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涠洲岛

丁丁

<p class="ql-block">广西南宁《相思小镇》,原名为“相思湖红豆风情街”,地处南宁市西乡塘区相思湖公园旁,它是一座以南国民族风情建筑群为主题,同时兼具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浪漫约会的景区,小镇内矗立着一栋栋古建筑风格的房子。以相思为主题,融合了壮、侗、苗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息和原生态的乡村风貌。</p> <p class="ql-block">相思小镇由56栋具有侗族特色的建筑组成,采用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文字、图滕、纹样、艺术、节庆等民族元素进行园区氛围包装和空间场景打造。</p> <p class="ql-block">相思文化;“相思”是广西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神话故事,也是相思小镇的主题。相传,白天鹅公主与牛郎相爱,但被王母娘娘发现后被迫分离。为了让两人再次相见,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的七夕相会一次。因此,“相思”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涵。</p> <p class="ql-block">从景区正门穿越门楼,经过小桥长廊,位于中园的小广场,正是游客最为集中游玩的区域,广场当中有一座高大的侗族特色建筑--相思鼓楼颇具气势。</p> <p class="ql-block">鼓楼是侗乡风格独特的建筑,高耸入云,巍然屹立,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侗族鼓楼飞阁垂檐,呈宝塔形状。瓦檐上彩绘或雕塑有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图腾,色彩缤纷。</p> <p class="ql-block">鼓楼通体全是木质结构,用杉木材料建造,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利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结构严密牢固,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牢固,数百年不朽不斜。</p><p class="ql-block">鼓楼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p> <p class="ql-block">鼓楼的对面则是古戏台,街区的建筑风格以桂北民居为构成要素,设有门楼、鼓楼戏台、凉亭雨廊、吊桥等系列桂北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的右侧是数幢侗族吊脚楼,吊脚楼里经营着小酒馆、咖吧、冷饮等餐饮行业。</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石板小路,路旁都是南国植物,小桥流水的美丽景色使人心旷神怡而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相思小镇侗族标志性建筑--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古镇为迎合游客打卡拍照,商家还准备了不少服饰租借,以及喜庆大桥、摇椅等道具。</p> <p class="ql-block">相思小镇位于环境优美的相思湖畔,占地面积185亩。它依江而建,多条水系环绕其中,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亭台楼阁,多年匠心雕琢,以“凡而不俗、雅而不奢”的姿态席卷南宁。</p> <p class="ql-block">相思小镇手工蜡染坊。</p> <p class="ql-block">相思小镇的房屋大多为桂北风情的吊脚楼,青色的砖瓦、白色的墙、木质的结构,极具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相思小镇不仅展示了广西世居民族的文化魅力,还通过举办民族服饰体验来打造民族文化市集。</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姑娘们身着各种艳丽的侗族服饰,在古朴典雅的小镇里尽情的拍照游览。</p> <p class="ql-block">汉服、瑶族服饰,景点内有大量租借点,同时提供摄影师团队,景区里能看到大量身着民族服饰拍照的小姐姐,身边都有专业摄影师陪伴,照相器材比较专业。</p> <p class="ql-block">当您步入相思小镇那一刻起,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的村落。</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石板路、小桥流水、红灯笼、雕花木格窗……每个角落都透露出浓郁的古色古香景致。</p> <p class="ql-block">扎染是一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以其独特的扎染技法和精美的作品而闻名。扎染作品通常采用天然植物进行手工染色,色彩鲜艳而富有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在2006年扎染正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思湖小镇,你可以亲眼目睹扎染师傅的巧手,在布料上绘制出精美的图案和纹样,还可以亲自体验扎染手工技艺。</p> <p class="ql-block">自2023年开始每年的3月16日,相思湖小镇都要举办花朝节。</p><p class="ql-block">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亦称“挑菜节”简称“花朝”。在我国古代,花朝节与中秋节同等重要。春花秋月,二月半赏花,八月半赏月,即所谓“花朝月夕”。</p> <p class="ql-block">花朝节有祭花神、赏花、种花、踏青、赏红、扑蝶、挑菜等习俗。</p><p class="ql-block">整个活动的流程有;花神祭祀、簪花赐福、国风走秀、游园赏红、国风乐宴。</p> <p class="ql-block">在花朝节里,人们着汉服品传统之美,踏春光赏花朝盛宴。</p><p class="ql-block">诗云:“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正是对花朝节习俗的写实。</p> <p class="ql-block">《相思风雨桥》由相思湖而得名,全长40米,宽5.6米,整座桥全是利用榫卯衔接,由三个塔亭和十二间桥廊构成。桥檐外缘画满图案,使用红、黑、蓝、青等多种颜色,以祥云图案数量最多,拌有龍、凤、牛、羊、猪、仙鹤、芦笙等图案。具有凸显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的文化意义,风雨桥作为侗族标志性建筑,既显民族特色,又具有实用性。</p><p class="ql-block"> (相思风雨桥桥亭)</p> <p class="ql-block">“绿水碧波生袖底,相思风雨到襟前”。相思风雨桥上的这幅楹联形象地道出了行人在桥上的所见所感。</p><p class="ql-block">风雨桥是侗族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侗族的历史与文化,向游客展示侗族的传统智慧和艺术。就此体验到浓厚的侗族风情。</p><p class="ql-block"> (风雨桥的“引桥”)</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颇具民族特色的桥梁映入眼帘,它就是仿侗族特色建筑的“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又称“花桥”、“福桥”,流行於南方部分地区。这是风雨桥的桥廊。</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整体由桥、塔、亭三部分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用木板铺就,两旁设栏杆、长椅,桥顶盖黛瓦,形成长廊式走道。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用榫卯嵌合,匠心独具。</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让我不仅想起唐朝诗人写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p> <p class="ql-block">在夜幕降临之际,相思小镇的灯光璀璨夺目。沿着石板路漫步,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灯笼高高挂起,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如梦似幻。此时此刻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湛江市的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p> <p class="ql-block">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蓬莱岛”之称,是广西最大的海岛。也是一个藏于深闺的美丽海岛,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和美食,吸引着无数游客去领略涠洲岛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余,游轮到达涠洲岛码头,酒店方的车已等候在码头,将我们直送酒店。我们住的酒店距石螺口海滩步行只有6~7分钟,因此放下行李,换上拖鞋直奔海滩。</p> <p class="ql-block">石螺口景区:因海滩形状像一个螺口,海螺分布各式各样,故而得名石螺口。这里海滩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其次的感觉就是:这片海滩海水非常清澈。这就是石螺口所吸引游客流连忘返原因;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这片海域含沙量较低,都是些粗沙和小石子,故海水非常纯净,湛蓝色的海水犹如蓝宝石一般。</p> <p class="ql-block">海滩边裸露着岩石断层上,布满了绿色的植被,它们以顽强的生命力及粗壮的根系牢牢地扎根于岩石缝隙中,海水浸泡过的岩层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偶尔有被海浪冲上浅滩的海螺🐚。</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涠洲岛生长最好、面积最大的珊瑚礁群,是最浪漫的西部地带。石螺口景区以其独特的珊瑚沙滩、清澈如镜的海水和最适宜观赏缤纷的珊瑚世界,吸引着游客纷之沓来,是观海上日落的最佳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涠洲岛石螺口日落时间一般在傍晚7点左右,这时夕阳就显露出酒喝多了常会有的醉态,虽然光线依旧刺目,但在西方的天空已经变为非常浓厚的橙红色。</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在快速缩小并向下滑落,天际线附近的色彩愈发浓烈,海水似乎也有些躁动,就像世人不忍分别却不得不送别时的心跳和加重的呼吸一样,感觉到大海对于太阳是有着很深依恋的,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会产生难以抑制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大大小小的渔船和快速汽艇运动都化作剪影,仔细看,还能看到驾驶快艇小伙以及极速行驶中的快艇掀起的白色巨浪。寻常普通但又非常美好的瞬间就这样被定格收藏。</p> <p class="ql-block">滴水丹屏:位于涠洲岛西部的滴水村,此处,崖壁展现出海蚀地貌的典型特征。裸露的岩层呈现出红、黄、紫、绿、青五色相间的美丽纹理,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崖顶之上,藤蔓缠绕,展现出䄎旎多姿的色彩,红花点缀其间,更添了几分妖娆。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卷,因此被称为“丹屏”。巨崖岩层上常年涌动着水珠,不断地向崖下滴落,所以取名“滴水”。滴水丹屏的形成堪称是中国🇨🇳火山景观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海蚀崖顶绿树成荫,红花绿叶布满崖壁,岩层间不断有水珠溢出,在大海的厚爱下,形成独特的海蚀地貌。</p> <p class="ql-block">在滴水丹屏景区的沙滩上有不少酒吧和咖啡、饮品商店,游客们在海边嬉戏同时,坐在沙滩椅上喝酒聊天,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五彩滩》:位于涠洲岛东部,因退潮后,海蚀平台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而得名。是岛上观赏海上日出的绝佳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退潮时,大片的海蚀平台裸露出来,经过海水打磨,犹如一幅幅印象派艺术画卷。五彩滩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和丰富的色彩而得名,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五彩滩原名叫芝麻滩这里是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p><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洁白的沙子,有的是贝壳和火山石被海浪磨细的黑沙石,仿佛是上帝给这片滩涂洒下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退潮后的五彩滩格外的漂亮,巨大的火山岩石一层一层地延伸到海里,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当大片的青苔攀上了火山岩,一眼望不到头的绿意,让它变成了“涠洲岛限定抹茶绿海滩”,这又是另一种震撼的视觉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日出的最佳观赏点之一,日出时的海水、天空、礁石,在太阳的光晕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运气真好,在这天气晴朗的清晨,看到了太阳完整的跃出海面的样子,那一刻大自然给予的震撼,哪怕让人觉得,晃眼也舍不得挪开目光。</p> <p class="ql-block">五彩滩的奇特之处,不仅在于壮美的海上日出,还有那长达1.5公里的海岸,数十米的海蚀崖退潮之后,可以观看到神奇的地质景观,在海蚀崖与海蚀平台的交界处,形态各异的蚀洞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太阳升起,晴空万里。停泊在海面上的渔船,百舟待发,浩浩荡荡驶向深海进行捕鱼作业。</p> <p class="ql-block">涠洲岛天后宫(妈祖庙):涠洲岛上有两种信仰,一小部分岛民信仰天主教,因为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天主教堂。绝大多数人信仰妈祖。</p><p class="ql-block">南湾街的天后宫,是涠洲岛最大的妈祖庙,村里还有各自的妈祖庙。</p><p class="ql-block">妈祖是渔民吉祥平安的护佑神,岛上三年一次的迎妈祖的出游活动,热闹非凡。一连三天舞狮舞龍、锣鼓喧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队伍参加表演,规模庞大。</p> <p class="ql-block">《鳄鱼山公园》:南湾鳄鱼山景区以美丽的海岛风光、典型的火山遗迹、奇特的海蚀地貌景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舒适宜人的气候闻名海内外,是观赏涠洲岛火山地貌的最佳地之一。还可以欣赏到热带植物园和海蚀地貌。</p> <p class="ql-block">涠洲岛灯塔位于岛的东南端,是岛上最具标志性的景点之一,这里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海景和独特的火山地貌。灯塔上部设计有瞭望台,可观赏全岛风光。</p><p class="ql-block">涠洲灯塔建于1956年,原为铁架结构;2002年在原址重建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灯塔,塔高18米,灯光射程18海里,海拔79.8米,这个灯塔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大海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涠洲岛鳄鱼山景区有一景点叫汤翁台,初不知汤翁何许人,到跟前方知是汤显祖。历史上姓汤的名人寥寥,当时怎么也想不到汤显祖竟能到这大海中的孤岛上来。原来汤显祖曾被贬为徐闻县典史,一个比芝麻官还小的官。徐闻县在雷州半岛南端,距涠洲岛不远,汤显祖就是此时来涠洲岛并留有诗作的。汤翁台上,汤显祖背倚山石,眺望大海。汤翁台的命名也极好。国人公认大戏剧家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而莎士比亚多被尊为莎翁,则称汤显祖为汤翁就理所当然了。</p> <p class="ql-block">龙宫探奇:被海水侵蚀,天然形成的石洞。</p> <p class="ql-block">贼佬洞</p> <p class="ql-block">海蚀拱桥</p> <p class="ql-block">形状奇怪的火山石</p> <p class="ql-block">海枯石烂</p> <p class="ql-block">珊瑚沉积岩</p> <p class="ql-block">月亮湾</p> <p class="ql-block">南湾鳄鱼山公园是景区的精华景点,也是观赏火山岩石和美妙海景的绝佳地点,在这里,可以看到炽如火焰的火山石,碧蓝如洗的天空和海水,走在海边的木栈道上,任由海风轻抚,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侧,有一大块礁石岩平台,平台上有一座海航指示行塔。</p> <p class="ql-block">涠洲岛上的《天主教堂》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教堂,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外表高耸的罗马式尖塔有着“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堪称别具一格。它见证了涠洲岛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教堂正门上方写着《天主堂》三个大字,两边有一副对联:“天源咫尺;主宰众生”。算是中西结合吧。</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钟楼不像巴黎圣母院那样是个大尖顶,而是采用了类似矩形,不过顶部有4个小型的尖顶,其他门窗上方均采用了尖型的券拱型,像一簇簇火炬直指蓝天。</p> <p class="ql-block">教堂灰黑色的建材全部来自岛上的岩石珊瑚礁等天然材料,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修改,与周边淳朴原始的小巷民宅相比,这座天主教堂充满着复古文艺气息,站在教堂前面的小广场,好像突然穿越到了法国🇫🇷殖民时期的越南🇻🇳街头。</p> <p class="ql-block">步入教堂,那高大的穹顶给人一种威严而又包容的感觉。教堂大厅很宽敞,能容纳下约1200人做祈祷。阳光透过两侧的彩色玻璃窗,将教堂装点出一种梦幻般的色彩,有的人坐在长椅上默默沉思,有人站在圣像前祈祷,也有人端起相机将这里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没有金钱味道,也没有人劝你烧香,更没有人抽签打卦般地在你耳边说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话。相比之下,你会觉得哪个更圣洁呢?</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的祈祷大厅庄严肃穆,正门顶端是钟楼,钟楼里有个10级的岩石造螺旋梯,直容一人盘旋而上直达二楼。楼顶挂有一口铸于1889年的白银合金大钟。据说是一法籍寡妇教徒所赠,当年的钟声能传遍整个涠洲岛。每个礼拜天的上午,司钟人敲响教堂的大钟,圣堂村及邻近的信徒们听到钟声,会自觉、安静地步入祈祷大厅。阳光透过祭台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厅两侧尖拱大窗,使教堂内部显得绚丽多彩,就在这“天国之光”中教徒们虔诚地聆听“天主”的教诲。</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的建筑主体长58.92米,宽16.2米,楼高21米,总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连同附属建筑在内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它展现了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此外教堂全部采用海底珊瑚石修建而成,使得整个建筑在百年岁月中依然坚固如初。</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不仅是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彩色拱形窗下刻有教徒的信条;“受祸而不怨只要问心无愧,享福而不骄直求不忘本逐末”。</p> <p class="ql-block">教堂后面是个精致漂亮的小花园,即便是冬日也开满了鲜花。</p> <p class="ql-block">花园与端庄大方的教堂不同,充满着法式风情的喷水池显得十分慵懒与惬意,两侧种满了高大的芭蕉树与菠萝蜜树,看到好几对坐在长椅上对着喷泉发呆的情侣。</p> <p class="ql-block">教堂除了主体建筑外还建有修道院、医院、育婴堂、孤儿院和学校,可见当年的传教士们也为广传福音做了不少事情的。精神的教化与心灵的感动大概才是人们愿意加入其中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法式建筑的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天主文化馆即是宣传、普及天主教的历史、文化、精神等。</p> <p class="ql-block">步出教堂站在后花园里,那块原本从事宗教活动的草坪上有不少新人在拍婚纱照,教堂与婚纱,行善与幸福,不禁令人想起那句话:“善良是人生最美丽的衣裳。世界因善良而和谐,人心因善良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北海市北部湾广场是一个三角形的大型草坪广场,始建于1988年12月,位于四川路和北部湾大道的交汇处。广场的中央耸立着大型组雕“南珠魂”,它主要由水池、群雕、碑体三部分组成。喷泉的直径为30米,装有21个喷水口,象征大海;珍珠贝是组雕的轴心部分,由三扇贝壳组成,贝壳的中间镶有一颗直径为1.4米的不锈钢制成的珍珠;铜像珍珠神女、大海之子和孔髯仙翁高达3.5米,栩栩如生。组雕主题突出了珍珠故乡之意,成为了北海的象征物。</p> <p class="ql-block">北海老街---珠海路是条近二百年的历史老街,始建于1821年,初建时称为升平街,只有200米长,4米宽。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的商业老街。</p> <p class="ql-block">北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1876年西方国家相继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开办教堂、医院、银行、学校、电报公司和轮船公司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货物从北海港进出口,使北海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商贸港口,临海而兴的北海老城是那个时期里是最繁华的商业街区。</p><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物转星移间,老城蜕变成了名声鹤起的历史文化旅游区,继续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之韵。</p> <p class="ql-block">老街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老街过客—齐白石》</p><p class="ql-block">齐白石(18648~1957年),湖南湘潭人,诗书画印俱佳,为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大师、世界文化名人。宣统元年(1909年),白石云游至北海,下榻沙脊街(永丰隆)畅饮宜仙楼。</p><p class="ql-block">在北海老街看到一座黑色的雕塑,并立了铭牌。</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于19世纪末传入北海,有英国🇬🇧圣公会、德国🇩🇪信义会、美国🇺🇸五旬节圣洁会等流派。1953年,北海基督教成立联合教会,以位于和平路的原圣公会圣路加堂为联合礼拜的场所,后因城市扩建拆除。1983年在珠海路新建此礼拜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