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你知道多少,又做得怎样。编者:GW 2024【修改二】

GW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伟大领袖毛主席写【祭母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点击下图可详见此文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指的是对父母及长辈的尊重、恭敬和赡养。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到尊敬、关爱、赡养等义务,包括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孝道不仅是家庭中的行为准则,也被视为一种道德修养,体现在对国家、人民、社会的忠诚和贡献,以及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帮助。孝道文化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方面。孝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经过西周时期的宗教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发展,孝道观念逐渐形成并成为维护家庭和国家稳定的关键所在。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弘扬孝道,赡养老人,对于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平昌,出生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祖籍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他一生充满坎坷,但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孟郊的诗歌风格独特,以短篇五言古诗为主,语言简练明快,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思想。他的代表作‌《游子吟》被誉为千古绝唱,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孟郊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孟郊,(751~814),唐代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子吟】己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学校学生必读优秀教材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二十四孝诗词》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孝感动天:舜通过自己的孝心和智慧,感动了天地,最终成为尧的继承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亲自尝药并侍奉生病的母亲,体现了他的孝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啮指痛心:曾参通过感应母亲咬手指的疼痛,迅速回家,体现了他的孝心和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百里负米:子路为了给父母买米,不辞辛劳走百里路,体现了他的孝心和勤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芦衣顺母:闵损穿着芦花衣,忍受寒冷,体现了他的孝心和对母亲的尊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鹿乳奉亲:郯子为了给父母治病,冒着生命危险取鹿乳,体现了他的孝心和勇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戏彩娱亲:老莱子通过戏彩娱亲,让父母开心,体现了他的孝心和智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卖身葬父:董永为了葬父,不惜卖身为奴,体现了他的孝心和责任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古代孝道的赞美,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华传统二十四孝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位是著名的孝子——孟子。孟子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为了抚养他,辛苦劳作,可是孟子却一直孝顺母亲,孟子说,“我能够孝敬母亲,是因为我对孝道有所领悟。”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位是古代著名的孝子——柳下惠。柳下惠的母亲生病了,他日夜守在母亲的床前,亲自照料母亲。有人劝他说,“你这样做很辛苦,何不请个保姆来照料呢?”柳下惠却回答说,“我不能让别人来代替我孝敬母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位是著名的孝子——顾恺之。顾恺之的母亲年老多病,他每天都亲自为母亲按摩推拿,照料得无微不至。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很辛苦,何不请个医生来照料呢?”顾恺之却回答说,“我不能让别人来代替我孝敬母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位是古代著名的孝子——曹操。曹操的母亲年老多病,他每天都亲自为母亲照料,照料得无微不至。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很辛苦,何不请个保姆来照料呢?”曹操却回答说,“我不能让别人来代替我孝敬母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位是著名的孝子——文天祥。文天祥的母亲生病了,他日夜守在母亲的床前,亲自照料母亲。有人劝他说,“你这样做很辛苦,何不请个医生来照料呢?”文天祥却回答说,“我不能让别人来代替我孝敬母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位是古代著名的孝子——谢安。谢安的母亲年老多病,他每天都亲自为母亲按摩推拿,照料得无微不至。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很辛苦,何不请个保姆来照料呢?”谢安却回答说,“我不能让别人来代替我孝敬母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下,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七位是著名的孝子——岳飞。岳飞的母亲生病了,他日夜守在母亲的床前,亲自照料母亲。有人劝他说,“你这样做很辛苦,何不请个医生来照料呢?”岳飞却回答说,“我不能让别人来代替我孝敬母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第八位是古代著名的孝子——李白。李白的母亲年老多病,他每天都亲自为母亲按摩推拿,照料得無微不至,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下,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九位是著名的孝子——孔子。孔子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为了抚养他,辛苦劳作,可是孔子却一直孝顺母亲,孔子说,“我能够孝敬母亲,是因为我对孝道有所领悟。”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位是古代著名的孝子——刘备。刘备的母亲生病了,他日夜守在母亲的床前,亲自照料母亲。有人劝他说,“你这样做很辛苦,何不请个医生来照料呢?”刘备却回答说,“我不能让别人来代替我孝敬母亲。”他的孝心感动了天下,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伺候爸妈面面观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苗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生路程程,程程需有恒。寸草报春晖,薪火当传承。请阿姨(护工),需趁早,让老人和家属都有个适应期,否则,就得自己扛了。总共四栋小楼的院子里,有两家,近十年,都是耳顺之年的儿子在伺候近百岁的妈。一家的妈卧床不起,盥洗、喂食、擦屎拖尿皆依赖儿。儿曾一脸愧疚对邻居说:“我真大意啊,昨天掰开我妈紧握的拳头,才发现手心都发臭了!”邻居嘴上宽慰:“百密一疏,你也不易。”心里忖道“太老实,这样的话就搁自己心里唻!”唯其老实,这个儿子才不忌性别,经年累月,尽心尽力。另一家的妈能摸索着下床,扶着物件在屋内移步。两家的儿互相羡慕,那家的儿说:“你妈真好,能自己动动。”这家的儿说:“卧床也罢了,你为她弄清洁后,还可去办自己的事,而我是一步一看,一丝一毫不能大意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两家儿子的疲惫是无疑,但想到妈妈一生的千辛万苦,也就抵消了心底缓升的困顿。在爱与怨的情感交战中,爱,始终占着上风。琳琳的95岁妈住在老年护理院,卧床七年,由护工照料。两千五百多天,每天中午11点,琳琳拎着大包包,送菜送汤送水果,这是小区规律的一景。明知妈妈吃不下几口,但琳琳很通达,与朋友说:“行唻,还要怎样?七年卧床没生褥疮,身上干干净净没味道,知足唻。每天我多忙点饭菜不计较。”此外,逢年过节,琳琳还万般敷衍,只图护工把妈妈照顾好。92岁的李爸爸住在养老院,儿孙都定居在美国。遥远的儿子与爸一合计,托朋友寻了个大刘,声称是侄儿,每周不定时来一次养老院看望李爸爸,与李爸爸言谈语笑,来一次,给200元。大刘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李爸爸一扫形单影只、无人探望的寂寞,还免去了被个别人员视其身边无亲人而偶露的轻慢。99岁的王妈妈虽卧床五年,但头脑清醒,言近旨远:不去养老院,拒绝纸尿裤,不用便盆。儿女们花7000元请了个护工专做一件事,立在床边,扶抱王妈妈下床解手。刚扶上床又要下床,刚扶上床又要下床,循环往复。王妈妈的小儿子与其住一处,负责买菜做饭,首先得在心理上克服:沦为保姆的保姆之落差,而后齐心合力,照顾好妈。103岁的陈妈妈独居了18年,自主感特强。随着年事渐高,自己也觉得独居不妥,同意去小女儿家。拘拘谨谨8个月,坚决要去养老院,不再拖累小女儿夫妇。在养老院又拒绝护工。端盆、洗澡自己来。六个儿女只能24小时轮班。这下陈妈妈又发火了,如暴风骤雨,如雷霆万钧:“我不是犯人,你们这样轮流看着我?我要回自己家。”说来说去,陈妈妈是因离开了自己的地盘,寻不到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主人感。儿女们都笑:“皇上息怒,待高温过去,皇上爱去哪儿,我们遵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习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耐心包容,爱在其中。身强力壮的人说什么:“要是我老了就要注意,切莫……切莫……”预先给自己画个框,都是不作数的。这些都是城市里有着医保、有着基本或不菲养老金、有着不论多与少积蓄的老人们,家人虽辛苦照料,出谋划策,想方设法去迎合,去满足,但至少都没有影响自己生活的经济上贴补的疼痛,而边远乡村老人们的风烛残年一定是另一番情景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护老是大事,是人人的事,是家家的事,是社会的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扎了你的心嗎</b><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我们一家幸福相处时,是多么幸福,父母在,家就在!珍惜当下!一生太短,人总要有生命的终点,当父母不在时,也就沒有这𠆤家!那时,我们会深感沒有尽心做到孝顺,有时还会用语言冲撞,或不理解他们苦心,这一切竞会变为自己终生遗憾!好好让耄耋之年,多病缠身的父母,健康,快乐地度过余生!必竞是他们给了我生命,耒到这个无奇不有的世界!他们用阳光和雨露滋养着我们的成长!家就是我们遭受挫折,失败的避风港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父母的背影,是我永远的依靠。无论风雨,他们总是默默支撑着我,感恩有你们,我的世界因你们而温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社会在进步,【孝道】不仅要传承,而且又付于新的含义和内容,让我们继承与发扬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为孝敬父母,忠于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此为初稿,尚需补充修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部分图片,文字由网络下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