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上的马拉松夫人“:泰莎-伯妮和她的舒伯特作品

悉尼老李

<p class="ql-block">几年前第一次听到泰莎-伯尼的唱片是她弹的舒伯特D960,当时可以用“惊艳“这个词来形容,虽然以前听过不少其他钢琴家演奏舒伯特的D960,泰莎表现出的那种细腻和敏感以及那种让人感动的声音和心灵的共鸣以前未曾这样强烈。这之前从未买到过她的黑胶录音,这偶然淘来的唱片来自一位钢琴家,他收藏的唱片品种多是钢琴家的录音,包括很多前辈大师的我从未见过的录音,和这位澳洲女钢琴家唱片有好几张。</p> <p class="ql-block">又听伯尼弹的贝多芬和海顿的奏鸣曲,她的触键轻巧灵动,音色通透,踏板控制极好,pianissimo的那种细致入微,比里赫特有过之而无不及。维也纳古典风格打磨的乐句音色圆润,稳健优雅,没有大起大伏的过度用力,却充满浑然天成的美,韵味无穷。她的弱奏处的触键让人想起描写中国古琴“抚琴”的用语,是的,伯尼的舒伯特让人感觉她弱奏乐句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琴键。</p> <p class="ql-block">如此出色的德奥风格的钢琴家以前居然孤陋寡闻,当时听完即刻打电话请教我的钢琴家“师傅”凯尔老先生,他的老师当年认识霍洛维兹等很多大师。他说泰莎是非常优秀的钢琴家,不光德奥作品弹的好,浪漫时期晚期的作品她也涉猎。老爷子非常推荐泰莎弹的海顿和舒伯特,还有贝多芬,说他当年认识她,都在悉尼教学,悉尼钢琴圈里的老师都认识泰莎,她曾经和钢琴大师施纳贝尔的儿子学习过。老爷子说她的演奏有韵味,触键细腻,她的唱片都值得一听。</p><p class="ql-block">舒伯特的作品 958 号、959 号和 960 号是他去世前创作的最后三首钢琴作品,其中D960 是最后完成的一首,是他的天鹅之歌。这些作品代表他钢琴作品的巅峰之作。这三首作品大致创作于 1828 年春末夏初,但直到他去世约十年后的 1838 至 1839 年,曲谱才得以出版。这些作品与舒伯特的其他钢琴奏鸣曲一样,在 19 世纪绝大多数作品都被忽视。一直到20世纪末,公众与评论界的看法已经开始转变,这些奏鸣被认为是作曲家最重要的成熟作品之一,是他核心钢琴曲目的一部分,后来这些作品也经常出现在音乐会的节目单和录音唱片中。</p> <p class="ql-block">伯尼自己对舒伯特的D960写作品介绍准确又精炼,翻译如下:</p><p class="ql-block">“这部伟大的作品完成于 1828 年 9 月,也就是作曲家去世前 7 周。这部作品与舒伯特当时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部奏鸣曲在天堂般的和谐与旋律的伊甸园中幸福地徜徉,而舒伯特却忍受着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危险而拥挤的居住条件以及持续不断的财务困扰。</p><p class="ql-block">第一乐章:</p><p class="ql-block">如手稿所示,舒伯特重新修改了开场的主题,直到现在这个最终形式,这是一生的感情和哲学的总结。这个乐章非常长,相当于许多贝多芬奏鸣曲的持续时间,而且和其余的乐章一样,大部分都是在钢琴的非凡动态中构思出来的,非常弱。</p><p class="ql-block">第二乐章:</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精神极度孤独的音乐,孤独感逐渐增强,在最后几个小节中变得如痴如醉、富有想象力。两个对比元素交融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悲怆感——持续的下行旋律与滑音、休止符和断奏的节奏模式形成对比。</p><p class="ql-block">第三乐章:</p><p class="ql-block">小调三重奏中异常微妙而活泼顽皮的动感流动。</p><p class="ql-block">第四乐章:</p><p class="ql-block">《快板》引入了一种有迷惑性的简单情绪,这种平静后来被不安的段落所打断,这种不安又让位给幸福的插曲。</p><p class="ql-block">舒伯特的降C大调小步舞曲:</p><p class="ql-block">创作于1827年5月5日,舒伯特的朋友费迪南德·瓦赫特当时经常演唱舒伯特的歌曲,他当时准备离开维也纳前往威尼斯参加奥地利海军。在他离开的十天前,舒伯特写下了这首情真意的 “致亲爱的朋友瓦赫特”。</p><p class="ql-block">舒伯特的小步舞曲和三重奏:</p><p class="ql-block">舒伯特写了很多小步舞曲,这一首可能是写的最美丽,作品创作于他19岁左右(约1816年)。“</p> <p class="ql-block">TESSA BIRNIE 的这张唱片看着就像是一个私人版本(private release), 上面有她的亲笔签名,收藏者可能是她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她出的这些唱片录音的开头还有她自己先简单介绍一下下面要弹的曲目,作品背景,这种方式,海外有些音乐会或者小型音乐沙龙活动的仍在沿用,听起来非常亲切。</p> <p class="ql-block">泰莎·伯尼出生在新西兰,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在正式学习音乐之前,她就能凭记忆为母亲的歌曲伴奏。10岁才开始上第一堂正式的音乐课,就在那一年,她开始了自己的个人音乐会和广播事业。 后来她前往维也纳,跟随钢琴大师施纳贝尔的儿子卡尔·乌尔里希·施纳贝尔(Karl Ulrich Schnabel)断断续续地学习,这位老师的学生包括不少著名的钢琴家如:塞尔金,Leon Fleisher, 普莱西亚( Murray Perahia) 等。之后泰莎·伯尼到澳大利亚悉尼定居,终身为婚,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喜爱的音乐。她在澳洲和其他国家演出,创立了澳大利亚键盘音乐协会和音乐杂志《Key Vive》,创办了悉尼室内乐团,设立了奖学金,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表演者、教师和学生,为他们提供了音乐学和表演方面的建议或音乐会机会。</p><p class="ql-block">泰莎-伯尼被加拿大《维多利亚时报》称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舒伯特权威”,她当年开始学习舒伯特奏鸣曲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她决心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表现这些真正伟大的音乐,而之前其他的演奏对她而言还没有其他演奏家的演奏可以让她留下深刻印象。奏鸣曲是一条让人无法抗拒的道路,因此她可以用新鲜而未受干扰的理解去表现这些作品。</p><p class="ql-block">按照正常的逻辑,最先学习的因该是舒伯特写的第一首奏鸣曲,但伯尼确实从他最后这首Bb 奏鸣曲开始学习的。她在澳大利亚这个新环境,完全独立地学习了舒伯特的这些作品。这之后不久,她在旧金山的舒伯特音乐节上演奏了所有完整的舒伯特钢琴作品;并在舒伯特的出生地维也纳,享受演奏他鲜为人知的奏鸣曲的特有的乐趣,在维也纳,著名的音乐权威奥托·埃里希·多伊奇教授,盛赞了她用这种新鲜的诠释所创造出的新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泰莎·伯尼(TESSA BIRNIE)当年被音乐界称为“键盘上的马拉松夫人”,她以雄心勃勃的独奏曲目而闻名,她演奏了舒伯特的全部450首钢琴作品,且乐谱的记忆力惊人。在世界历史上,很少有钢琴家能与她的成就相提并论,她的大型独奏会曲目包括演奏舒伯特的任何450首钢琴作品和海顿的键盘作品全集,包括54首奏鸣曲。她还演奏自 1320 年开始第一首已知的作品 – 以及多达65 位作曲家的钢琴作品。</p><p class="ql-block">1974年,她获得了德国政府的贝多芬勋章,1985年获得了澳大利亚国家勋章,以表彰她对音乐领域的杰出贡献。她于1997年出版了她的自传《我要成为一名钢琴家》“ ,她的演奏流派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舒伯特的世界领先权威“。</p> <p class="ql-block">《悉尼先驱晨报》对泰莎·伯尼演奏的对舒伯特这样评价:“她的演奏在乐句、细微差别、质感和强度上都非常精致。在抒情的冲动中蕴含着巨大的美感,并且——压倒一切——一种精神观念和亲和力,使成千上万的人相信‘珍惜舒伯特的唯一方式似乎是泰莎·伯尼的方式’“。</p><p class="ql-block">这张唱片背后有泰莎亲自写的曲目介绍和当时录音的背景:</p><p class="ql-block">“围绕这张唱片的录音情况相当不寻常。在近 4 天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录制我的《青春天才》和两张海顿的唱片,很明显我们比原计划提早了一天完工。演奏大厅、钢琴、录音工程师和所有设备第二天仍然可以使用。我可以再制作另一张唱片吗?</p><p class="ql-block">我觉得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在我作品里,我一直想录的,那就是我的舒伯特Bb奏鸣曲(我称之为我的,因为对我来说,这是我演奏过的所有音乐中最私人的一首)仍然没有录制。这样说不太准确。我自己曾在英国录制过这个作品,但由于制片环节出现问题而没有办法商业发行。</p><p class="ql-block">一夜之间,我不得不临时决定一个新的录音计划。如果我可以挑选制作一张新唱片录制舒伯特的 Bb奏鸣曲,我还能加点什么曲目来完成这张唱片?最后,我选择了我特别喜欢的两首——舒伯特深邃的Allegretto D.915和鲜为人知的Minuett &Trio D.334。</p><p class="ql-block">我想起来,距我最后一次弹奏(后制片出了问题被放弃了)我心爱的 Bb.奏鸣曲以来已经过去了 2 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将重新去面对它; 我的手指必须跟随我的记忆来演奏,而不是按照机械的练习去演奏;但我也会带着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自发性来完成这个录音,这是演奏家们都希望的,可以在每场音乐会演出中能自发性的表现,是自内心的自然地实现,尽管这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喜悦和重新认识,我希望能与你们分享这份喜悦。“</p><p class="ql-block">伯尼的舒伯特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喜悦,更像是烈日燥热里的凉风,秋风伤感中的斜阳,天寒地冻时的炉火,春暖花开后的希望。</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9日</p><p class="ql-block">听乐札记</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文中资料来源:</p><p class="ql-block">Tessa Birnie’s music introduction; </p><p class="ql-block">Groove Music Dictionary </p><p class="ql-block">Wikipedia</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