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的西安,古称长安。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两千多年前秦扫六合一统华夏。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在这片土地上崛起。</p> <p class="ql-block"> 长安自古帝王州,从西周王朝在此兴文修武,制礼作乐始,到公元前10世纪就曾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长安城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p><p class="ql-block"> 作为古代都城典范的长安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人文荟萃,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p><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从这里出发。华夏文明大树的根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平定西北,改长安城为“西安府”。暗含西部疆土平安之意。这便是“西安”这名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西安府。朱樉在原唐皇城的旧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先后用了8年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洪武11年。建成了雄伟壮观的西安城墙。</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历经600多年的沧桑。是现今世界上仅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p><p class="ql-block"> 我有幸住在城墙根,天天抬眼就能看见这古老的城墙。它风尘仆仆仪表堂堂的样子,像皇帝派往现代的使者。满满的皇家范儿让我折腰。</p> <p class="ql-block"> 从我家向西走500米是玉祥门。向北走300米是尚武门,两门相交的西北城角这一片儿叫“习武园”。</p><p class="ql-block"> 康熙年,清政府感觉大清江山单靠八旗军兵力远远不足。便成立了以汉人为主,以绿色旗为标志的绿营军。</p> <p class="ql-block"> “习武园”就是西安绿营军的训练校场。当年士兵操练的喊杀声不绝于耳,规模浩大。连西安贡院的武举考试也在“习武园”进行。不知曾经有多少武将从这里走出去。为大清江山血战沙场。康熙大帝曾来此阅兵,写下《长安行》的诗句,“河山天险固金汤,都邑规模溯汉唐。 如今“习武园”,“尚武门”威风凛凛的名字还依稀可辨当年军营的气场。</p> <p class="ql-block"> 西北城角下,与城墙隔着一条顺城巷有一座广仁寺,1705年康熙巡视陕西时。拨专款修建了这座藏传啦嘛寺院。它是西北和康藏一带。大喇嘛进京朝觐路过陕西时的行宫。寺内供奉着世界上仅存的两尊,佛祖12岁等身像之一。还有中国唯一的精品千佛殿,百年老菩提枝繁叶茂,终日香火不绝,信者甚众。</p><p class="ql-block"> 金顶红墙的广仁寺依傍在城墙边。环境与色彩吸引了不少拍婚纱照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经常沿着青石板铺就的顺城巷走过这里,只见六百多岁的古老城墙。对这里的红男绿女,始终面不改色无动于衷。满目沧桑,瘢痕累累的青砖城墙。沉稳地面对着熙熙攘攘的喧哗,越发威严地不可一世。每次走过这里我就想,也是啊,六百年岁月它什么没见过。</p> <p class="ql-block"> 1926年。北洋军阀吴佩孚的走狗刘镇华。率领12万镇嵩军由河南入陕。企图攻占国民革命军控制的西安城。为北洋军阀扩大地盘。刘振华破潼关之后长驱直入。西安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督办李虎丞和二师师长杨虎城的部队总数不足3万人。全城40万人被围孤城。从3月到11月长达8个月之久。城内断炊断粮数日,岌岌可危。</p> <p class="ql-block"> 10月受广州国民政府编制的冯玉祥部队奉命援陕。他们出奇制胜连打四仗,使刘镇华全线溃退,狼狈窜出潼关,解了西安之围。为纪念冯将军救城之功。西安居民特把冯将军进城通过的城门改名“玉祥门”。同时修了一座纪念碑,在周围建了一座公园,取名革命公园。</p> <p class="ql-block"> 从习武园向东走五百米,可以看见西安事变名将杨虎城将军的官邸“止园”。现在是杨虎城将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两公里,便是七贤庄1号,白墙黛瓦,老树青砖的一座院落,前身是红军驻西安办事处,抗战时期改为八路军办事处。这里为延安采买、转运了大量抗战物资。组织了不计其数的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这座小院,有过白求恩、斯诺夫妇的身影,周总理曾多次来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出去向南横跨一条马路,是陕西省政府大院,这一片曾经是明朝朱元璋次子朱樉的秦王府旧址,一段段残存的老皇城夯土墙,历经几百年风雨依旧矗立在旧梦中。</p> <p class="ql-block"> 一座依偎在老城墙边上的黄楼,那是大名鼎鼎的西安事变指挥部,当年这里左右中国命运的紧张气氛早已随时间飘散,现在是省政府官员悠闲地坐在黄楼里开会。,</p> <p class="ql-block"> 清朝赶走了驻守西安的李自成部队,公元1644年两万甲马踏入西安。八旗军首先在秦王府的旧址上,改扩建了一座专供满人贵族阶层住的满城。南墙从钟楼到东城门。西墙由钟楼至北城门。东北墙借大城墙墙体。</p><p class="ql-block"> 皇城东路,皇城西路,使用了几百年的路名,依然是省政府东门外的路标。</p> <p class="ql-block"> 满城共有5座城门。西南以钟楼拱门为门,西门叫西华门,东门叫长乐门,南门叫端履门,西北门叫后宰门,我们经常会坐车路过这里,当汽车报站的时候,我们已经对这些使用了六七百年的地名熟视无睹了,殊不知它们是伴随西安成长的皇家使者。满身都是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从习武园向南跨过洒金桥十字路口,就是大麦市街,西安的老居民都把这里叫“西仓”,我知道这附近曾经有过清政府储存粮食的“永丰仓”。当年这里军警出入把守森严。而现在旅游和集市的喧哗每天都塞满了街巷。</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向东走五六百米还有为军马储存草料的“麦苋街”。当年拉着草料进进出出的马车,和买卖草料的叫卖声,早已淹没在历史深处。如今这里成了回坊小吃一条街。而“麦苋街”的路标依然在街头立着,这古老的地名已经鲜有人知到它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麦苋街”的南头,就是著名的“北苑门”回访小吃一条街,这里可谓是闹市中心的闹市,终日人流如织,唐朝时它可是皇城的一部分。到了清朝,陕甘总督府在南院门那里,与之相对的巡抚部行署设在鼓楼以北,所以这里就被称作“北苑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对雄狮守护的石牌坊彰显着衙门的威严。</span></p> <p class="ql-block"> 北苑门这条街的最南端就是建于明朝的鼓楼。飞檐攒角琉璃宝顶的鼓楼上挂着“文武盛地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 鼓楼里陈列着用整张牛皮做的两米直径的大鼓,四边回廊也是鼓阵林立,颇具气势!它与隔路相望的钟楼,从六七百年前的明朝起就负责晨昏报时,到现在我们似乎还能听见。从老西安历史深处传来的暮鼓晨钟。</p> <p class="ql-block"> 清朝时鼓楼附近聚集了各种衙门。都察院,布政司,按察司都在这里。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没想到几百年过去,这一片地界仍然是衙门专属区,市政府大院与北院门正对着。省政府大院在北院门东侧。省法院、省人大的大楼都在这里,历史兜兜转转竟然没有偏离太多。</p> <p class="ql-block"> 来西安旅游的人都说西安刮的风都是文化,脚下踩的地都是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西安你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可能踏入历史深处,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 家住在皇城跟儿,抬眼便可见蜿蜒挺拔的明城墙,我会经常到城墙上来看看城头变换大王旗的老西安,</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所在地,位于龙首原南麓,南望秦岭子午谷,北枕龙头据渭水,东临浐灞,西傍沣滈。地势高昂畅达,实乃龙脉风水。</p> <p class="ql-block"> 现今的西安城墙高约12米,顶宽14米,底宽18米。全长13.7公里,面积11.5平方里。</p><p class="ql-block"> 东、南、西、北有四座主城门,分别为长乐门、永宁门、安定门、安远门。四方城角都建有重檐歇山式二层角楼。</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十三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第一个王朝是“西周”。曾留下营造都城时占卜问天的记录。他们观天象、卜八卦、合阴阳的建筑理念,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古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城墙上漫步,不经意间眼前就是古老的历史文化符号,你看这旌旗翻飞的城头,一排排整齐的旗杆上。那镇守四方的神兽,它们与天地五行,金、木、水、火、土,108个星宿,天干地支奇妙地组合起太极神界。</p> <p class="ql-block"> 东城头的旗杆上是一条神龙🐉,青龙在东方,属木,甲乙组合,象征春天。</p><p class="ql-block"> 南城头的旗杆上是朱雀,属“火”,丙丁组合,象征夏季。</p><p class="ql-block">西边城头的旗杆上是白虎,属“金”,庚辛组合,象征秋天。</p><p class="ql-block">北边城头旗杆上的玄武是龟蛇神兽,是壬癸组合,属“水”,象征冬天。</p> <p class="ql-block"> 东南西北的护城河边的石墩子上,也分别雕刻着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道家的建筑学说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据说开天辟地的时候,盘古战胜了无数恶魔,最后把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这四个神兽,牢牢的锁在了四个方向,让它们保佑天地四方的安宁,而他自己化作了一条黄龙,在天地之间牵制着四方神兽。皇帝为什么在自己的蟒袍上绣黄龙,黄龙才是天下最大的神,</p><p class="ql-block"> 而黄龙是什么!就是我们脚下的大地,最贫贱的黄土是最不能小觑的根基。它才是应该让我们顶礼膜拜的大神。</p> <p class="ql-block"> 盛唐时的长安城比现在大七倍,由宫城,皇城和郭成三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城内的建筑齐整有序,街衢纵横,里坊井然。形成了棋盘式的城市格局。城中居民以坊为单位,分别居住在若干坊内。</p><p class="ql-block"> 诗人白居易曾赞颂它“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p> <p class="ql-block"> 别小看朱雀门,它从唐朝走来,是一个阅尽千年沧桑的古老城门。从皇城的朱雀门、宫城的承天门、到外郭城的明德门是唐长安城的中轴大街,皇帝往城南祭天就从这里走过,所以它被称为天街。</p><p class="ql-block"> “天街小雨润如酥,</p><p class="ql-block">草色遥看近却无。</p><p class="ql-block">最是一年春好处,</p><p class="ql-block">绝胜烟柳满皇都。”</p><p class="ql-block">韩愈诗中的天街写的就是这里。</p> <p class="ql-block"> 盛唐时期,长安的人口超过百万,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还是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等商品,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大唐皇帝居住的“三大内”宫殿,太极宫、兴庆宫、大明宫遗址的宏伟壮观。依旧向我们诉说着往日长安城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站在家门口的尚武门城墙上向东北方眺望,紧挨着西安火车站北广场,就是位于龙首原的唐大明宫遗址,它占地3.2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唐朝21位皇帝,有17位都曾在这儿理政。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不仅国力鼎盛繁荣富足。中华文化也随之远播世界各地。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学者、游客前来朝拜,开放的大唐还吸纳了不少外国人来朝廷做官。</p> <p class="ql-block"> 王维的诗写出了当时大明宫早朝时的盛况,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明宫宫殿犹如九重天门似的庄严而华贵。万国来贺的衣冠楚楚的使节,纷纷拜倒在大唐皇帝脚下。</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一千四百年前唐朝的西安城墙南门,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这个奇迹 让我们有幸得见古城墙完备的防御功能体系。 </p><p class="ql-block"> 城门外,搭在护城河上的吊桥,是城里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守护吊桥的小楼叫闸楼,它控制着吊桥的起降。</p><p class="ql-block"> 闸楼后面的月城,一方面易于守城部队迅速集结人马,同时兼管晨昏报时。是城防的前沿阵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月城上的箭楼是城门的第二道防线。主要作用是使用远距离武器,如弓箭、弩、炮、雷石、火球等对敌实施正面阻击。</p> <p class="ql-block"> 建在城墙上的大城门正楼,外形高大庄严,是战时主将作镇的指挥所。它造型不仅庄重且生动美观,青瓦宝顶,重檐飞峭,据说正脊上的飞檐脊兽,很有来历,它的名字叫“螭”,是龙的儿子,它性喜登高望远。能吞火咽电,有“螭”的地方从来不遭火灾电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箭楼和正楼对峙而立,两楼虎视眈眈地守护着城门的安全。当敌人攻进瓮城,守城部队可迅速从箭楼、正楼,居高临下多角度进行打击,关门打狗,瓮中捉鳖。</p><p class="ql-block">护城河—城门—瓮城。在城墙整个防御体系中。是三道紧密相关的地面防线</p> <p class="ql-block"> 城墙内侧建有登城马道。可同时三辆马车并行。底部道口还有门楼。大门朱漆,古代时称大红门,守卫十分严密,现在登城马道已改成台阶。</p> <p class="ql-block"> 放眼看,城墙品字型的垛口均匀分布在城墙外檐上,那上面有悬眼。是专门供守城士兵瞭望和射击用的。</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上每隔120米。都有一个伸出城墙外的20米宽,12米长,高与城顶齐的墩台,俗称马面。每个马面上都建有敌楼驻守士兵。每个马面相距120米,两个“马面”之间60米的中心点,恰巧是弓箭、弩、掷抢、擂石等抛掷类武器的有效射程。所有的“马面”构成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战火硝烟中,马面上的很多敌楼被毁,整个西安城墙现在仅存24座敌楼。</p> <p class="ql-block"> 角楼镇守全城四角,辅助大城楼传递大将号令以及全城战事。 马面上的敌楼利用其外突的特点。形成正面以及两楼间三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城门,减轻城门压力。这些军事设施。与城墙相得益彰。构成了深沟高垒。雉堞雄烈的军事城垒。使西安城墙防御体系固若金汤</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西安城墙战火硝烟散尽,喊杀声不在,咔咔的马蹄声已消失在历史深处。防御功能尽失的古老城墙,收藏起往日威风八面的辉煌旧梦,告诉我们,那些 大大小小的众多城门、门楼、箭楼、无数的城垛、旌旗。默默无闻斑驳厚重的灰色墙砖,它们六百年的故事也许能写成厚厚的一本书。</p> <p class="ql-block"> 抚摸城墙粗硬坚挺的青砖,它斑驳残缺的沧桑面目,也许正是我们寻根求源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 1986年因含光门那段城墙坍塌,在修复时竟然发现了,包裹在明城墙里的隋唐皇城城门遗址。没想到含光门、安福门、朱雀门从一千多年前走来。不知有多少历史的车轮在这古老的城门里滚滚而过。它默默地记录着帝都辉煌,才子佳人,蓬莱文章,世纪风流。</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些按捺不住的想跟随唐朝的使者,去感受昔日皇城里的生活。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欢愉心情,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盛唐梦一般繁华的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 李白有诗云“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p> <p class="ql-block"> “五陵”是汉代皇家陵园,早已成为唐王朝的贵族居住地。从那里出来的富家子弟,骑着配有银鞍的宝马,一路放马纵情,在大唐西市春风得意的,看尽鲜花与美女,又一头钻进外来胡人开的酒店,肆意狂饮起来。</p> <p class="ql-block"> “银鞍照白马,飒踏如流星”。这正是青年李白的行踪,我们看他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千金一诺重于泰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再看王维的诗;“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p><p class="ql-block"> 在繁华的街市上,新丰美酒的香气从高高的酒楼上飘出,楼下一排垂柳轻荡枝条,系在树上的银鞍白马,正在悠然吃着草料。</p> <p class="ql-block"> 这些皇城侠少们并不是纨绔子弟,而是人中豪杰,新丰美酒也堪称酒中之冠,他们不惜一斗酒十千钱,因意气相投而欢饮纵酒。他们使酒任性,重义疏财,豪纵不羁,壮怀激烈,报国之志不言却由衷。</p><p class="ql-block"> 侠义与浪漫,诗与酒同在。我们是不是也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了。</p> <p class="ql-block"> 但是不行,日暮时,四门官级为从六品的将领“城门郎”。开始巡街。只听咚咚的街鼓在大街小巷依次响起,路上行人需即刻返回所居里坊。击鼓八百声后全城开始宵禁。城门、坊门闻鼓声从外向里顺序关闭。</p> <p class="ql-block"> 唐诗秋夜吟中说“六街鼓歇行人绝, 九衢茫茫空有月。”此后清冷的街道上,只有巡夜的骑卒和武侯铺的金甲武士在街上活动。</p><p class="ql-block"> 宵禁直到第二天凌晨五更,鼓声再次响起,从内向外传递,坊门、城门应声自里向外依次开启,洪亮的鼓声一直要敲到天色放明才罢。而城墙上的士兵,一夜未眠仍然身穿铠甲在巡城,他们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丝毫不敢懈怠。</p> <p class="ql-block"> 长安的街市也有不宵禁的时候,而且通宵达旦热闹非凡。让我们跟随辛弃疾的诗来到上元节。</p><p class="ql-block">“东风夜放花千树。</p><p class="ql-block">更吹落、星如雨。</p><p class="ql-block">宝马雕车香满路。</p><p class="ql-block">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p><p class="ql-block">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p><p class="ql-block">众里寻他千百度。</p><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 <p class="ql-block"> 上元节就是正月十五,这一天夜晚,皇上百官都从皇宫和深宅大院里出来与民同乐。上元节的灯会设在安福门外的广场上。安福门是隋唐长安皇城西面偏北门,遗址在如今西安玉祥门儿偏南一点儿。这里直通横贯东西的大街,交通便捷。</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这里,只见路边树上到处挂满了花灯,平日里晚上不能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儿,老婆婆小顽童,她们手持自制的花灯,连拉带拽挤满了广场。</p> <p class="ql-block"> 古时候没有路灯和任何照明。每天宵禁以后,街巷里坊一片漆黑。但是上元节不一样。是一年当中皇家投入最大的节庆活动。 只见广场上竖起了20丈高的灯轮。上面挂有五万盏花灯,灯面是用织锦素绮糊的。点燃烛火后,又鲜亮又避风。灯笼上挂满坠子。镶金吊玉,极为富丽堂皇。入夜后5万盏花灯齐明,一瞬间“东风夜放花千树。”仿佛繁星落满人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只见来逛上元节的人们三五成群熙熙攘攘,一辆辆坐着贵夫人的宝马雕车闪过,撒下一路香风。</p> <p class="ql-block"> 陪同皇上赏灯的宫女有千人。个个衣罗绮,拽锦绣,耀珠翠,施脂粉,环肥燕瘦,香风袭人。</p> <p class="ql-block"> 城门上皇家乐队凤箫声动,宫女们歌喉婉转长袖起舞。城墙上广场里。笑语喧天,华灯璀璨,看哪里都美不胜收。管他玉壶光转,管他沙漏相催,人们乐而忘返,通宵达旦。</p> <p class="ql-block"> 更有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p><p class="ql-block">的少男少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难得约会。</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的热闹灯会要持续三天才结束。我们的梦也过足了瘾,从大唐回到现实。</p> <p class="ql-block"> 在南城垣的东南段有一座二层四角攒尖式的魁星楼。它高约五丈,重檐雕栏,红漆廊柱,青瓦宝顶,飞宇反天,楼借城势气魄壮观。</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西安城墙上会有跟防御功能无关的魁星楼呢,古代传说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凡科考的人都要拜魁星,长安府长官请来风水先生。测定城墙东南角。通达终南,观浐灞泾渭,是八卦中的巽位。此地上通星神,下钟地灵,于是他下令在此建楼,意在祝长安文星璀璨。</p> <p class="ql-block"> 听说魁星文祖和他的弟子们都嗜酒如命。我们西安黄桂稠酒的香气,最是让人闻而驻足,非痛饮不能为快。</p> <p class="ql-block"> 很久以前。在一个清风送爽的下午。西安城里卖黄桂稠酒的老板。打开酒坛正忙着招呼酒客,那浓郁的酒香。随着清风飘到了天界。天幕上的北斗星座。馋得垂涎欲滴。第二天早上,太阳遮去了他们的光焰。北斗七星便隐没真身,化作七个老头。急不可待的,到西安城来喝黄桂稠酒。他们要了七坛稠酒。围在桌前开始痛饮,直到太阳落山。突然一位道家高人进店,发现这七位竟是天上的神仙。七个老头知道露馅,即刻化作七道金光回天宫了。酒保发现了座位上他们付的两千酒钱正在纳闷。道人过来指着天宫让他看。原来夜幕降临后,七星在天幕上皎洁地眨着眼,他们不像往日那么整齐了。歪歪斜斜地躺在星座上。醉的一塌糊涂。</p> <p class="ql-block"> 现在终于明白了,“李白斗酒诗百篇”,想必是承传了魁星文祖嗜酒成仙的遗风吧。</p><p class="ql-block">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怀才不遇的李太白本来就是上天贬谪下来的神仙,官运不通的他,长安的美酒和月亮却成就了他千古诗仙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魁星楼东侧是文昌门,在这段城墙上走过,可见书院门文化一条街。这里曾经是兴于明朝的关中书院所在地。百年风雨只留下宝庆寺古塔,默默守望在书院门街头。但长安文脉在这条街上一直流淌着。</p> <p class="ql-block"> 书院门街的东头便是碑林博物馆,魁星楼文昌门与博物馆仅隔一条顺城巷,从城墙下望,只见博物馆南墙的一堵照壁,上书巨大的“孔庙”二字。 </p> <p class="ql-block"> 碑林博物馆是在唐代孔庙的原址上,建于1944年。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石碑、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有一万三千多件套。历代名家高手的书法,在这些碑文上才得以保存至今。这里被称作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p> <p class="ql-block">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早已消失在世纪洪荒中。而我们泱泱中华文明大树的根在这里,五千年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站在西安城墙上,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p><p class="ql-block">暗淡了刀光剑影,</p><p class="ql-block">远去了鼓角铮鸣。</p><p class="ql-block">湮没了黄尘古道。</p><p class="ql-block">荒芜了烽火边城。</p><p class="ql-block">兴亡谁人定,</p><p class="ql-block">盛衰岂无凭。</p><p class="ql-block">历史的天空,</p><p class="ql-block">英雄气纵横。</p> <p class="ql-block"> 家住皇城根儿,生活在千年古老城堡中。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西安人是这世界级宝贵遗产的继承人。</p><p class="ql-block"> 在幸运和自豪的同时,我们更肩负着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让老西安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p><p class="ql-block">告慰我们的祖先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永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