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书法同步学(之四)

宁静致远(胡锡润)

<p class="ql-block">今天学习杜甫的诗《漫兴》</p> <p class="ql-block">手种桃李非无主,</p><p class="ql-block">野老墙低还是家,</p><p class="ql-block">恰似春风相欺得,</p><p class="ql-block">夜来吹折数花枝。</p> <p class="ql-block">亲手种的桃李树不是没主人,村野老人的院墙虽低也像家。</p><p class="ql-block">而现在春风竟然也来欺欺凌,晚上的春风吹折了无数枝花朵。</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亲手种植的桃李树,表达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厚意。诗中“手种桃李非无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美好愿景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的诗歌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p> <p class="ql-block">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的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绝句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九首诗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表现了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情思感触。前七首写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写春去夏至之景。从内容看,诗亦有次第可寻。在章法上,九首诗虽各自独立成篇,然逐章相承,首尾照应,有前后次第和内在脉络。在技巧上,全诗用拟人手法,把春写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新鲜生动的比喻,使景物展现出灵动活泼之姿。</p> <p class="ql-block">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