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219国道滇藏新自驾行7(独山子-乌鲁木齐-宕昌官鹅沟)

一帆风顺/行尽山水,阅遍天涯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0(二):</p><p class="ql-block">​今天从独山子区-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吐鲁番,450公里,5.5小时车程。</p><p class="ql-block">到达吐鲁番时,明显感觉这里的气温比乌鲁木齐要高很多,查一下是47℃​,在室外确实是我们在邵阳蒸桑拿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吐鲁番被称为“中国的热极”的原因,不过吐鲁番昼夜的温差很大,夜晚还是比较凉爽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新疆国际大巴扎,虽是酷热难耐,但仍是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从乌鲁木齐出发,2.5小时即可到达吐鲁番,这是优秀中国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1(一):</p><p class="ql-block">​参观吐鲁番坎尔井。坎儿井是新疆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p> <p class="ql-block">漫行坎儿井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1(二):</p><p class="ql-block">​在吐鲁番兴行葡萄沟。照片9是2019年在葡萄沟所拍。</p><p class="ql-block">​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火焰山西侧,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沟内布依鲁克河水质纯净,两侧葡萄藤蔓层层叠叠,尤其是在葡萄沟清风凉爽,与吐鲁番炎热的天气是大相径庭。</p> <p class="ql-block">葡萄沟的葡萄熟了!</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1(三):</p><p class="ql-block">今天再度来到吐鲁番的火焰山,想感受孙悟空才可耐受的极热高温,不料事与愿违,今天的火焰山气温却达不到昨天我们在吐鲁番市区的47℃。</p><p class="ql-block">火焰山因其炎热的夏季和红色的山体而得名,是《西游记》中火焰山的创作灵感来源。 火焰山的山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红色,仿佛被烈火烤焦一般。这里的夏季异常炎热,让人感受到热浪滚滚,炽热难耐,它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温度最高可以达到47.8℃,火焰山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p><p class="ql-block">​照片8-9是2019年6月在火焰山所拍。</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2(一):</p><p class="ql-block">​今天从哈密返程至嘉裕关,610公里/7小时。</p><p class="ql-block">​从吐鲁番的47℃,到哈密的38℃,再到新疆甘肃交界的瓜州是14℃,我们经历了断崖式的温度下降,从热得受不了马上又惊悚为冷得受不了!尤其是在柳园服务区更风雨交加的[流泪][流泪][流泪]</p><p class="ql-block">​1-7图为2019年在哈密所拍。</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3(一):二度来访嘉裕关的关城,看景区是旧貌换新颜。</p><p class="ql-block">嘉裕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p><p class="ql-block">左宗棠亲笔“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有着600年不曾被攻破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大漠孤烟,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左宗棠从此出发收复新疆,城墙之上仿佛还能看到战旗招展,听到战马嘶鸣……</p><p class="ql-block"> ​ 上相筹边未肯还,</p><p class="ql-block"> 湖湘子弟满天山。</p><p class="ql-block"> 新栽杨柳三千里,</p><p class="ql-block"> 引得春风度玉关。</p><p class="ql-block">这是晚清时期左宗棠西征的重要助手杨昌濬的《嘉峪关七绝二首》之一,是见证左宗棠率湘军收复新疆的名作,曾广为传诵,脍炙人口。</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3(二):</p><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11年被评选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202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景观地貌主要由1.3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 “红层”,经构造运动、流水与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是中国独有的彩色丘陵地貌。</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4(一):</p><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4(三):​兰州印象。</p><p class="ql-block">​从张掖开车至兰州,510公里,6小时半车程。到兰州看黄河、看水车,是每次到兰州的必修课。正宁路的小吃,亦是一番小尽兴!</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5(一):</p><p class="ql-block">​由兰州去到陇南市宕昌县的官鹅沟,320公里、4.5小时。</p><p class="ql-block">​途中来到宕昌县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哈达铺北距岷县县城35公里,西距迭部腊子口70公里。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征程,先后两次到达甘肃小镇哈达铺。</p><p class="ql-block">在哈达铺,长征中的红军不仅得到了物资和兵源补充,还得知了陕甘还有红军和根据地的重大讯息,从此开启了落脚陕甘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征程。​因此哈达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后的绝处逢生之地,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p><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20日,党中央到达哈达铺,侦察连从邮政代办所收集回《大公报》《中央日报》《山西日报》《晋阳日报》等报纸。国民党气急败坏的“剿匪”新闻和报道,此刻成了中央领导在长征以来得到的最振奋人心的消息!报纸上的消息说明陕甘不仅有红军、有游击队,更有一大块发展着的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这一消息对于经过千山万水,最终从险境中冲出来的这支七八千人的队伍来说,其欣喜程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p><p class="ql-block">​而正是这些“陕北还有刘志丹红军”的信息把毛泽东的目光和红军长征目的地从“到中苏边界去”转到了陕甘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2024年夏219国道行D35(二):</p><p class="ql-block">​甘肃陇南宕昌县的官鹅沟,5A景区。今日下午游官鹅沟两沟之一的官珠沟。</p><p class="ql-block">有介绍云:景区内山奇水秀,林茂谷幽,集北国雄奇与南国灵秀于一身,春夏秋冬景各异,阴晴雨雪韵不同,被誉为“人间蓬莱境,陇上九寨沟”。​游完之后,虽较介绍有所逊色,但在甘肃这片黄土高坡,官鹅沟曲折绵长的幽深峡谷、青翠山林、碧潭银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景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