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丁氏家乘《步云堂》家谱启示

云建书屋

<p class="ql-block">各位宗亲好:</p><p class="ql-block">《步云堂》丁氏家族,原籍河南,因明初燕王之乱,始祖彦良公携家眷自豫至泰兴。城居数载,偶游黄桥之东南,见其地风清俗美,故迁居於兹,自名曰湖头庄。600多年来,生息繁衍,人丁兴旺;耕读传世,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盛世修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孝”文化的光大。丁氏家族自迁泰以来,曾先后九修家谱,使我族历史清晰,脉络分明。然最近一次修谱迄今已近20年,期间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迁徙面加大,部分宗亲对本族脉系模糊不清,长此以往,族人相见,必亲疏不明,老幼不分。</p><p class="ql-block">修族谱,寻祖根,理世系,已成为我丁氏家族当务之急。为此,恳请各位宗亲协助做好以下几件事:</p><p class="ql-block">1.完善2009年版《步云堂》丁氏家乘。2009版家谱为本次续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限于当时的交通、通讯和文字处理条件,2009年版家谱在最近录入《百家有谱》智能家谱数字编修系统时,发现错误甚多。一是录入信息不全,很多当代人士的姓氏和生辰都不完整。二是同一人在世系图和年表上名字不一致,有的同音字如“红”“虹”“宏”“洪”不分;有的相形字如“桂”“柱”难以正确选择等等,不一枚举。三是男女性别前后记载不一,无法辨别。四是拼音输入造成的选字错误未能校对出来。因此,各位宗亲要对照2009版家谱(如无家谱可到泰兴市分界镇长生社区跃进街65号丁云建〈十九世〉钟表店查询),完善好家庭成员信息,修正其中的错误,补充其中的空缺。</p><p class="ql-block">2.录入新的家族成员个人信息。凡上次修谱未录入的家族成员,请将姓名(以身份证上姓名为准)、性别、生辰(注明公历或农历、已故的标明卒年月日)、身份关系、承嗣状况、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详细资料提供给编委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十九世以后的重名太多,提供身份信息时要从祖父辈开始,或注明续接2009年版家谱第几册第几页,避免张冠李戴。这次续修家谱本着男女平等的原则,生女、养女、招婿均可入谱。本次修谱一律通过现代通讯方式采集信息,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抖音等均可。</p><p class="ql-block">3.征集《丁氏人物传略》传记资料。在漫长的岁月里,丁氏家族以耕读世家著称,世代涌现出诸多优秀人物,如民国乡贤丁文甫、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江苏电视台台长丁群等。本次续修家谱增加《丁氏人物传略》栏目,凡党政机关正科级以上或企事业单位副高技术职称以上、军队副团职以上、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模范人物、文体明星、以及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企业家等均可列传。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自行提供传记资料,已故的请其亲属提供。</p><p class="ql-block">4.积极推动传统家谱的数字化工作。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将家谱进行数子化处理,可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我们的家族文化。数字化的家谱可以实现信息快速查询、分享和更新,方便家族成员共享并进行维护。同时,数字化家谱还有助于防止纸质家谱的遗失和损坏,更好地长期保存。</p><p class="ql-block">5.本次续修家谱,不收取任何费用,成书后,有需要收藏者,按印刷成本价购买。</p><p class="ql-block">6.本次续修家谱的资料征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族人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希望年轻一代发挥熟练掌握现代通讯技术的优势积极参与。我们相信,只要所有族人同心协力,各尽其能,一定能续修出一部上可告慰列祖列宗,下可惠及后世子孙的谱书。 </p><p class="ql-block"> 《步云堂》丁氏家谱编委会</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七月二十八日</p><p class="ql-block">联系人:丁向群(十九世)</p><p class="ql-block">微信号:jstxdxq  QQ号:746675713</p><p class="ql-block">地 址:泰兴市政协办公室408室</p><p class="ql-block">电 话:13801476831(通话前请先发短信联系)</p><p class="ql-block">电子邮箱:746675713@qq.com</p><p class="ql-block">长生联络处:云建钟表百货  </p><p class="ql-block">联系人:丁云建</p><p class="ql-block">微信:JSTXBuYunTang</p><p class="ql-block">(本启事请在丁氏家族内广泛转发)</p>