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巴颜喀拉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它位于黄河源头与通天河之间,属于昆仑山脉中支东端。该山地势高耸,群山起伏,雄岭连绵,景象恢宏。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4500~6000米之间,我们翻越的垭口4800多米。著名古籍《山海经》曾有记载:“昆仑山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出其东北隅,实惟河源”。可见从我国远古时代,人们就已认定巴颜喀拉山为黄河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巴颜喀拉山以其神奇的力量,将两条大河均分给了中国,孕育了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文明如河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p> <p class="ql-block">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离开巴颜喀拉山的怀抱自西向东扬长而去。此去山高路远,与长江天各一方,音讯两绝。</p> <p class="ql-block">初生且小的黄河并未留恋家乡,一路奔涌向前,在扎陵湖和鄂陵湖汇集四方来水,为最终成为睥睨四野的大河打下基础。她也在起步之遥相逢源头第一城,玛多县。天上之水从此缓缓探入人间。</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南,面对海拔6282米的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雪山和总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的横断山脉,此时黄河还未进化成她的终极模样。</p> <p class="ql-block">出了玛多县,与黄河源头水系——星星海初次邂逅。星星海是一个庞大的水系,分布其中的,既有蜿蜒不绝的长河,也有星罗棋布的海子(高原湖泊)。看似无规律的组合,却使我们前行的每一步都带上更多的憧憬,向往每一片水域与天地一起构成的未知美景。在晴朗的天空下,河流像蓝色的缎带,它随心而动的身姿为大地绘上生动的一笔;海子则像闪亮的星星,跟随光影流逝它们也不断变幻着色彩。和遥远天幕上的星星一样,地上的每一颗也都诉说着神秘且久远的故事;但又和它们不同,这里的每颗星星所讲述的故事,都和孕育文明的源泉有关。融广阔之蓝天入水心而动;倚茫茫之原野共大地而歌。</p> <p class="ql-block">“幼小”的黄河只能绕山环流,迎头转向,她在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处180度大转弯。这轻轻一转去四川穿了个门,顺便降服了黑白两河。然后,蓄起史诗般的力量,回首向北,飘然远去。</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留下了九曲黄河第一湾。美丽的诺尔盖草原,战马奔腾的河曲之地。黄河的这一回头,正是她开天辟地的壮举所在,此一去切割龙羊峡、孕育出战略要道和民族熔炉:河湟谷地。</p> <p class="ql-block">志在远方的黄河,走出河谷,已经具有了年轻人的锐气,但仍保持着清秀的面容,清澈见底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这个位于黄河之畔的湖泊,叫千姿湖,因黄河的水顺着缺口流入而成,成为了中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清清的千姿湖是一个没有被污染,没有被人类所开发的天然的湖泊,在湖里的更深处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动物和鸟类。有野鸭,白鹭和一些珍惜的,不知名的动物,它们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给它们的礼物。 这里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这里是鸟的天堂它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美丽的千姿湖中。</p> <p class="ql-block">千姿湖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这里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走在湖边,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更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滔滔黄河,在冲出龙羊峡谷之后,留下了一片开阔的谷地,这片谷地,就是被人们称之为“高原小江南 ”的好地方贵德 。在贵德黄河流经此处,形成无数的湿地湖泊,对泥沙有沉淀作用,因此黄河水清澈,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尖扎县和化隆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李家峡河谷中段,上距黄河源头1796公里,下距黄河入海口3668公里,是黄河上游水电梯级开发中的第三级大型水电站。</p> <p class="ql-block">年轻气盛的黄河面对再次挡住去路的积石山脉,不再妥协,裹挟着万钧之力凿穿山脉冲入甘肃,从这里开始黄河从第一阶梯落向第二阶梯。于是就有了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走到这里,黄河相信自己已经足以毁天灭地。却不曾想到她走过的地方,她遇见的生灵,共同留下的却是生生不息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开始大地湾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等星罗棋布,逐一点亮华夏。黄河和河边人一起奔涌向前,追逐各自的前程和悲欢。黄河接纳了洮河和湟水,随后在兰州穿城而过,将这座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金城汤池,哺育成黄河明珠。</p> <p class="ql-block">刘家峡水库(也称炳灵湖)位于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距兰州市75公里。有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刘家峡。黄河河水来到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过峡谷向西流去。</p> <p class="ql-block">黄河自积石峡奔涌而出,进入炳灵峡后,变幻出一幅奇妙景致。峡谷两岸,山坡绿意盎然,云淡风轻,风景甚好。万顷碧波,静如处子,游船点点,远山朦胧,岸柳成荫,美景迷人,使人不由得有西湖游园、太湖泛舟之感。汇入炳灵湖的洮河水浑浊,与黄河水形成一清一黄两股水流。站在高处远眺洮河入河口,黄河一波碧水,洮河黄水滔滔,可谓“泾渭分明”。</p> <p class="ql-block">告别兰州黄河遇见了腾格里沙漠,在这里黄河受阿拉善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和吕梁山山脉的四面夹击下,形成一道狭长的几字形,在这个几字形的顶部又形成了地理上的奇迹之地:河套地区。有一筏过河的羊皮筏子,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黄河已经见惯了悲欢,她压抑着烦躁,不管不顾滴昼夜奔流,却依旧冲不破吕梁山山脉的桎梏,于是满腔怒火急转直下、从河口自北向南,穿过晋陕大峡谷,切开607米的高差,直扑禹门口,越出龙门,她在这里黄袍加身,成为了真正的黄河。</p> <p class="ql-block">只是当一个人变得成熟就预示着她告别纯真,裹挟这生活的泥沙俱下,被磨砺后的冷漠深沉。黄河在这里竖切陕晋黄土高原,从河口至禹门口河段,水量占黄河的14%,沙量占到了56%。</p> <p class="ql-block">她就这样带着平均16亿吨的黄沙,千年万年地冲刷出扇形的华北平原。之后不断改道,又不断的冲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直奔流到海不复回。在晋陕大峡谷之中,最为名盛的地方当属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瀑布上游的水面宽约300米,而水面在不到500米的距离之内,被压缩到20多米的宽度,于是,每秒1000立方米的河水,从20多米高崖飞流直下,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从20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雄浑气概。</p> <p class="ql-block">我所拍的黄河到此暂停,期待日后有机会拍到更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