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狡兔三窟”是一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原意是指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做好了周全的退路,避免祸患。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时,应当多考虑一些可能的变故和应对方法,以防不测。</p><p class="ql-block">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战国策·齐四·冯谖客孟尝君》,其中讲述了冯谖为孟尝君谋划,确保孟尝君在失势后仍有安身之所的故事。冯谖为孟尝君准备了三个安身之处,即“狡兔三窟”的典故。</p><p class="ql-block">在现代语境中,“狡兔三窟”常被用作褒义词,鼓励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和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陷入困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