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器物无声。走进山西博物院,仿佛穿梭于时空的长廊,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音上。这里不仅是文物的收藏所,更是山西千年文化的缩影和见证。</p><p class="ql-block">从古代的陶俑到精致的瓷器,从庄严的佛像到栩栩如生的壁画,每一件展品都在默默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的风云变幻,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前身是1919年创办的山西图书博物馆,后来经多次更名,在1953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博物馆,之后又在2004年修建了现在的新馆被更名为"山西博物院";它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藏品极其丰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筑共4层,整体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的构图手法,逐层向外斜挑,体现了古人"如鸟斯革,如翠斯飞"的建筑审美;场馆外形被赋予了"斗"和"鼎"的寓意,"斗"象征丰收喜悦,"鼎"象征安定吉祥</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土地上,曾有一些先人,手握石器,生起了篝火,为猎物欢呼,燃起了生的火焰,三晋大地的璀璨诗篇就此展开</p> <p class="ql-block">鸮卣</p><p class="ql-block">鸮卤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精美之作,造型为两只猫头鹰背靠背站立,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而卤是一种酒器,合起来就是"猫头鹰造型的酒器"。它特殊的外表和独有的生活习性在商代人眼中充满神秘感,久而久之转化成一种神圣的宗教情感,猫头鹰被商代人推崇成为神鸟,成为商代人膜拜的对象之一。</p> <p class="ql-block">晋侯鸟尊</p><p class="ql-block">这是最能代表山西的文物,大鸟回眸,小鸟仰望,两只鸟对视凝望了3000年身上披满绚丽的羽纹和羽翎纹,两翅和双足饰卷云纹,尾部还有一只大象,象目炯炯,象鼻内卷与凤鸟的双足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而凤鸟的双翅又恰恰构成大象的耳朵,精美绝伦,是晋侯燮父的祭祀用器,燮父去世后,晋侯鸟尊作为宗庙重器随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晋商</p><p class="ql-block">那是一条万里茶道,跨越了千年与山河,流淌出的是晋商的意志,是团结,是诚信,更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穿过悠悠岁月,这种精神是山西人民甚至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因盐而起,因茶而兴,因票号而至鼎盛辉煌,用智慧与坚韧、气概与谋略,走出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经济文化大通道。</p> <p class="ql-block">表里山河依旧,晋魂浩荡依旧,身为山西人,我油然而生一股骄傲与自豪,我深深的感到三晋大地上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处处珍宝,更是长存的精神财富,而这种精神逐渐与我的灵魂交融……珍宝被贮藏,精神要流淌,我进入山西博物馆,从古迹中汲取了不息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