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书和旅行,人们讨论较多,我认为,读书不一定能够功成名就,不一定让你锦绣前程,但它能够让你说话有道理,做事有余地,出言有尺度,遇事有分寸。读书和不读书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思想的差别,一个人之所以陷于困境,常常是由于认知不足,如果用生活中的感悟去读书,你会感觉读书很美好;如果用读书的感悟去生活,你会感觉生活很美好。读书对人最大的改变,就是心态的改变,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思考可以更全面,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 旅行,有人说,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认为这就是你的世界,每天待在这里,会把这里当成全部世界,会相信世界一成不变。</p><p class="ql-block"> 旅行的意义,我认为不是故作优雅,而是让你学会跟自己相处,看看风景,听听内心,想想来路,探探归途。旅行不能总是赶路,沿途的小站,都有可能会是最美的奇迹,了解最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沿途的风景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候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有时候是繁华的城市景色,有时候则是那些看似平凡的街头巷尾。这些风景或许并不起眼,但却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和灵魂,让我们有不期而遇的美好和感动。当我们沉浸在旅途中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或许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和无助,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成长和进步,通过克服困难,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勇气,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人生旅程。</p><p class="ql-block"> 哈佛300多年来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 · 福斯特说过:"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从而做出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不在乎目的地,不在乎沿途的风景,而在乎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p><p class="ql-block"> 对我而言能够经常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自己的选择。以学习的态度去旅行,已成为我的人生必修课。当一个人处于陌生的环境,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会更容易暴露出来,这是我认识自己的机会。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也是三年新冠疫情后,对自己的一次检验。</p><p class="ql-block"> 此次旅行,仍然选择的是自驾游,从湖南衡阳出发,途经湖北,河南,到达目地山东济南,烟台,青岛,聊城和泰安的泰山,孔府孔庙等地,往返四千余公里,正值炎热夏日,其中辛苦不言而喻,但对旅游爱好者而言不值一提。</p> <p class="ql-block"> 一 “ 泉城”济南</p><p class="ql-block"> 1. 济南拥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和733个天然泉,是世界上泉水最多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质清冽甘美,这些泉水是济南的生命和灵魂,赋予了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济南的泉水文化深厚,与城市的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p><p class="ql-block"> 济南泉水的形成与南部山区密切相关。南部山区为泰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沉积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到岩浆侵入体阻挡,承压出露地表,形成泉水。南部山区的水通过地下潜流至市区,在强大的净水压力下涌出地面,形成了济南众多的泉水。</p><p class="ql-block"> 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质优良,许多泉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而闻名。例如,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和珍珠泉等都是济南泉水的代表,这些泉水不仅为济南增添了独特的风景,也成为了济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自宋朝以来,趵突泉便有“槛泉”、“爆流”、“豹突泉”等名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明朝时期,当地政府开始对趵突泉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开发,修建了多处亭台楼阁和园林景观,使趵突泉成为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景区。</p><p class="ql-block"> 趵突泉的名字也经历了多次变化。最早并没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所以历史上经常以“泺”代指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宋代的曾巩出任齐州知州时,为趵突泉取名“槛泉”,但济南百姓更喜爱“趵突泉”这一形象生动的名字,意为跳跃奔突的泉水。</p><p class="ql-block"> 此外,趵突泉还与多个传说和历史人物有关。例如,相传乾隆下江南时,因饮用了趵突泉的泉水泡茶而倍加赞赏,御封其为“天下第一泉”。另一个传说中,济南有个名叫鲍全的青年樵夫,因救治穷人而闻名,最终因他的善举导致泉水喷涌而出,形成了趵突泉。趵突泉不仅是济南的名胜之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体验。</p> <p class="ql-block"> 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李清照与济南的渊源,有观点认为,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章丘。李清照的成长:据一些资料记载,李清照在济南度过了她的少女时代,享受着泉边的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故居位于济南的趵突泉旁,这座故居被命名为“漱玉堂”,并且趵突泉边的漱玉泉也是以她的号命名的。</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在济南创作了多首著名的诗词,其中《如梦令》和《漱玉词》是她的代表作。以下是她的部分诗词:</p><p class="ql-block">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描绘了李清照在青少年时期在济南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少女时期的生活情趣和生动活泼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漱玉词》:泉城花瘦,汴水舟轻,临安梧叶滴沥。两袖盈香,难抵霜重风急。江南水光山色,误几回、断肠行客。消凝处,向帘儿底下,对酒饮泣。 这两首词都反映了李清照对故乡济南的深切怀念和情感表达。</p> <p class="ql-block"> 2.大明湖</p><p class="ql-block">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不是一首诗,是一副对联,为清代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著名对联。这两句是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九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p> <p class="ql-block"> 荷花已盛开,夏雨荷还在吗?</p><p class="ql-block"> 几百年来,大明湖畔仍流传着乾隆皇帝和夏雨荷的爱情故事,乾隆写给夏雨荷的诗:</p><p class="ql-block">雨后荷花承恩露,</p><p class="ql-block">满城春色映朝阳。</p><p class="ql-block">大明湖上风光好,</p><p class="ql-block">泰岳峰高圣泽长。</p><p class="ql-block"> 夏雨荷给乾隆的诗:</p><p class="ql-block">君当如磐石,</p><p class="ql-block">妾当如蒲草。</p><p class="ql-block">蒲草韧如丝,</p><p class="ql-block">磐石无转移。</p><p class="ql-block"> 东方有帝王和民间女子的故事,西方有王子和灰姑娘的传说,实际上表达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p> <p class="ql-block">“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夏雨荷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等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可仍然感激上苍,让我有这个可等、可恨、可怨的人。否则,生命就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这句话出自电视剧《还珠格格》,展现了夏雨荷对乾隆皇帝深深的情感和对命运的无奈。</p> <p class="ql-block"> 3.千佛山</p><p class="ql-block"> 据传,隋朝开皇年间,山东地区佛教昌盛,受隋文帝杨坚的影响,这里修建了许多佛像,因此山被称为千佛山,寺称为干佛寺。如今兴国禅寺内干佛崖上仍有保存下来的一百三十余尊佛像。</p><p class="ql-block"> 还有有一种说法认为,千佛山原名迁浮山,过去在海上漂泊游荡,海神用铁链将其固定,后因铁链断裂,山从东海漂来,最终落脚于岱北的济南城。山顶巨石上的“东海遗石”和赏菊阁西侧的“飞来石”都是这个故事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二.烟台篇</p><p class="ql-block"> 烟台的名字来源于烟台山,烟台山是烟台市的标志性地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烟台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为了防御倭寇,明政府在此设奇山守御所,并在北山筑烽火台,又称“狼烟台”。发现敌情后,昼升烟、夜举火,以资戒备,因此简称“烟台”。烟台市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1.八仙过海景区</p><p class="ql-block">群仙毕至祥云来,</p><p class="ql-block">自有钢铁平安福;</p><p class="ql-block">八仙过海神力大,</p><p class="ql-block">定破恶势展威武。</p><p class="ql-block">传说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仙在过东海时,各自施展自己的法术或法宝,成功渡过大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如今仍有现实意义,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或优势,互相竞争或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2.蓬莱阁</p><p class="ql-block">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齐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由登州知府朱处约主持修建,主要目的是为了供人游览和作为观海的最佳地点。蓬莱阁的修建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八仙海”和“海市蜃楼”的传说。“八仙过海”的传说中,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及曹国舅,各显神通,乘风破浪,传说他们就是在蓬莱阁上饮酒作乐后踏上神奇旅程的。这个传说不仅丰富了蓬莱阁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仙境的向往。此外,蓬莱阁还与“海市蜃楼”奇观紧密相连。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常在蓬莱海域出现,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现象。据说,苏东坡曾在蓬莱阁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奇景,并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蓬莱阁的修建还与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求仙传说有关。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寻求长生不老药,而蓬莱阁所在的蓬莱一直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吸引了这两位皇帝前来寻求仙药。这些传说和历史事件共同构成了蓬莱阁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与蓬莱阁有关的诗句</p><p class="ql-block">1、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宋代·张炎《忆旧游·登蓬莱阁》</p><p class="ql-block">2、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唐代·白居易《长恨歌》</p><p class="ql-block">3、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唐代·李煜《菩萨蛮》</p><p class="ql-block">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p><p class="ql-block">5、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p><p class="ql-block">6、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p><p class="ql-block">7、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唐代·李白《月下独酌》</p><p class="ql-block">8、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p><p class="ql-block">9、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唐代·杜甫《秋兴八首》</p><p class="ql-block">10、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清代·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p><p class="ql-block">11、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宋代·王令《暑旱苦热》</p><p class="ql-block">12、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唐代·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p><p class="ql-block">13、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唐代·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p><p class="ql-block">14、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宋代·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p><p class="ql-block">15、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唐代·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p> <p class="ql-block"> 海市诗</p><p class="ql-block">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p><p class="ql-block">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p><p class="ql-block">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p><p class="ql-block">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市诗》是苏轼在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被贬黄州六年后的复职期间,来到登州(今蓬莱)时所作。当时,苏轼在十一月上旬离开登州时,有幸在蓬莱阁上亲眼目睹了海市蜃楼这一自然奇观,深受震撼,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海市诗》。这首诗描绘了海市蜃楼的奇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3.养马岛印象</p><p class="ql-block"> 烟台养马岛海滩以其宽阔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在养马岛海滩漫步,聆听海浪的声音,感受海风的拂面,这里的宁静与美好会让你忘记繁忙的生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 三.青岛</p><p class="ql-block"> 青岛:海风拂面的浪漫之都青岛,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无数令人心动的景点。漫步在欧式风情的八大关,感受异国风情的建筑的;站在栈桥上远眺,让海风吹走你的疲惫;徜徉在梦幻的荧光海中,让浪漫包围你的全身。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海洋的恩赐,体验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1.青岛五四广场</p><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五四广场,海风轻拂,漫步其中,尽享悠闲时光。灯火阑珊,海风轻抚面颊,心旷神怡。它不仅是一处美景,更蕴藏着历史的厚重。漫步五四广场的海边,听海浪低语,感受海风轻抚的惬意。吹吹栈桥的晚风,欣赏潮来潮往,聆听海浪的声音,感受一下青岛的夏天,尽显青岛的风情万种。</p> <p class="ql-block"> 2.崂山</p><p class="ql-block"> 崂山风景区的秀美山川、迷人溪流、茂密森林和浪漫花海,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自然画卷,让人们纷至沓来,不舍离去。</p> <p class="ql-block">走进崂山,就像走进一幅天然画卷。这里的山川、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与寺庙、道观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和谐画面。</p> <p class="ql-block"> 此次崂山因下雨景区关闭,未能登顶崂山最高峰,但也有幸自驾游览崂山最美环海公路,这条公路位于青岛市崂山区,起于仰口景区,终于大河东客服中心,全长约24.5公里。这条公路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到“海上第一名山”的苍翠与巍峨,还能领略到大海的蔚蓝与广阔。</p><p class="ql-block"> 道路一侧临近碧波浩瀚的大海,另一侧紧靠雄峻陡峭的山崖。游人穿行于山景海韵之间,山中有乡村,山外有碧海,这一条蜿蜒秀丽的崂山旅游路串联起崂山景区客服中心、重要景点和各个服务站点,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p><p class="ql-block"> 崂山旅游路不仅是一条风景优美的道路,更是一条连接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它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崂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崂山旅游路新晋成为吸引游客打卡的“网红路”,成为了游客们体验崂山风光的不二之选。</p> <p class="ql-block"> 3.青岛栈桥</p><p class="ql-block"> 青岛栈桥的名字由来据说与李鸿章有关。1894年,李鸿章来青岛口视察胶州湾防务时,发现当时的青岛只是一个小渔村,没有停靠大型官船的能力,因此临时修建了一个港口,这个港口后来被称为“栈桥”。由于这个栈桥是在李鸿章视察期间修建的,因此被命名为“李鸿章栈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栈桥逐渐成为了青岛的一个重要地标,其名称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青岛栈桥”。</p> <p class="ql-block"> 栈桥作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赞美和创作。以下是一些关于栈桥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浪急风高直啸天,银花飞溅梦流年。 廊堤本是清军筑,水岸何曾德日鞭。碧海扬波驱黑雾,长空作雨化春烟。栈桥星岁经霜雪,涛涌迴澜咏彩笺。</p><p class="ql-block"> 双足凭波立,孤心仗海看。 岸从身后窄,宇自眼前宽。浪至鸥飞到,云移船驶完。栈桥如没有,青岛会谁观。</p><p class="ql-block"> 青岛栈桥 胶州湾北,中山路南。浴场比邻,琴岛隔湾。沙滩礁石,栈桥回澜。市容仰视,海景俯观。</p><p class="ql-block"> 澹澹蓝天映,粼粼碧海汹。 穿桥人若市,逐浪鸟遮空。</p><p class="ql-block"> 长空鸥绕岛,列岸浪回澜。 广宇云盘耸,扁舟渔猎欢。</p><p class="ql-block"> 栈桥百载弗寻常,德日横行在此猖。 登陆霸盘波浪怒,奈何不得躏悲凉。抗战欢呼凯乐扬,回归宝岛曜晖昌。蓝天碧海涛和韵,络绎游人尽赏光。</p><p class="ql-block"> 长虹远引回澜影,防波堤段霞光映。 铁链护栏旁,行人紧束装。飞檐盔顶望,八大关前往。琴屿早飘灯,心潮逐浪生!</p><p class="ql-block">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栈桥的自然美景,还反映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展现了栈桥作为青岛标志性建筑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栈桥上,可以感受到海风拂面的舒适,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和城市全景。站在栈桥上,眺望湛蓝的海水和远处的船只,仿佛置身于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中。</p><p class="ql-block"> 栈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回澜阁内陈列着关于青岛历史和文化的文物和史料,是了解青岛近代历史的不二之地。作为一处融合了历史、自然和人文的旅游胜地,栈桥不仅展现了青岛的历史风貌,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4.八大关</p><p class="ql-block"> 八大关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是由八条以中国著名关隘命名的道路形成的街区,这些关隘包括山海关、嘉峪关、武胜关、宁武关、居庸关、韶关、紫荆关、正阳关。实际上,以关隘命名的道路共有十条,之所以称为“八大关”,是取其“涵容四面八方”之意。这些道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街区。八大关的建筑风格多样,历史积淀深厚,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之一。这片区域不仅因其建筑风格多样而闻名,还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背靠山面朝海,树木茂密,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八大关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汇集了几十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拥有200多栋别墅,成为了青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四.孔府和孔庙</p> <p class="ql-block">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曾占地240亩。</p><p class="ql-block"> 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p><p class="ql-block"> 孔府与曲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1961年“曲阜孔庙及孔府”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等地,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孔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嫡系长支的府第,作为孔氏家族、儒家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孔府及其代表的儒家文化发源地在历史上传承文脉千年不辍,新时代又得“两创”风气之先,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等突出特性的生动体现与有力证明。</p><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家”</p><p class="ql-block">孔府,又名“衍圣公府”,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鼓楼北街西侧、孔庙东临,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嫡长子孙世代居住的府第,集宅院、官衙、家庙于一体,规模仅次于明清皇宫,有“天下第一家”之称。</p><p class="ql-block">孔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后,其阙里居所被改建为庙宇以作祭祀、纪念,其嫡长子孙依庙而居,世称“袭封宅”。历代王朝在尊孔崇儒的同时,一再对孔子后裔封赐进爵。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始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经元末战乱,明初对孔府孔裔更加优礼。洪武十年(1377年),明太祖敕建衍圣公新宅,并诏令有权设置官署,孔子第五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希学奉敕在庙东建府。后经多次改扩建及重修,至明中叶奠定今日孔府之规模。</p><p class="ql-block">现今孔府有前后九进院落,楼房厅堂数百间。在布局上,横向分东、中、西三路建筑,纵向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是对外活动场所,后部分是家族生活场所。中路建筑是孔府主体,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是处理公务之地;后为内宅,是饮食起居之所。东路有报本堂、祧庙、九如堂、一贯堂、慕恩堂等,是家庙所在地。西路主要为读书学礼、诗文会友及闲居之所,有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等。整个孔府集宅院、官衙、家庙于一体,建筑精美、分区明确,装饰考究、珍藏丰富,是明清官式建筑群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除个别历史时期外,历代衍圣公皆生活在孔府,主持孔子祭祀,管辖府内、宗族事务,有的还要作为官员参与地方政务。至1935年改封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共历32代、880余年。孔府的发展史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接受史,儒家思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的体现和明证。</p><p class="ql-block"> 作为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孔府与祭祀孔子的孔庙、孔氏专用墓地孔林合称“三孔”。“三孔”于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5A级旅游景区。如今“三孔”是纪念孔子等儒家圣哲、展览展示儒家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诗礼传家</p><p class="ql-block">尊荣源自文化,孔府之为“天下第一家”,与其诗礼传承密不可分。从“诗礼庭训”的教子之方到内宅壁画的廉洁警示,从“食不厌精”的饮食哲学到“不重则不威”的服饰美学,孔府在家风、政德乃至饮食、服饰等各方面传承践行“诗礼传家”理念,形成了具有深厚儒家底蕴的孔府文化。</p><p class="ql-block">孔府“诗礼传家”理念源出孔子。据《论语》记载,孔子曾两次在庭中唤住穿庭而过的儿子孔鲤,先后问其是否学诗、是否学礼,当听到否定的回答后,孔子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鲤遂学习诗礼。这就是著名的“孔鲤过庭”“诗礼庭训”典故。孔庙“诗礼堂”即为此而建,孔府东、西路建筑又称东、西学,也体现了对诗礼的重视。“诗礼传家”成为孔府重要承传。明万历年间,孔子第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制颁《孔氏祖训箴规》,提出为人处世的十条准则,强调“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崇儒重道,好礼尚德”等。清代中叶,孔子第七十二代孙孔宪珍制定六十四字家训,也强调“苦读诗书”“恪守信义”等。“天下第一家”的诗礼传承,是中华民族诗礼传统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孔府不仅注重私德修养,也特别强调公德教育,因衍圣公不仅是孔氏嫡裔、袭爵贵族,明清时期列文臣之首,还往往是政府官员。在孔府内宅与衙署之间的照壁上,绘有一头名为“犭贪”的贪婪神兽,画面中它已将八仙的宝物据为己有,仍不满足,妄图吞掉天上的红日,结果落海而死。这幅著名的《戒贪图》旨在警示从内宅前往衙署的衍圣公,须事事秉公不可贪婪徇私。孔府的廉洁文化其来有自,孔子强调“为政以德”“政者,正也”,主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就引用了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名言,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p><p class="ql-block"> 孔府对儒家重礼思想的继承发扬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传承两千多年的孔府菜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官府菜,烹调技艺精湛考究,色香味形独具一格,体现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哲学,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府保存有明代以来各类传世服饰8000余件,贯彻了孔子“不重则不威”等服饰美学,也是儒家礼制思想的重要体现。</p><p class="ql-block">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p><p class="ql-block"> 孔府拥有档案、古籍、服饰、祭器等文物藏品达69万多件,但受限于客观条件,保护、展览、研究相对滞后。2018年11月26日,耗时5年建成的孔子博物馆开馆试运行,首批2000多件文物即来自孔府。孔子博物馆建成后,陆续迁入这些珍藏,予以保护修复,运用科技赋能,通过主题展览、学术讲座、社教活动等形式,让藏之深阁的文物“活”了起来。今年“五一”假期,孔子博物馆再次成为体验儒家文化的网红新地标。</p><p class="ql-block"> 孔子博物馆已成新时代“新三孔”之一,另两处为孔子研究院和尼山圣境。孔子研究院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曲阜时专门来到这里,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目前,孔子研究院和孔子博物馆已划转至新成立的全球儒学研究实体平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2018年9月建成试开园的尼山圣境是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景区,尼山因孔子诞生地而闻名。尼山圣境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是沉浸式体验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老三孔”魅力不减,“新三孔”代变新声。山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打造“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以曲阜、邹城、泗水三市县为核心区,以周边具有相同或相近历史人文资源的区域为协作区,以全省其他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资源的富集区为联动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之路。将孔子“礼之用,和为贵”思想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和为贵”矛盾纠纷调处品牌,连续举办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舞台,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两创”成果。</p> <p class="ql-block">孔府孔庙,历史的载体,文化的摇篮。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着岁月的记忆,一草一木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沉浸其中,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圣贤交流。</p> <p class="ql-block">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例如《论语》、《大学》等,这些经典著作通过散发出来的智慧和深邃的思考,让我们对于生活和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儒家思想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人的完善和社会和谐,这种智慧的指导我们将继续应用于我的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他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为人,以诚守信、乐善好施,他的诸多言行,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p><p class="ql-block"> 孔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它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在孔府的大成殿前,我目睹了一场传统的祭孔仪式,齐声高唱的场面震撼人心。作为身临其境者,不由得肃然起敬,沐浴在传统文化的阳光中,感受到了文明传承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穿越千年的沉寂,孔府孔庙的古风诗意让我陶醉。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肃然起敬,也使人不由自主地陷入这美丽的文化漩涡。</p> <p class="ql-block"> 五.泰山</p> <p class="ql-block">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代杜甫的《望岳》</p><p class="ql-block">岱宗夫如何?</p><p class="ql-block">齐鲁青未了。</p><p class="ql-block">造化钟神秀,</p><p class="ql-block">阴阳割昏晓。</p><p class="ql-block">荡胸生层云,</p><p class="ql-block">决眦入归鸟。</p><p class="ql-block">会当凌绝顶,</p><p class="ql-block">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东岳泰山,巍巍峨峨,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雄踞于齐鲁大地,在齐鲁大地实属首位。杜甫《望岳》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说是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其实,从地理学上来讲,泰山险不过华山,雄不过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岳中仅排第三位。我也登过其它四岳,在我看来,它之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与它的地理位置分不开。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古人受时空限制,对事物的看法难免偏颇。</p><p class="ql-block"> “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孟子的名言。出自《孟子·尽心上》,完整的句子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后,整个鲁国尽收眼底;而当他登上泰山时,则感觉天下都变小了。这表面上是形容泰山的高大,实际上是在强调人的眼界和视野的重要性。孟子通过这句话想要传达的是,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着视野的转换,人们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站在某个时空的高度来看,整个人类也不过地球演变过程中的匆匆过程,更何况每一具体的人和事。这不仅是对孔子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后来人的勉励,鼓励人们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p> <p class="ql-block"> 旅行,它本身远远胜过景区中的景色和人文感受,这一路于行于感于触于忆,都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给身处喧闹的我们又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对自己对世界都有了重新的认识。旅途中的一花一草、一人一景我们全盘接受,但那些未知的因素会让我们重拾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惊喜盼望。当我们旅行前,会对目的地有许多憧憬,而归来时会有许遗憾。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勿忘初心,砥砺前行,无所畏惧;归来时,我们应该心怀坦荡,扬起风帆,大步向前!</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𣎴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但我们知道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它让人留恋,又让人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