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新村村史村事记录(一)

玺哥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崇新村 .位于凤冈县境西北部,永安镇境东部。以崇尚新的美好生活愿景而得名&lt;崇新&gt;。距凤冈县城30千米,距永安镇行政中心2千米。居北纬28°05'至28°08'和东经107°36’至107°39'之间。东与龙山村接壤,西与永安村、永隆社区相连,南与田坝村毗邻,北与新建镇的官田村交界。国土面积25平方千米。辖砖房、高方、双山、崇新、何院、上坝、双联、青杠、前庙、群兴、清水、柿坪12个大组&lt;32个小组&gt;,1514户,5755人。居住汉族、苗族,土家、仡佬族等多个民族。</p><p class="ql-block"> &lt;笔者因初中文凭.村里面工作又繁多.时间又匆忙.白天一边工作.晚上抽空资料收集和查阅,同时拜访前辈了解相关历史文化.因时间久远.历史记录不详.收集也不全面.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海涵.请谅解!&gt;&lt;距不完全统计&gt;.明清时期,崇新已保.甲列入建置,以高方子、土地岩、凤岩等自然村寨列入石阡府龙泉县长碛里西乡行政管理区域。民国时期,先后列为龙泉县西乡、西一区、永隆镇、第二区、凤冈县永安乡第8、9、10保行政管理区域。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凤冈县第三区、第四区永安乡,崇新1952年建立崇新乡.1955年12月得到毛泽东主席对该乡的按语批示&lt;这个地方的地线是正确的…&gt;。因体制改革.1958年.三县合一.崇新乡被划拨到湄潭县马山公社.永安管理区、管辖区域。1968年三县合一解出.1969年11月,又从永安公社划出原红星、崇新、双联、青杠4个大队第二次新建崇新取名崇新公社。1984年7月,更名为崇新乡。1992年7月,建并撤时,更名为崇新村,至今未变。崇新村自然资源丰富,地势南高东低,西部起翘,中部多丘陵,有坝子散落其间。境内主要有映消坪、中子营、八角山、水爬岩、金鼎山5座1000米以上的山峰。年降雨量 1257.1毫米,年平均气温14.1摄氏度,无霜期258天。地表水丰富,建有土地岩、崇新水库2座。植被多为松、杉、柏、枫香、柏杨、核桃、丝栗等针阔叶混交林,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红豆杉、楠木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野猪、豪猪、黑鹿(麂)、锦鸡等。有茶园0.70万亩。森林覆盖率85%。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主产水稻、玉米、茶叶、烤烟、油莱、辣椒,其中茶叶、烤烟、辣椒为主要优势产业。1955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为《凤冈县崇新乡是怎样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互助合作社运动的》一文写下按语:“这个地方的路线是正确的”而闻名全国。截至2015年12月,建有毛主席批示纪念碑.建有“农业互助合作陈列馆”。原建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村级卫生室、敬老院各1所;有茶叶加工企业5家、私营水泥标砖厂2家。建有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凤冈至田坝二级公路、凤冈至新建公路与组组通公路连成交通网,交通出行方便快捷,通讯网络覆盖全村。</p><p class="ql-block"> 崇新村.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汉蜀属堓轲郡.晋属夜郎.隋朝.属明阳县.唐先后属义洲夷州智州思州.宋属羁縻思洲安夷县.元属大保龙泉长官司.明初属思洲宣慰司.明万历二十九年&lt;1601年&gt;隶属石阡府龙泉县。清朝顺治十五年&lt;1658年&gt;至宣统三年&lt;1909年&gt;隶属龙泉县西乡.民国2年&lt;1913年&gt;隶属凤泉县.5年&lt;1916年&gt;为凤冈县第五区.&lt;治所永隆场&gt;24年&lt;1935年&gt;为凤冈县第第二区&lt;治所绥阳&gt;永安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属凤冈县第三区&lt;治所绥阳&gt;第四区&lt;治所永安&gt;1952年崇新建乡.发展党员20名.建立崇新乡党总支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崇新村地理位置优越.距凤岗县城30千米.遵义市中心城区115千米.省会贵阳274千米。凤冈至永安的二级路横穿全村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出行十分便捷。</p><p class="ql-block"> 崇新村处于黔北丘园区.位于大类山南.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低.海拔都在800米至1000千米之间。位于崇新村飞峰坎大银坳最高处海拔1433.7米.是凤冈县的最高点.最低海拔800米&lt;崇新村大院子组&gt;崇新村境内东北部山高坡陡.河流顺山势而行.河床地下.河道狭窄.均系雨源型山区河流.易涨易落。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有洪渡河.水源地一一手爬岩。有水库两座.其中土地水库和崇新水库。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多年平均气温14.2°C.年均日照时数1041点.年均降雨量1310毫米.无霜期259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为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自然植被以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和灌草丛、水生类植物为主、约有200余种。有石灰石硫铁矿地热矿泉等矿藏资源。森林覆盖率80%以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 事 记</p><p class="ql-block">唐代</p><p class="ql-block">&lt;椐史书记载&gt; 武德五年(622年)更义州为智州。今永安所属镇村及绥阳镇的绥阳、新岗、龙贞观十一年(637)改智州为牢州,徙治义泉(今凤冈)。今永安地属都上县。</p><p class="ql-block">宋、元代</p><p class="ql-block">宋时属珍州地元代隶属思州宣抚司大保龙泉长官司。“龙泉”一名从此开始。明 代</p><p class="ql-block">清代</p><p class="ql-block">顺治十五年(1658年) 今永安隶属龙泉县西乡。 </p><p class="ql-block">光绪七年(1881) 夏旱,岁饥,斗米售价1600余文。</p><p class="ql-block">(1884) 大旱,粮食欠收,米价每斗1400余文,县衙奉命“将新旧钱粮蠲免,缓征。”</p><p class="ql-block">(1885) 知县饶履丰聘请举人朱绶彩(永安长水田人)任龙泉县达泉书院主讲。</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p><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p><p class="ql-block">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今永安崇新隶属石阡府龙泉县。</p><p class="ql-block">是年 地方丁粮改为正税,其他杂课捐税,称为副税。</p><p class="ql-block">民国2年(1913 年)</p><p class="ql-block">是年 撤石阡府,龙泉县更名为凤泉县。</p><p class="ql-block">是年 地方丁粮征收改为按日历年度经征钱粮。</p><p class="ql-block">民国3年(1914年)</p><p class="ql-block">是年 四川川剧艺人魏子仪来县组织“玩友会”,收徒传艺,教学川剧艺术。永安.崇新亦成立“玩友会”。</p><p class="ql-block">民国4年(1915年)</p><p class="ql-block">7月 县知事林泽与湄潭县知事划拨插花地,将响灰石、长安屯、秀竹坝拨给湄潭县:将寒坝山,长水田、高方子&lt;崇新&gt;等划入凤冈永安。</p><p class="ql-block">民国5年(1916年)</p><p class="ql-block">是年 废除里甲制,实行保甲团区制:10户为牌,置牌长;10牌为甲,置甲长;5甲为保,置保长;数保为团,置团首:数团为区,置区长,全县划为11个区。时永安为第五区。</p><p class="ql-block">是年 为繁荣地方经济,朱光墀倡议在永隆场辟建场市-新街,得到百姓拥护和支持。</p><p class="ql-block">黔民国6年(1917年)</p><p class="ql-block">10月19日 朱光墀兴建的新街--永隆场(今永安)正式开场,结束了永安末设场市的历史。县知事陆奎韶将永隆划为第七区,任命朱光墀为区长。</p><p class="ql-block">是年 朱光墀率第七区绅耆士庶将贵州禁烟总办前右路清乡襄办郎云程(兴义人)来县禁烟时题写的“天心厌乱,洋毒绝断”“两游凤邑,悲悯为念”两联劣石为碑(高至今。1.92米,宽0.84米,厚0.16米),成为凤冈县境内唯一的一通“禁烟碑”,完好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是年 区长朱光墀创办永隆乡中心国民小学。</p><p class="ql-block">民国7年(1918年)</p><p class="ql-block">是年 川籍人引进白水牛在永隆、新岗等地发展。</p><p class="ql-block">民国8年(1919年)</p><p class="ql-block">是年 县知事梁远祖将永隆区(第七区)划分为西一区(永隆)、西二区(德隆)。</p><p class="ql-block">民国9年(1920年) </p><p class="ql-block">11月 县知事张珏良令,境内推行女子剪发放脚。</p><p class="ql-block">是年 永隆、崇新遭冰雹,受灾严重。</p><p class="ql-block">民国12年(1923年)</p><p class="ql-block"> 9月 食盐价格高涨,每斤售价6500余文,民众食盐困难。</p><p class="ql-block">是年 土匪匡辑武作乱,烧毁永隆乡中心国学校&lt;现在的永安完小&gt;。后于民国18年重修。</p><p class="ql-block">民国13 年(1924年)</p><p class="ql-block">是年 境内大旱50余天,先是春旱,后遇伏旱,粮食欠收。</p><p class="ql-block"> 是年 境内流通省长唐继虞发行的“新黔币”,次年,收回编号加章,人称“加章 黔币”。</p><p class="ql-block">民国 14年(1925年)</p><p class="ql-block"> 是年 米价昂贵,每斗价6元至7元(银元),民众生活艰难,靠挖野菜、剥树皮 度日。</p><p class="ql-block">民国15 年(1926年) </p><p class="ql-block">是年 境内遭旱灾,秋粮只收三成,杂粮收五成;米每碗值铜钱300文,食盐每斤值银元2角4分左右,民众生活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民国16年(1927年)</p><p class="ql-block">3月1日 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p><p class="ql-block">民国19 年(1930年)</p><p class="ql-block">1月22日 土匪周占元抢劫永隆场、抓走学生10余人。区长朱光墀率团兵追击至绥阳场大屋基,击毙击溃土匪,救回全部学生。4月28日 经国民政府批准,凤泉县改为凤冈县。</p><p class="ql-block">民国20年(1931年)</p><p class="ql-block">12月 县建设局对永隆境内铁矿、石灰矿生产进行整理。</p><p class="ql-block">民国21年(1932年)</p><p class="ql-block">3年 县实行闾、邻制。县以下设区、乡、镇;乡镇下设闾、邻;县城设区、坊、闾、邻四级。民国30年(1941年)7月1日 县组织成立民众自卫队,县为总队,区为大队,联保为中队,保为小队,甲为班。自卫队职责是遇警则守卡,无事则为民。是年金元券在境内流通,每元值法币20元。击至民国31年(1942年)7月7日 永安联保中队组织参加在县城北门外公共体育场举行的全县学生运动会暨对全县自卫队检阅,实行国民精神总动员,以加强全面抗战力量。10月全县食盐由合作社承销,各乡(镇)成立食盐公卖店。民国32年(1943年)1月 实现新县制,改联保为乡,各乡设户籍干事、警备队长。全县共设17个乡镇。永隆改名永安。 6月 在县政府统一安排下,永安区各乡镇始修建政教合一房屋,并勒石以记。民国33年(1944年)是年 境内连续干旱30一40天,导致粮食严重减产。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境内百姓燃放鞭炮庆祝。民国37年(1948年)夏 境内降冰雹兼大风,受灾严重。是年 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滥发金圆券,规定金圆券1元兑法币300万元。</p><p class="ql-block">是年 县增设龙泉、永隆、绥阳、琊川四镇。</p><p class="ql-block">是年 境内大水,洪涝成灾,冲垮田土,庄稼损失50%以上。</p><p class="ql-block">民国 22 年(1933年)</p><p class="ql-block">是年 县始建乡镇电话。</p><p class="ql-block">民国24年(1935年)</p><p class="ql-block">10月 永隆镇开展戒烟运动。</p><p class="ql-block">是年 废乡镇阊邻制,推行保甲制度。行政区域分为区、联保、保、甲四级。县将8个行政区并为4个行政区。永隆镇被划人第二区(绥阳),时为联保。</p><p class="ql-block">民国28年(1939年)</p><p class="ql-block">4月开始征屠宰税附加税、斗息捐等。 民国30年(1941年)</p><p class="ql-block">7月1日 县组织成立民众自卫队,县为总队,区为大队,联保为中队,保为小队,甲为班。自卫队职责是遇警则守卡,无事则为民。</p><p class="ql-block">民国31年(1942年)</p><p class="ql-block">7月7日 永安联保中队组织参加在县城北门外公共体育场举行的全县学生运动会暨对全县自卫队检阅,实行国民精神总动员,以加强全面抗战力量。</p><p class="ql-block">民国32年(1943年)</p><p class="ql-block">1月 实现新县制,改联保为乡,各乡设户籍干事、警备队长。全县共设17个乡镇。永隆改名永安。时永安乡辖10保82甲。此行政区划沿袭到1949年11月凤冈 解放。</p><p class="ql-block"> 6月 在县政府统一安排下,永安区各乡镇始修建政教合一房屋,并勒石以记。</p><p class="ql-block">民国33年(1944年)</p><p class="ql-block">是年 境内连续干旱30一40天,导致粮食严重减产。</p><p class="ql-block">民国34年(1945年)</p><p class="ql-block">8月15日 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境内百姓燃放鞭炮庆祝。</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1949年</p><p class="ql-block">11 月19 日 解放军三兵团十军二十八师解放凤冈,结束了国民党政府执政凤冈的历史。</p><p class="ql-block">12月1日中共凤冈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县将原17个乡镇分别划为三个区 </p><p class="ql-block">管辖,其中永安乡、德隆乡、新岗乡、绥阳镇、三合乡(今土溪)被划为第三区,</p><p class="ql-block">政府设在绥阳场。</p><p class="ql-block">19日 县委派出一批区,乡长和指导员,建立区,乡人民政权。</p><p class="ql-block">1950年</p><p class="ql-block">2月 中共党员,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戴世昌从永安到新岗开会,途经回龙洗沟溪时,被土匪杀害,壮烈牺牲,年仅22岁。</p><p class="ql-block">是月 凤冈县人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将原3个区调整为6个区,后于6月再次将6个区调整为8个区。其中:德隆乡、永安乡划为第四区,对外统一称永安区。</p><p class="ql-block">6 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境内公布施行。</p><p class="ql-block">&lt;玺哥&gt;正在收接整治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