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夫妻之间签订“忠诚协议”,一般都是一方有了出轨迹象或已经出轨,另一方为了保证离婚时多分财产,甚至让对方“净身出户”,而让过错方签下的“卖身契”。内容大多约定为一方如果存在某些行为,离婚时某些甚至全部财产归非过错方所有,子女抚养权归其所有等。</p><p class="ql-block"> 在网络上随意搜索“忠诚协议”,就会发现很多模板写的天花乱坠,具体情形约定的“应有尽有”,甚至将出轨及推定出轨的情形描述的“难以启齿”。</p><p class="ql-block"> 必须明确的是,绝大部分“忠诚协议”都不会被法院认可有效。我亲自办过的几桩都是在某书、某音上搜的模板就kuku一顿开整,离婚的时候拿过来让我看,以为全部家产到手,也有期望值从大几千万变成零的。</p><p class="ql-block"> “忠诚协议”并非法律术语,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学理上及司法实践中对“忠诚协议”也有不同界定。</p><p class="ql-block"> 依据最高法相关解读,夫妻间所签订的“忠诚协议”,只能是当事人本着诚信原则自觉履行,法律不禁止夫妻双方签订此类协议,但也不赋予此类协议强制执行力。</p><p class="ql-block"> 用非法言法语来说,“忠诚协议”能否得以履行,只能依赖过错方的自觉,无法通过诉讼让过错方履行。因为一旦此类“忠诚协议”被法律予以认可,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理由不赘述。</p><p class="ql-block"> 那《忠诚协议》签了也等于白签么?至少有两点作用:</p><p class="ql-block"> 一是固定婚外情证据,如产生离婚纠纷,锁定过错方,在财产分割上会有所体现,北京地区法院一般是三七或者四六分。</p><p class="ql-block"> 二是《忠诚协议》关于过错方再次发生有证的,严重的婚外情情形;或者约定违约的惩罚措施是现金性质的经济补偿,且数额合理的,个别法官会予以支持。比如《忠诚协议》约定,过错方违约赔付5万,数额合理,法院有可能支持,但若约定赔付50万,大概率不会支持,或者会调低。前提是个别法官会支持这样的条款有限,目前绝大部分法官对“忠诚协议”还是“一锤子打死”。</p><p class="ql-block"> 尽管有点作用,我仍不建议签,我也没有“模板”。</p><p class="ql-block"> 如果婚姻真的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信号,夫妻想通过书面协议约束的,只能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签订即生效,这是另一个话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