class="ql-block"> 兄弟聊陈事,胸腔起巨澜。</p> <p class="ql-block"> 6日下午和7日上午,潮友们分别赴大兴镇三营老营房、利民河畔的二营老营房丶团五七农场老营房、东小海哨所老营房、大喇叭一营二连老营房、双洋闸一营一连老营房和县城老团部及炮营老营房,回忆当年,感慨万千,纷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潮友们趋车来到射阳港口。老远就望到了高高耸立的座式起重吊机,一字形排列,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气派而威风。3.5万吨级泊位的大货场已经建成,5万吨级泊位后方堆场也即将开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港口指日可待。站在正在建设中的导堤上,近旁就是波涛滚滚的大海,眺望大海,一艘艘商船南来北往,别是一番景象,潮友们在此合影留念,纷纷留下难忘的𣊬间。</p><p class="ql-block"> 车队又来到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黄沙港是国家农业部2005年10月批准建设的国家中心渔港,是江苏省定点对台开放的避风港之一,是江苏沿海海洋捕捞产品质量和总量第二大港口,黄海渔都建设初具雏形。</p><p class="ql-block"> 车队路过县城东郊的射阳岛公园,园内已建成盐城悦达起亚高尔夫练习球场,这里成为韩国员工度假休闲和广大游客的旅游中心。一条宽阔平坦的幸福大道贯穿新旧城区的东西,车水马龙,十几公里的道路两旁商铺、学校、医院、机关、公园、广场、公寓等建筑林立,绿化茂密,一条条街区里人流如织,到处是欢声笑语,繁华似锦。</p><p class="ql-block"> 潮友们最后来到县城后羿公园及建在园内的原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参观。此馆于2007年年5月建成,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廉政教育基地。1 0年来,该馆先后接待前来参观的全国党政军人士近200万人次。潮友们在参观时深受感动和教育,认为这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好基地,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间没有不散的聚会。潮友们首聚的日程已经走完,预期的目的也已达到,一个谁也不愿提及然而又无法避免的词汇——“分别”悄然而至。</p><p class="ql-block"> 在离别期间及之后,潮友们通过“黄海潮人”微信群纷纷畅谈、交流了这次首聚的感想与收获:一是编印了一本纪念文集。二是畅叙了相互友情。三是重访了多处故地。四是传承了黄海潮精神。大家一致认为,每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精神,黄海潮作为曾经的一个战斗集体,潮友们对黄海潮精神有了深刻的阐述、评论和赞赏,纷纷表示一定继承传统,发扬精神,这是我们全体潮友的责任和光荣。</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军营奔涌黄海潮》的首聚纪念文集,以及当时《射阳日报》刊登的黄海潮潮友在射阳首聚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 临别时,大家感到总有说不尽的心里话,道不完的战友情!但首聚道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他们再次握手、合影和热烈拥抱,用这种隆重的方式诠释深厚的情谊;他们两手紧握、双目相视,传递着双方的思绪与祝福;住射阳的潮友和会务人员挥手向归程者告别:祝一路平安!欢迎再来射阳!</p><p class="ql-block"> 车隐隐,雾蒙蒙,行车远去影无踪;翘首不见战友面,只有花枝舞秋风。</p><p class="ql-block"> 相见时难别亦难,秋风飕飕海水寒;自古伤感多离别,唯有潮友泪不弹。</p><p class="ql-block"> 这次是潮友首次聚会,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我们相聚射阳,又从射阳出发,要将我们的友谊延续和黄海潮精神传承下去,还有不少工作要做。今日可喜可贺,未来可期可盼。作为潮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真情,每个人都有一份期待,在分享荣光、分享友谊之时更有一份责任。我相信,在各位潮友的珍惜和继续努力之下,下一次聚会一定不会遥远,也一定会同样精彩……</p> <p class="ql-block"> 黄海潮报道组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诞生,又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终结;它像一颗流星划过天空,虽然已经熄灭,但它曾经闪烁过的光亮仍然在人们的心中燃烧。</p><p class="ql-block"> 潮友们离开射阳这片曾经战斗过的热土走了!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走了,他们带着浓浓的情意走了,他们带着谆谆的嘱咐和祝愿走了,他们带着殷殷的期盼走了。他们曾从这里出发,创造出灿烂的人生风景;如今又从这里离开,将会迎来更艳丽的夕阳!</p> <p class="ql-block"> 三、六年后潮友在温州再聚首</p><p class="ql-block"> 自2022年11月中旬潮友们议定2023年国庆节前后在温州举行再聚活动之后,再聚活动筹备委员会和文集编辑委员会(下称两委会)即告成立,并于11月24日在群内发出了《黄海潮潮友再聚活动安排初步方案》。为了做好潮友(温州)再聚的各项筹备工作和文集的编排、印制工作,两委会在老首长周长林总经理的精心策划、安排和组织下,于28~29日在无锡召开会议。会议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审阅再聚文集来稿。编委会认为:本次应征的文章和图片基本都符合征稿要求,总体质量较好,各具特色。会议研究了纪念文集下一步的编排、印制工作。两委会议第二阶段初拟了温州聚会日程安排大体方案,并于6月1日发出了《黄海潮潮友温州聚会日程安排方案(征求意见稿)》和《潮友聚会征求意见函》。</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两委会成员无锡会议现场、合影及游览、聚餐时的留影。</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无锡会议和感谢周长林老股长,与会两委成员纷纷赋诗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赠周公</p><p class="ql-block"> 刘东耕 </p><p class="ql-block"> 军旅勤耕育新葩,黄海潮涌绽芳华。</p><p class="ql-block"> 解甲归锡再扬帆,太湖水润创业花。</p><p class="ql-block"> 温文儒雅师者范,厚德高风人皆夸。</p><p class="ql-block"> 堪羡周公奋斗曲,晚霞如火胜朝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鹊桥仙·筹备战友聚会(依欧阳修体)</p><p class="ql-block"> 杜 渺</p><p class="ql-block"> 太湖之畔,首长特约,两委闻令纷至。</p><p class="ql-block">主人盛意暖人心,互敬酒、情深心醉。</p><p class="ql-block"> 回眸昔日,弄潮黄海,潮涌军营文汇。</p><p class="ql-block">今年再聚早期望,诉情谊、集文明志。</p><p class="ql-block"> 太湖小聚</p><p class="ql-block"> 杜 渺</p><p class="ql-block"> 编委审稿诉心衷,太湖之滨做仙翁。</p><p class="ql-block"> 夜游运河寻文脉,喜看拱桥似彩虹。</p><p class="ql-block"> 鼋头渚上俯波澜,三山岛旁观苍穹。</p><p class="ql-block"> 顿顿美味品三白,晚上小酒酌几盅。</p><p class="ql-block"> 赠周公长林(藏头嵌名诗)</p><p class="ql-block"> 杜 渺</p><p class="ql-block"> 周公业绩令人夸,长远谋划真可嘉。</p><p class="ql-block"> 林茂叶繁深土扎,传为潮友创新花。</p> <p class="ql-block"> 温州是我们曾经守卫的地方。1975年春部队调防,从黄海之滨转战东海前哨,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矾山的小街,霞关的大海,鹤顶山的天路,北关岛的浓雾,团部大礼堂后每日洗漱的汩汩山泉,军分区机关大院里冬日绽放的灼灼红梅……都在向我们呼唤。</p><p class="ql-block"> 温州是我们潮友当年留下奋斗足迹又一个重要的地方。下部队采访,山高路远,海阔浪急。我们跋山涉水,飞舟跨海,上高山哨所,下海岛班排,与官兵倾心交谈,采一手鲜活资料,更有那油灯下写稿通宵达旦,等报纸用稿望穿双眼,点点滴滴如在眼前。 温州是我们许多潮友喜获提干迎来人生转折的地方。黄海潮给我们插上了翅膀,我们从这里振翼起飞,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温州是我们许多潮友青春勃发、情窦初开的地方。当时有的刚成家,有的正恋爱,这里留下过多少年轻妻子携儿带女来队探亲的辛酸和甜蜜,抑或是对家乡女友来信的焦急等待和期盼。</p><p class="ql-block"> 经过潮友再聚筹委会、再聚文集编委会近一年的努力,在潮友热情支持和共同努力下,2023年10月14-18日,我们潮友与部分其他老战友终于如愿以偿在温州第二次相聚在黄海潮的战旗下!我们来到这里,既是与阔别多年的潮友再聚,也是与亲爱的第二故乡再聚,还是与我们远去的青春芳华、奋斗足迹和瑰丽梦想再聚。</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黄海潮老潮头、团和省军区新闻干事孙智林在再聚之时作诗一首,表达了喜悦心情:</p><p class="ql-block"> 贺潮友温州再聚</p><p class="ql-block"> 孙智林</p><p class="ql-block"> 潮友聊发当年狂,首会射阳誉满堂。</p><p class="ql-block"> 再聚首,心安放?</p><p class="ql-block"> 众望所归,温州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为遂心愿回旧地,会战友,走海防。</p><p class="ql-block"> 七十八十鬓已霜,出门远行非寻常。</p><p class="ql-block"> 两委会,早开张,</p><p class="ql-block"> 紧锣密鼓,两地一齐忙。</p><p class="ql-block"> 东风不负周郎面,万亊备,已整装!</p><p class="ql-block"> 黄海潮涌东海浪,聚会活动场连场。</p><p class="ql-block"> 频举杯,诉衷肠,</p><p class="ql-block"> 热泪盈框,酒酣又何妨?</p><p class="ql-block"> 人生美好常相忆,黄海潮,永难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再聚时有许多当年的军嫂也参加了,我感慨良多,遂填词一首:</p><p class="ql-block"> 江城子·献给当年的军嫂</p><p class="ql-block"> 杜 渺</p><p class="ql-block"> 助推军营黄海潮。够辛劳,重担挑。</p><p class="ql-block"> 浪潮奔涌、你说俺英豪。功绩薄中你占半,好军嫂,令折腰。</p> <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下午,潮友们和其他应邀与会的战友陆续从山东、上海、江苏、安徽和浙江各地乘坐高铁或大巴车赶来温州国际大酒店报到。先期赶到的周长林老股长夫妇及温州、无锡两地的会务人员在大洒店迎接大家到来。潮友们及其他战友们见面后热烈拥抱、握手,并在报到处报到和领取有关资料,大家还在黄海潮战旗墙上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 14日晚,老股长周长林夫妇设晚宴欢迎参加聚会的老首长、潮友、特邀战友和部分留温战友,周老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徐志平将军代表潮友致答谢词。16日晚,留温潮友吴咏翔和有关战友宴请参加聚会的潮友及其他战友,温州军分区宣传科原科长陈生荣代表东道主发表激动人心的致词,刘东耕将军代表潮友致答谢词。</p><p class="ql-block"> 两次宴会上,潮友、战友们开怀畅饮,频频向一团老首长王春谦夫妇、周长林老股长夫妇敬酒,大家还不停地举杯相庆相敬,气氛十分温馨、热烈……</p> <p class="ql-block"> 16日晚宴进行到尾声,酒至多巡之后,筹委会及时推出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联欢晚会节目。晚会开始时,首先由两位潮友将军向周长林老股长夫妇献花,以表达感恩之心和祝福之情,并拉开了演出序幕。</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江苏射阳县是我们老一团和黄海潮的根脉所在,那么温州矾山则是我们最后的根,是黄海潮人心中的又一最爱!</p><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全体潮友、战友来到当年生活、工作过的矾山镇所在的团部探访故地,并合影留念。全体潮友、战友来到矾山团部探访,如游子回乡、雄鹰展翅归巢。现在营房虽然破败,但我们在这里重温初心,重回青春,汲取新的力量,整装再发。</p><p class="ql-block"> 矾山归来,潮友徐志平将军开始创作和修改长赋《相聚温州》(内容请见以下专幅)。</p><p class="ql-block"> 潮友刘东耕将军则吟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矾山吟</p><p class="ql-block"> 那年调防到平阳,团部机关矾山藏。</p><p class="ql-block"> 此地始着干部服,倍觉天蓝太阳亮。</p><p class="ql-block"> 今日寻根老团址,断壁残垣满目伤。</p><p class="ql-block"> 潮友合影声声喊,永记嘹亮军号响。</p><p class="ql-block"> 黄海潮首期潮友、80岁老叟支才友也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潮友久别重逢</p><p class="ql-block"> 久別相逢潮友迎,金秋相聚温州城。</p><p class="ql-block"> 追寻故地觅足迹,探捜当年海防营。</p><p class="ql-block"> 挥毫军涯轶事记,舞枪战场建功名。</p><p class="ql-block"> 豪情依在初心守,夕阳唱晚別样情。</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当年的黄海潮潮头、团新闻干事归来后也欣然命笔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黄海潮潮友故地聚会</p><p class="ql-block"> 首回合德已几年,盛况时时脑内漩。</p><p class="ql-block"> 营中虽然无部队,海防仍旧满弓弦。</p><p class="ql-block"> 今朝瓯地再相聚,昔日潮人又泪绵。</p><p class="ql-block"> 故址重游宣誓响,国家召唤奔前沿。</p> <p class="ql-block"> 潮友徐志平将军在聚会期间,开了两三个"夜车",一气呵成了一首长赋《相聚温州》,全面、准确、生动地再现了此次潮友们再聚温州的情景和心情,很受与会潮友和战友们的盛赞,因而成为此次再聚文集《大潮奔涌谱华章》第四篇章的首篇之作。</p> <p class="ql-block"> 霞关是一座浙闽通道、雄居东海前哨的海防要塞。当年我们曾在这里驻防,高耸的炮阵地上,闪烁着我们警惕的目光;崎岖的岛礁旁,留下我们巡海的脚印。</p><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全体潮友、战友重返当年守卫的霞关,在码头上背依南关岛合影或单独摄影留念。当年曾任驻守在南关岛上一连指导员、潮友徐志平将军在山顶营部所在地回眺老街和南关岛全景。我和老伴则在码头上留下以南关岛为背景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霞关老街留下了我们很多的足迹和美好回忆。沿着老街拾级而上的山顶便是营部所在地,我们在老街街头和网红打地打卡留影。</p><p class="ql-block"> 刘东耕游毕霞关后留下了七言诗行:</p><p class="ql-block"> 霞关行</p><p class="ql-block"> 霞关古镇浙闽通,炮台雄踞临海风。</p><p class="ql-block"> 犹记当年家书到,满坡盛开映山红。</p><p class="ql-block"> 昔日小街潮且暗,石阶曲径弯如弓。</p><p class="ql-block"> 今朝喜变旅游地,处处高挂红灯笼。</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一部以海岛女民兵军民联防守海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海霞》曾经风靡全国。10月15日,全体潮友、战友来到"海上花园"洞头岛、军分区防区的海霞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参观。潮友中有人曾来洞头岛采访过,有人曾在驻岛连队蹲点工作过,今日重返故地格外亲切。祝愿军民团结之花更加鲜艳,祝愿祖国万里海疆更加固若金汤……</p><p class="ql-block"> 潮友们在海霞纪念馆前纷纷合影留念。我们部分登上洞头岛制高点望海楼的潮友观赏海岛全景,我请潮友帮我留了影。周长林老股长老俩口和许多潮友夫妇都在"海誓山盟"小岛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全体潮友在前往洞头岛等故地重游时,反复练习合唱《黄海潮之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潮友们在再聚活动中还安排时间夜游瓯江,观赏雁荡山美景。</p><p class="ql-block"> 10月15日晚,全体潮友、战友及夫人一起在瓯江边上的海鲜馆品尝了美食后,乘游船观赏了瓯江美丽的夜景和灯光秀,并在游船上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素有"东南第一山"之誉的雁荡山是温州大地上的一颗明珠。10月17日下午和晚上,全体潮友、战友及夫人一起游览了雁荡山的旖旎风光。大家在导游指引下观赏灵岩周围风景,并在灵岩寺观赏战旗峰与双柱峰之间的飞渡表演。夜幕降临后,大家饶有兴致地观赏"灵峰夫妻月下恋"等美丽夜景……</p> <p class="ql-block"> 曾在温州军分区工作过的潮友专程前往分区大院,并在大门口和政治部老办公楼前合影留念。寻访的潮友还重游军分区前面的中山公园和东侧的华盖山景点。当年政治部宿舍楼就在中山公园东侧,我和老伴在宿舍楼靠中山公园一侧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相聚日子转眼即逝,尽管心中万般不舍,但分别时刻还是如期而至。18日早饭后,潮友们陆陆续踏上归程。团里老政委王春谦和陈生荣、吴咏翔等驻温老战友前来温州大酒店送行。潮友们、战友们在大洒店,在高铁站互相握手、拥抱,依依惜别……</p><p class="ql-block"> 潮友们此时都在心中默念:时光啊,你慢些走!我们多想将老首长、老潮友的笑睑再多看几眼,我们还有许多话没有聊完!问君何时再相逢?执手相约在明朝……</p> <p class="ql-block"> 四、潮友再聚取得的四大精品成果</p><p class="ql-block"> 一是一本内容丰富、编印高档的再聚纪念文集《大潮奔涌谱华章》</p><p class="ql-block"> 二是一部反映再聚主要场景的精彩视频</p><p class="ql-block"> 三是一首鼓舞斗志、旋律优美的《黄海潮人之歌》</p><p class="ql-block"> 四是一台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文艺联欢晚会</p><p class="ql-block"> 我为这四大精品写了七绝一首以贺之:</p><p class="ql-block"> 题潮友再聚四大精品</p><p class="ql-block"> 杜 渺</p><p class="ql-block"> 再聚期间出典藏,众书文集谱华章。</p><p class="ql-block"> 视频记录群英谱,唱响潮歌潮魄扬。</p> <p class="ql-block"> 五、温州再聚诗词唱和选辑</p><p class="ql-block"> 为黄海潮战友温州聚会歌咏</p><p class="ql-block"> 陈 生 荣</p><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至18日,黄海潮战友来温聚会。作为昔日战斗在部队同一新闻战线上的亲密战友,我们一起度过了忙碌且欢乐的相聚时光。今虽已惜别,激情仍萦怀。聊咏短句,乃为永记。</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十月金秋桂郁浓,故人潮友鹿城逢。</p><p class="ql-block"> 欣观侪辈多翘楚,把酒抒怀唱大风。</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回首当年业绩煌,军营内外盛名扬。</p><p class="ql-block"> 青春潮友龙蛇舞,黄海掀涛奏锦章。</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歇鞍老骥气犹雄,历历征程忆在胸。</p><p class="ql-block"> 千里志存情炽热,壮心不已晚霞红。</p><p class="ql-block"> 和答陈生荣兄</p><p class="ql-block"> 刘东耕</p><p class="ql-block"> 与生荣兄相识相知已近五秩,近日重逢温州,归来喜读华章,遂赋诗作答,以表心声。</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携手调防东海滨,相识四十八年前。</p><p class="ql-block"> 弟去金陵赴新任,兄台赠诗砺我心。</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回首青春吐芳华,激扬文字意气发。</p><p class="ql-block"> 朝夕相处结厚谊,华盖山下留佳话。</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潮友再聚瓯越行,留温战友扫径迎。</p><p class="ql-block"> 感君宴前一席话,抒发大爱军旅情。</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同是古稀银发翁,初心如火仍从容。</p><p class="ql-block"> 吾在石城翘首望,问君何日再相逢?</p> <p class="ql-block"> 温州行礼赞</p><p class="ql-block"> (和韵陈生荣战友)</p><p class="ql-block"> 孙智林</p><p class="ql-block"> 陈生荣老战友激情澎湃致词,热情洋溢之诗,久久索怀,时时在耳,遂唱和应答,以谢友恩,延续友情。</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回望当年战旗红,携手挥毫情亦浓。</p><p class="ql-block"> 魂牵梦绕回故地,朝思暮想喜相逢。</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青春岁月多峥嵘,同一战壕皆称雄。</p><p class="ql-block"> 昔日辉煌成共忆,把酒言欢唱大风。</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难忘鹿城宴老朋,激情致词犹在胸。</p><p class="ql-block"> 依依惜别君相送,深深友谊铭心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相聚在黄海潮战旗下(三首) </p><p class="ql-block"> 杜 渺</p><p class="ql-block"> 和韵陈生荣老战友(一首)</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一别多年故地逢,旧时友谊亦然浓。</p><p class="ql-block"> 短期相聚衷肠诉,黄海潮魂记在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和东耕、智林,依中华新韵(二首)</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黃海潮连东海涛,战旗猎猎鹿城飘。</p><p class="ql-block"> 洞头岛上海霞忆,南关营盘远处瞄。</p><p class="ql-block"> 团部矾山寻故地,温州市内访居巢。</p><p class="ql-block"> 瓯江雁荡观风景,晚宴联欢情谊滔。</p><p class="ql-block"> (三) </p><p class="ql-block"> 潮友稀龄白发梢,期求见面把心掏。</p><p class="ql-block"> 两回相聚战旗下,个个心潮逐浪高。</p><p class="ql-block"> 三个潮魂存脑海,四桩精品自为豪。</p><p class="ql-block"> 离别潮友永相聚,网络群中听发号。</p><p class="ql-block"> 注:三个潮性即潮恩、潮友、潮魂,四项精品即形成的一本再聚纪念文集、一部影视作品、一首《黄海潮之歌》、一台自娱自乐的联欢晚会。</p> <p class="ql-block"> 黄海潮潮友于2017年和2023年国庆节过后的两次聚会,是寻根联谊的盛会,是不忘初心、弘扬黄海潮精神的誓师大会。我们坚信:在黄海精神鼓舞下,在全体潮友的共同努力下,黄海潮的战斗旗帜一定会高高飘扬,永远飘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