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学习的第二天,依然是收获满满的一天。今天是张老师和团队伙伴就“如何做出一份好的学习单”做了详细分享和现场指导。看看我们学的如何吧!</p> 学习单设计:结构、原则与路径 <p class="ql-block">老师们的学习单为社会化学习的重要元素,是组内共学的基础。通过学习我学习到了:社会化学习单的框架,在大量教学实践后删除了原先“组内过关”环节,保留了“我的目标”“我的研究”“当堂检测”三个部分。“我的目标”让学生锚定方向,校准路径,有反思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导航标,让学生知道去哪儿?路对吗?到了没?充分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我的研究”是整个学习单中最难的部分,遵循初步认识,辨析尝试,比较沟通,应用深化的路径,细分成三到四个小任务,构成学生学习的路径图,而这张路径图与我们平时用学习单最大的不同是,它完全将整个新授的内容进行前置学习,对课堂全部任务整体学习与掌握;对于每个任务的表述要清晰,忌提太大的问题,低门槛,大空间,卷入式学习。“当堂检测”环节快速了解学情,反思凭证,必要巩固,是学生学习的质检仪。</p> 现场制作学习单 “学习单完成”操作指南 <p class="ql-block">学习单作品化的价值追溯、高品质学习单的共性元素和生成路径三个方面向我们进行了阐述,让我们明确了高品质学习单带给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完成过程中的数学方法的优化,孩子格局的打开。</p> <p class="ql-block">接着由张齐华老师带领老师们进行实操——如何“简约而丰富地”完成学习单,张老师在回溯学习单完成的“三个阶段”和明确学习单完成的“三大原则”后,老师们转变身份投入了学习单的现场演练,利用圈画、勾连、批注等方法专心设计。每位老师对自己的学习单充满信心,都在争取着张老师的点评、得到大家的肯定。 </p> <p class="ql-block">“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困惑之问,溯源之问,类比之问,关联之问,批判之问为主线的提问的基本路径为我们的小组共学培训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思路。</p> 夜读小感悟 <p class="ql-block"> 在阅读张齐华老师“社会化学习实践手册”的第三章“如何设计社会化学习单”时,我深受启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高效学习与深度教育的新大门。</p> <p class="ql-block">总之,张齐华老师的这一章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积极借鉴这些启示,精心设计社会化学习单,努力打造高效、有趣且富有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